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及其发展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及其发展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公亶父传季历,季历传姬昌(周文王),这段时间周族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全部占有了关中平原。周文王死后,其子姬发(周武王)继立,于公元前1133年又迁都于镐。周朝后期,随着诸侯国的兴起,各种具有地域特点的建造行为也随之活跃,起始于关中地区的一些建筑技艺也随着诸侯纷争而散布开来,由官方走向民间,由关中走向四方。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及其发展

周是在夏商两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可以肯定地说,相对于仰韶文化时期,夏商时期的建筑有了长足的发展,建造工艺也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由于夏商的主要活动区域不在关中,所以不在本书的研究范围。

周是一个古老的部族。殷商时期,周族活动在陕甘一带,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族始祖名弃,“好耕农”,“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帝舜)封弃于邰(今关中武功县西南),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弃传了三代,到公刘做部落首领时,率族众迁到邠(今关中旬邑、彬县一带)。公刘以后经过九代,即古公亶父(约公元前12 世纪)做首领时,周人渡过漆水,翻过梁山,来到渭河北岸的岐山南麓一块美丽富饶的平原地带定居,并用自己的族名将这块土地命名为“周原”(今关中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古公亶父在这里指挥族人开垦土地,挖渠排水,种植庄稼,发展农业;营建庙堂、宫殿、住宅,修筑城墙,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古公亶父传季历,季历传姬昌(周文王),这段时间周族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全部占有了关中平原。公元前1136年左右,周文王把国都从周原迁到了沣(今关中长安区马王村一带)。周文王死后,其子姬发(周武王)继立,于公元前1133年又迁都于镐(今长安区斗门镇一带)。

周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延续了长达800年的历史,还在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上创造了众多辉煌,当然也包括建筑(图1-10)。

首先,金属工具的出现与普及。出现于殷商时期的青铜冶炼技术在周代更加成熟,关中西部的宝鸡地区就因出土了大量工艺精湛的青铜器而成为著名的“青铜器之乡”。成熟的冶炼技术不仅为当时的建造业提供了更加多样的金属工具,提高了加工木、石材料的水平,也启发了人们改进泥土的烧制技术,制作出更加多样、更加坚固的砖瓦构建,在缩短建设时间、提升建造水平的同时,也为建筑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可能。

图1-10 作者一行考察凤雏村遗址

其次,砖瓦构件的大量运用。在江苏昆山的锦溪古砖瓦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块距今已有5000 余年历史的“砖块”。它出土于昆山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是良渚人搭建“半穴式”房屋时垒砌墙体的基本材料。由此可见,用泥土烧砖建房的历史大体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后期。周代的建筑类型十分丰富,城池有等级之分,宫殿有主次之等,坛庙有大小之别,民居有贵贱之差。各种建筑有各种建筑的用途,也有各种建筑的工艺要求,要满足如此繁复的建筑要求,需要大量可以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不同规格、形状、功能的砖瓦也应运而生,而且由官方到民间达到空前的普及。(www.xing528.com)

再次,建筑规制的成型。成书于战国的《周礼》记载了周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等规制,为礼仪之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周礼·考工记》就专门为建筑制定了规制——“方九里,旁三门”,指出了城池的大小规模和开门数量;“九经九纬,经涂九轨”,指出了城内道路的分布与主次;“左祖右社”,指出了城中敬祖祭天场所的位置;“前朝后市”,指出了朝野在城市中的位置。凡此种种,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城市建设的布局原则,体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思想,影响十分深远(图1-11)。

值得注意的是,周王朝在建筑上的贡献,不仅仅是在关中平原上建造了一座充满礼制精神的都城,更重要的还体现在通过行政或演示的手段对全国给予示范,使“王土”之上的大小建筑都打上周王朝的烙印。周朝后期,随着诸侯国的兴起,各种具有地域特点的建造行为也随之活跃,起始于关中地区的一些建筑技艺也随着诸侯纷争而散布开来,由官方走向民间,由关中走向四方

图1-11 “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