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读本:端午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是四大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读本:端午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是四大传统节日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将多种民俗糅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赛龙舟与吃粽子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中国传统文化读本:端午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是四大传统节日

1.端午节名片

端午节别称端阳节﹑午日节﹑龙舟节﹑天中节等。节日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节日起源于天象崇拜﹑龙图腾祭祀。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将多种民俗糅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赛龙舟与吃粽子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2.端午节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农历),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3.端午节习俗

民俗活动:扒龙舟﹑挂艾草菖蒲﹑吃粽子﹑端午浴(沐兰汤)﹑放纸鸢﹑拴五色丝线﹑戴香包﹑采药﹑制凉茶﹑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打马球等。

特色饮食:粽子﹑五黄(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打糕

4.端午节与文学

(1)相关诗词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欧阳修(宋)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www.xing528.com)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译文:五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地,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和端午

张耒(宋)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龙舟竞赛是为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如今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2)相关谚语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癞蛤蟆躲端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歇后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