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央帝国弓箭手:射术的保留与传承

中央帝国弓箭手:射术的保留与传承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英帝国的军队里难觅弓箭手的身影,但射术作为一项有趣有益的运动项目,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如前所述,弓箭迄今为止还是大清帝国军队常规武器之一;阿洛姆先生的版画,对清兵弓箭手的刻画,可谓形神兼备、入木三分。

中央帝国弓箭手:射术的保留与传承

杉木硬弩,雕翎长箭,

他们的武器精良而强悍。

左右开弓,矢如飞蝗,

他们的战斗力非同寻常。

弦响处条条笔直的箭道,

划向远处的四十个草标。

迈克尔·德雷顿在他的传奇史诗中描述过的人物,罗宾汉及其彪下那一帮草莽英雄的故事,至今在舍伍德丛林地带广为流传。罗宾汉活动的时代,十字弓是标配武器,这种武器一直延续到火器时代——随着火药的发明应用,枪等杀伤力更强的武器进入军事领域冷兵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大英帝国的军队里难觅弓箭手的身影,但射术作为一项有趣有益的运动项目,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

如前所述,弓箭迄今为止还是大清帝国军队常规武器之一;阿洛姆先生的版画,对清兵弓箭手的刻画,可谓形神兼备、入木三分。画中的士卒面带微笑、怡然自得——须知弓马娴熟可是无数中国人追求的共同目标;中国训练箭术的兵书战册,完全可以用“车载斗量”来形容。不过目今之势,射术再精湛也挡不住船坚炮利,就像欧洲人的剑术临阵杀敌的时候派不上任何用场一样,抱残守缺的结果,只能是贻人笑柄。

长居中国传播圣教福音的米怜神父,对1843年间他与一位中国弓箭手的邂逅有如下精彩描述:

“与我的住所相距一箭之远的地方有一处演武场。有一天吃完早饭,我发现清兵正在操练。便急匆匆地赶了过去一探究竟。操场并不大,长二百码、宽五十码;主将当时并不在场,几个下级军官团在一顶帆布大篷下,向排成两行、跪在地上领命的八个骑勇发号施令。一倏长官训话完毕,射手们即刻起身下场,打马如飞、挽弓如月,将随身携带的一筒利箭射向对面的靶标。完成任务的骑士折回凉篷,跪受长官的指导训斥或者褒扬。箭靶与布篷的距离约略六十码远近,靶心是三枚堆叠在一起的红色小球,嵌在苇秆编织而成的靶面中央,靶框是粗壮的竹段。训练的规则和目标是:在疾驰的马背上射击红球,以击中当心的一枚为最佳。根据我的观察,射手的表现有优有劣;每有正中靶心的情况出现,鼓手便会击鼓相庆。”(www.xing528.com)

此前我们探讨的对象一直是大清帝国的八旗兵,故此有必要就分布在辽阔地域的清军主力做简单的介绍,以对这部分人的本质特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借机生发,不枝不蔓。

哲人有言:欲知其国民,先观其所好。以此推断,中华民族是个好战的民族,数千年历史可谓是用血与火铸就的丰碑,演戏都少不了打斗的场面。不过中国人的尚武精神只是停留在戏台上,真到两军对垒生死相搏的时候,那种气吞山河视死如归的英雄很少见到。听说在古代中国,士兵曾经被冠以“飞龙”“疾云”之名;实践证明,大清帝国现在的军人没有“飞龙”的强悍,倒有“疾云”的风范:稍触即溃,逃跑起来比疾风中的乌云还要快,枉负了衣衫上那个大写的“勇”字。

大清帝国的军队捍卫的是皇权而不是国家,与其认定这是一支国防力量,毋宁说是武装警察。公元1644年明亡后,满清八旗大军一度忙于平叛,与境内桀骜难驯的苗族山民作战,不过除定期召集起来、敲锣打鼓进行一番操练或接受廷臣钦差、方面大员的检阅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散无为的状态。清兵的主要训练科目就是传统的马术、搏击、射箭一类,辗转腾挪、尽显身手,热烈的气氛与舞台有得一比,只是场面更为宏大;偶一为之的“检阅”无非是“查验鸟铳、刀矛一类落后武器的使用和维护状况;配备盔甲的兵勇自然会披挂整齐、随之登场。”赋闲、操练之余,这些“勇卒”还扮演衙役、门禁的角色,帮助地方当局维持治安、把守城门;或者身兼税吏之职,布设于各大路口、河畔、港湾收取税赋厘金。一位记者曾经对清兵做过如下生动具体的描述:“无论在戏台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穿着打扮都极具戏剧效果,与我们国家乡间剧院上演的理查、罗拉彪下花里胡哨的后备军人一副德行:纸盔缎鞋,拼接的外套,外加衬垫缝制的衬裙;大清帝国的军中也没有规范化的军礼,下级晋见上级一律叩头;大热天他们手里都拿把扇子,像7月里高坐包厢之内看戏的贵妇一样,扑喇喇摇个不停。”

清兵的着装可能不尽统一,因为另有作者指出:“中国士兵穿宽大的南京布裤子,红色束腰外衣的前襟缀有一块白布。”更有作者提出第三种说法——清兵没有特制的军服,所穿无非是民族服装:“他们的军服除了饰有铭牌一样醒目的‘兵’‘勇’字样之外,其他方面与普通的民装并无二致;他们头上戴的帽子外观也非常奇特,款式造型世所罕见。”绿营兵的待遇不及八旗兵优厚,虽可获得每天四便士的报酬,但伙食费完全自理。“清兵有编队,每队配数名旗手,不过这些旗手对肩头的荣誉并不重视;两军对垒之时,他们喊得最多的不是激励斗志的口号,而是‘快跑’。”

下面就大清帝国炮兵建制做一简单评述。

中国人掌握大炮铸造与使用技术的历史,至少不下二百年。据可靠资料记载,1636年,耶稣会士应大明朝廷之命,曾对寇边的满清军队发起炮击。广州之战结束后,英军登陆部队发现珠江沿岸一处炮台配备十六磅大炮,炮身上镌刻着大清帝国徽记,周围是汉字标识及藤蔓纹饰,正中位置可见十字架图案及“1697”字样。研究表明,此炮铸于康熙年间;耶稣会士波西诺神父负责监工的军工厂——江南制造局,即于其人治下建成。尽管火炮开发使用的年限不算短暂,但中国的军工技术一直处于原地打转的状态,数百年来未见丝毫进步;另外军人对现代化武器的运用热情不高、技能不强,导致这一战争利器明珠暗投、效能大打折扣。他们制造的火炮船陆通用,炮身笨重无比,口径却没有相应地增大,自爆、起火事故频频发生,安全性不堪一哂。第二次甲午战争缴获的一门四十二磅大炮,总重量竟然达到惊人的七吨。他们的炮架没有机动性,炮身无法俯仰旋转,炮口总是指向一个固定的位置,命中短途目标的几率基本为零:匠心是这个民族最缺乏的东西。他们的防御工事均用普通的泥土筑就,庞大厚重却不堪一击。他们也有手榴弹、火箭一类投射武器,不过平心而论,他们的火箭只能当玩具、当笑话看,战场上根本发挥不了作用。若云大清帝国的炮卒没有一点战斗力,却也不敷事实:他们投掷石块的能力天下独步,力度和准确度比枪炮高得多。

大清帝国的最高军事决策指挥机关是兵部,水陆各路兵马统属该部管辖。兵部下设四个职司机构:兵部、职方、驾部、库部,负责兵力部署、军饷筹集、武器的调拨发放等一系列事务

潮白河畔的军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