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居正讲评《尚书》皇家读本:咸有一德

张居正讲评《尚书》皇家读本:咸有一德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臣因书中有“咸有一德”之语,遂以为篇名。今译伊尹把政权交还给他的君王太甲,将要回到自己的封地,于是陈述纯一之德以告诫太甲。原文“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①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②革夏正。”一德,是纯一之德。

张居正讲评《尚书》皇家读本:咸有一德

张居正 讲 评

这篇书,是伊尹将告归之时,作书劝勉太甲,法成汤以纯一其德的说话。史臣因书中有“咸有一德”之语,遂以为篇名。

原文 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

今译伊尹把政权交还给他的君王太甲,将要回到自己的封地,于是陈述纯一之德以告诫太甲。

张居正 讲 评

复字,解做还字。昔伊尹受成汤之托,辅立太甲,太甲居忧,伊尹身摄朝政,至是太甲君德既成。堪以承继成汤之业,伊尹遂以所摄的政务复还太甲。将欲告老归于私邑,犹恐去位之后,太甲修德不终,有负成汤所以付托至意,乃陈王者之德所当勉者,反复以告戒之。

原文 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

今译伊尹说:“唉!上天难以相信,因为天命无常。如能经常修德,就能保住自己的君位;如不能经常修德,天下九州会得而复失。”

张居正 讲 评

谌字,解做信字。九有,即九州。伊尹陈言告戒,先叹息说道:“人君之奄有九州,固莫非上天所命,然皇天无亲,难可凭信,其命之去留迁易,曾无定准,或一国之运,前兴而后废,或一人之身,始予而终夺,何可据以为信哉!然亦但观人君之德何如?诚使为君者,能杜绝私欲,常存其德,不使一时间断,则保佑命之,自天申之,而天位可以长保矣若君德不常,或为私欲玩好有所摇夺,或但勉强暂时不能持义,则天命亦遂去之,而九有以亡矣。是可见天命去留之机,虽不可知,而天人感召之理,则必不爽。君德有常,则天命亦有常,君德无常,则天命亦无常。人君欲常保天命,惟在常修其德而已。”

原文 “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

【注释】

①躬:自身。②爰:于是。

今译“夏桀不能经常修德,轻慢神灵,残害百姓。皇天不保佑他,寻视天下,开导享有天命的人,寻找有纯一之德的人,以使他成为天地神灵的主祭者。只有我伊尹自己和先王成汤都具有纯一之德,能顺应天意,承受上天圣明的使命,从而拥有天下九州的民众,于是改掉夏朝的历法,取代夏朝的统治。”

张居正 讲 评

夏王,指夏桀。庸字,解做常字。监,是视。启,是启发。迪,是开导。一德,是纯一之德。咸,是皆。享字,解做当字。夏正,是夏字建寅的正朔。伊尹说:“天命无常,往事可证。昔夏王桀不能常于其德,亵慢明神,不知恭敬以奉祭祀,暴虐下民,不能施惠以收人心,以无道自绝于天,不可以为神人之主,是以皇天厌弃之,不加保佑,下视那万方之中,有堪受大命者,启发而开导之,求德行纯一者,眷顾而亲爱之,使之居天位而为百神之主,自此夏祚告终,而天命改属矣。所谓‘厥德糜常,九有以亡’者,夏桀是也。方上天眷求一德之时,天上无足以当之者,惟我尹躬,即我先王成汤,都有纯一之德,心里所存的,无有人欲之私,政事所行的,全是天理之公,臣主一心,上下同德,故能当上天启迪眷求之心,而受其光大休显之命。九州之广,兆民之众,莫不归服于我先王,于是改夏建寅之正朔而为建丑,夏家旧日的天下,一旦转而为我商之所有矣。所谓常厥德,保厥位者,我先王成汤是也。”

原文 “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

今译“并不是上天偏爱我们商朝,只是上天辅助具有纯一之德的人;并不是商朝招来百姓,只是百姓归附具有纯一之德的人。”

张居正 讲 评

伊尹既以夏商兴亡之故,陈戒太甲。又反复申明其意说道:“夏后氏受天命为天子,四百有余岁矣。今天命一旦去之,眷我有商,代夏而有天下,岂天私厚于我有商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我商之君臣,既同有一德,寅恭夙夜,昭事上帝,是以天心降鉴,自申其保佑之命耳,而非天有私也。夏后氏奄有天下,固一民莫非其臣矣。今而九有之众,无不归服于商者,岂商有所要求于下民哉!民罔常怀,惟德是怀,我商之君臣既同有一德容保周至,彰信兆民,是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自戴之以为我后耳,而非商有求也。夫观天佑民归,一本于德如此,嗣王可不慎修其德,以系无人之望哉!”

原文 “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注释】

①二三:一时二,一时三,反复不定,不专一。

今译“自身的道德如纯粹专一,行动起来没有不吉利的;自身的道德如反复无常,行动起来没有不凶险的。吉凶表现在人身没有偏差,是由于上天降灾降祥根据德行。”

张居正 讲 评

僭,是差。伊尹又说:“人君之德,若纯乎天理而一,则凡有所动作自然上合天心,下得人心,无往而不吉。人君之德,若杂乎人欲而二三,则凡有所动作,必然上拂天心,下逆人心,无往而不凶。夫在人当吉便吉,当凶便凶,无有一毫僭差者,其故何哉?盖以天之降灾降祥,惟视在人之德何如?有德则福不求而自至,无德则祸欲避而不能,此必然之理也。然则人君欲祈天永命,惟在增修其德哉!”

原文 “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www.xing528.com)

今译“如今继位的王,您刚刚担负起天子的使命,就要更新自己的德行;要始终如一,您的德行就能天天更新。”

张居正 讲 评

伊尹既反复申明君德之不可不一,乃劝勉太甲说道:“今嗣王方自桐归亳,新服天子之命,而即政临民,乃天命人心系属之初,吉凶灾祥攸判之始,正当图新其德,痛洗旧染之污,复其本然之善,使德于命而俱新可也。然新德之要贵乎有常,若新之于始,而或间之于终,则新者有时而污,不可以言日新也。必也始焉自怨自艾,处仁迁义,固如是之新矣!终焉懋德法祖,无时豫怠,亦如是之新焉,终始一致,而无少间断,这才是日新,而非暂明倏晦者之可比也。君德有常而弗替,则天命亦永保于无疆矣,嗣王可不勉哉!”

原文 “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

今译“任命官员要有德有能的人才,左右辅政大臣尤应是这样忠直良善的人。做大臣的要侍奉君王实行德政,治理属官使其帮助百姓。这样的人很难选择,要谨慎考察,必须是始终同心协力的人。”

张居正 讲 评

官,指庶官说,左右指辅弼大臣说。这是伊尹告太甲以用人之要法。说道:“吾王既尽新德之功,又当求辅德之助。然辅德唯在用人,而用人必求其当。如诸司百职乃庶官也,庶官或守一方,或领一事,必一一都选贤而有德,能而有才的人。而任之在位,左右辅弼乃大臣也。大臣要他处大事,决大疑,与夫调元赞化,又非一方一事可比,其责任既重,不可但求备员,尤须才全德备的人然后可用。所以然者为何?盖以人臣职分,虽有大小不同,然其为上也,则为君之德,大之保佑王躬,以养其本原,小之因事纳忠,以补其阙失,使君德日明于上者,都是他的职分。其为下也,则为民之生,或赞襄倡率于内,以燮和天下,或承流宣化于外,以润泽四方,使民生日安于下者,都是他的职分。夫臣职所系,其重如此。若任用非人,则上无以弼成君德,而下无以奠安民生,国家之事日坏矣!是以人君于未用之先,必要难于任用,不可一概轻易授职,甚于听察,不可徒以言貌取人。如此则选择精,而不贤者则不得以滥进矣。于既用之后,必要他可否相济,而彼此交修,终始如一,而信任不贰,如此,则志意孚,而贤者得以展布矣。用人之要,莫过于此,其于吾王新德之助,不亦多乎?”

原文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

今译“德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以善为准就是德的标准;善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能符合纯一的就是标准。”

张居正 讲 评

德,是善的总称。善,是德的实行。师,是取法。协,是合。这是伊尹告太甲以取善之要法。说道:“善在天下,散于万殊,而原于一本。故君子之取善,求之贵广,而择之贵精。彼人必有所师法,而后能成其德,然师无常,若执一而求之则隘矣。故德无常师,惟当视其善之所在,便取以为我之法。凡有一言之合道,一事之可法者,我皆兼收之而无遗,则天下之善,皆我之善矣。然善之在人无穷,若逐一而主之,则杂矣。故善无常主,惟当以其所取之善,而会合于吾心能一之地,凡得之于旁求博取者,皆权度于一心,务求至当归一,纯然不杂而后已,则吾心之一善,有以统天下之万善矣。大抵君子之学,不博则无以为致约之地;不约,则无以收广播之功。譬之于金,有产于水中者,有藏于沙中者,今不必问其所出,但是金便采来,既采之后,即投之垆中,加以猛火锻炼,便成一块纯金,不复知为沙中水中之物矣。德无常师而主善,就如采金的一般,善无常主而协一,就如炼金的一般,此圣学精微之奥,修德者宜潜心焉。”

原文 “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

今译“假使人人都说:‘伟大啊!君王的话。’又说:‘纯一啊!君王的心。’做君王能让人人这样称颂,就能保守天赐给先王的福禄,永远能让百姓的生活美好。”

张居正 讲 评

俾字,解做使字。绥,是安。厎,是定。烝,是众。伊尹告太甲说“吾王之新德,若能到得那克一的地位,则此心纯然不杂。由是布之为号令,宣之为教诏,自然有以感动乎人心,将使那万姓每众口一词,都称颂说:‘大矣哉!吾王之言乎!’何其包涵尽天下之理,一言垂万世之则也。然不特赞王之言,而因此知王之心,又称颂说:‘一矣哉!吾王之心乎!’必其浑然天理之中存,纯无一毫之间杂也。不然,何以有是至大之言哉!是即其称颂之至,可知其爱戴之同,一德咸应之神有如此。不但是也受天明命,先王常以一德而受天禄之厚矣。今王能一德,则有以保其基绪而安享九州之贡赋,先王之天禄不自王而克绥之乎!奄有九有,先王常以一德而得众民之归矣。今王能一德,则有以抚其生民,而永贻乐利于无穷。先王之遗民,不自王而永厎之乎?一德效验之大又如此,吾王其勉之哉!”

原文 “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

今译“啊!从供奉七代祖先的宗庙里,可以看出功德;从居天下万民之上的天子那里,可以看出政绩。”

张居正 讲 评

古者天子宗庙之制,三昭三穆,与太祖共为七庙,太祖之庙,百世不迁。其余七世之外,亲尽则迁。若是有德之君,其庙称宗,则亦不迁。万夫,即是万民,伊尹丁宁申戒太甲,叹息说道:“人君修德行政,出之一身者,虽甚微;而其贤否之章于天下后世者,则甚著。彼七世之庙,祀有定制,亲尽则在所必迁。必人君身有盛德,为公论所归,然后可以称宗不毁。苟无其德,将不免于祧矣。是即庙祀之迁与不迁,可以观德之修否,不能掩于后世之公也。万民之情,从违靡定,王者为之君长,必其所行之政,合于民心,然后爱戴而归向之。苟失其道,将不免于怨叛矣。是即民心之服与不服,可以观政之修否,不能掩于天下之公也。今吾王之在后世,居于七庙之中者也,固当一其德以为不迁之主。吾王之在今日,位于万夫之上者也,亦当一其德以为行政之原,可不知所自励哉!”其后太甲令德善政,于汤有光,庙号太宗,享子孙六百年之祀,至今称守文贤主,亦可谓不负伊尹之所期者矣。

原文 “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注释】

①民主:民之主,指君王。

今译“君王没有民众就无人可役使,民众没有君王就无所事事。不可自高自大小视民众,普通的男女,如不尽心尽力,万民之君就没有人帮助成就其功业。”

张居正 讲 评

伊尹告太甲终篇,又致其儆戒之意,说道:“两贵不能以相使,君而非民则孤立无助,将何所使;两贱不能以相事,民而非君则涣散无统,将何所事,君民相须如此。为君者固不可忽乎民矣!况于取人为善以成一德,初无间于君民者,而可忽之乎。要必虚心以受天下之善,下问以来乐告之心。莫说我自家聪明睿智,何所不知,那百姓每凡愚浅陋,他晓得甚么!何必问他。这等便是自广以狭人了。为人君者,切不可如此。善人君任大责重,必合天下知以为知,而后事无遗照,而道之在天下,虽匹夫匹妇亦有可与知者。但有一人不得自尽其诚,一善不得自达于上,则聪明壅于听闻,智识小于自用。一善之有亏,即万善之未备矣!人主将何所以成一德之功哉!此所以当取民以为善,不可自广以狭人也。”谨按,此书始终以一德为言,反复谆切,其旨深奥。盖天命赋予之理,本纯一而不贰,但人以私欲间杂之则不一,始终有间断则不一,表里有参差则不一。修德者必克尽己私,纯乎天理,使表里如一,始终无间,而后谓之一德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即所谓一德,精以察之,一以守之,即是协一的工夫,昔伊尹在畎亩之中,乐尧舜之道,故悉平生之所学以告太甲。盖欲使其君为尧舜之君而后已也,后之有志于帝王者,宜潜心而勉学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