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峪关市物资供应:建材供应逐年增加

嘉峪关市物资供应:建材供应逐年增加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建材供应量逐年增加,弥补和超过了化轻物资供应量下降的趋势。供应本市物资占92%,主要物资占供应量的60%左右。按照嘉峪关市政府下达的《国民经社会发展计划》进行物资分配或组织物资供应。对市政府每年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和生产用料,市物资局优先安排调拨供应,避免停工待料,造成浪费。

嘉峪关市物资供应:建材供应逐年增加

一、体制机制改革

嘉峪关市物资局于1972年成立,系政企合一机构,既负责物资分配,又经营物资购销业务。1980年,内设办公室、政工科、财务科,辖金属机电木材建化、物资贸易、生产资料、劳动服务、机运、物资再生利用7个公司(中心),有职工71名,其中男42名,女29名;处级干部2名,科级干部3名,一般干部19名,工人47名。担负着嘉关市和酒钢公司等驻嘉单位的物资供应任务,主要有钢材、木材、水泥生铁焦炭、铜、铝、纯碱、烧碱、轮胎、机电、汽车等。

在嘉峪关市境内的物资部门还有酒泉地区物资局。1998年4月,酒泉地区物资局改制为酒泉地区恒盛物资有限责任公司,辖金属材料建材化工、机运3个公司,注册资金560万元。2008年,公司集物资经营、钢材市场、铁路运输、代储代运为一体,下设金属材料、建材化轻、民爆器材、机械运输、废旧金属回收、物业管理等6个分公司,有职工53名。

1984年起,物资供应体制进行改革,除钢材、木材、水泥、生铁、焦炭、汽车、有色金属7大类物资仍按计划分配外,其他物资逐步敞开供应,物资部门开始负责代购代销社会留存的多余积压物资和企业的滞销商品,以拓展业务,增加效益。市物资局先后与嘉峪关市文殊水泥厂、武山玻璃厂、南京老山机械厂、大连松树电焊机厂等十几家单位建立代购代销业务,为其销售水泥、电表、玻璃、纤维板、电焊机等。

随着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轨,国家计划内的购销物资逐步放开,物资购销业务由物资部门独家经营的局面被打破。1995年后,辖域国有物资系统全行业亏损。2000年4月,市物资局进一步进行体制改革,但经营不善的局面仍未彻底改观,至2001年累计负债总额达1664万元,资产负债率118%,遂依法申请破产,除物资再生利用公司剥离外,其余下属公司依法破产,职工身份置换后另谋职业。

二、物资购进

固定统配物资的购进主要执行计划调节,三材和统配机电物资由省物资局各公司召开订货会议,按合同组织购进。钢材主要是从省外购进。甘肃省直达购进数量占全年购进量的25%左右。1982年钢材购进量最大,为3183吨,是正常年份购进量的二倍。1973年钢材购进量最少,为377吨,是正常年份购进量的三分之一。1984年钢材购进量比1973年增长近三倍。木材主要是从本省和东北林区购进,本省购进量占70%左右,近几年来购进的板材数量逐年增加。1984年木材购进量最大,为3992立方米;1981年木材购进量最小,为2063立方米,1984年木材购进量比1973年增长66%。水泥全部从本省购进,从酒泉和嘉峪关水泥厂购进的水泥占85%左右。1977年水泥购进量最大,为6112吨,1981年水泥购进量最小,为1761吨。1984年水泥购进量比1973年增长近二倍。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增长,三材购进量逐年增加。(1978—1984年嘉峪关市主要物资购销存情况见表13-1-4)

表13-1-4 1978—1984年嘉峪关市主要物资购销存情况统计表 单位:吨、平方米

三、物资供应

随着全市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大,市政单位的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所需的物资供应逐年增长。1982年钢材供应量最大,为正常年份供应量的二倍。1974年钢材供应量最小,为325吨,1984年钢材供应量比1973年增长2.3倍。1984年木材供应量最大,为5369立方米,是正常年份供应量的二倍。1975年木材供应量最小,为2083立方米。1984年木材供应量比1973年增长1.2倍,1979年水泥供应量最大,为6055吨。1975年水泥供应量最小,为1937吨。1984年水泥供应量比1973年增长1.4倍。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酒钢自行组织三带一管(运输带、传动带、三角带和胶管)的进货,致使市物资局化轻物资供应量大幅度下降,下降率为80%。但建材供应量逐年增加,弥补和超过了化轻物资供应量下降的趋势。供应本市物资占92%,主要物资占供应量的60%左右。钢材和高标号水泥非常紧缺,计划内分配的钢材只能满足供应量的50%左右;水泥只能满足供应量的35%左右,缺口只有通过市场调节来解决供需矛盾。市物资局积压物资有运输带、胶管和部分机电产品,价值90万元。(www.xing528.com)

四、物资供应方式

市物资局物资供应方式主要有予约订货、计划供应、调剂串换、重点供应、代购代销五种。

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各局、各厂矿,调查摸清物资需求量或由用户提报计划,实行以销定购,避免盲目购进造成积压。

按照嘉峪关市政府下达的《国民经社会发展计划》进行物资分配或组织物资供应。零星基建项目和维修用料按市计委计划调拨单供应物资。市计委负责分配的主要物资有钢材、木材、水泥、生铁、焦炭、汽车、有色等七大类物资,这些物资均按计划分配供应,其他物资敞开供应。

在物资品种发生缺少时,采取与酒钢公司、酒泉地区物资局等单位串换,每年调剂串换钢材200多吨,水泥2000多吨,以保证全市生产和基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对市政府每年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和生产用料,市物资局优先安排调拨供应,避免停工待料,造成浪费。

对社会留存的多余积压物资和企业生产的滞销商品,市物资局协助推销处理,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1984年市物资局先后和文殊水泥厂、武山玻璃厂、南京老山机械厂、大连松树电焊机厂等十几个单位建立代购代销业务关系,为其销售水泥3500吨,电度表、石子、纤维板、电焊机等物资,价值26万元。

五、经济效益

1972—1976年,市物资局连续五年亏损,亏损金额为42.25万元,1977年扭亏为盈,1977—1984年实现利润83.92万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41.67万元。随着销售额的增大,利润不断增长。(1978—1984年全市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见表13-1-5)

表13-1-5 1978—1984年嘉峪关市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单位:吨、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