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解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解析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自我认知偏差产生的自卑与自负心理过分的自卑与自负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可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优秀的一个大学生,半年内应聘52次未果,在就业的压力下患上了精神分裂症,3次试图自杀,目前正在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因求职未果而试图自杀的现象虽属个例,但大学生的就业焦虑问题不容忽视。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解析

(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的矛盾心理

大学毕业生往往对未来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找到一份条件优越、福利待遇好、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工作,但实际择业过程中这种期望值却很难全部满足。不少毕业生不得不面临着诸如是坚守还是放弃自己喜爱的专业,到基层单位去求发展还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求稳定等职业选择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他们内心矛盾重重,有的为情况复杂、无从选择而困惑烦恼,有的为利弊相当、举棋不定而焦虑不安,有的为失去某些选择机会而追悔莫及,有的为找不到理想的职业岗位而惶恐不已,等等。

教学案例5.1

吊在半空只有啃老

张文是个本科生,严格说起来,是个与研究生只有一步之遥的本科生。考研的时候,专业成绩不错,外语只差1分,本来可以列为第三类,可是在二选一的时候,由于发挥欠佳,而错过了机会。于是,张文下决心考公务员,但是,谈何容易?连考三年,第一年、第二年,明明感到成绩不错,就是没有上线,第三年倒是获得了面试机会,但也不过是多当了一回分母。最终,公务员的梦还是没有实现。可他还是不甘心,不肯脚踏实地去找工作。他认为打工就是地狱,公务员才是天堂,既然与天堂只差一步,那就不能心甘情愿进入地狱。就这样,将自己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天堂不知何年有望,啃老倒是已成现实。

分析与点评:把事情理想化,求高薪资是年轻人择业的盲点。年轻人还是要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前提,不要盲目追求利益。理想也需要有能力才能实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尚未开始工作,工作能力还是相对有限的,因此首先应该为自己定下目标,该往什么方向发展,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也就是首先要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目标。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应该把金钱多少当作衡量一个工作的首要标准,而应该把能否更快地提升自身素质,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等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再打破金钱与理想的平衡也不迟。

(二)自我认知偏差产生的自卑与自负心理

过分的自卑与自负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负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

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他们往往在职业选择中态度消极,不敢参与竞争,以致错失良机。表现为面对用人单位缩手缩脚,过于拘谨,语无伦次,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答不好而影响就业;认为自己缺少竞争实力,从而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负,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可以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这样的人一旦出现求职失败则容易自卑、自责而一蹶不振。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结果同样是因为不能顺利就业而陷入自卑的泥淖。

教学案例5.2

期望值过高

来自株洲攸县会计学院的大学生小王,直到毕业时还未落实工作单位。刚好浏阳有一家制药厂要他,专业对口,但不在长沙地区,然而他本人的择业意向却是:单位地点必须在长沙市,至于是长沙市的什么单位、具体做什么工作都无关紧要,除此以外,什么单位都不考虑。在这种心态下,结果自然难以如愿。

分析与点评:小王的思想在当前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毕业生过于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最低的期望也是在省会中心城市。他们只注重大城市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才济济造成人才相对过剩的一面,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甚至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主观愿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三)择业竞争压力增大引发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于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双向选择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公开、平等的竞争环境的同时,也使得一些性格较内向、不善交际和言辞、学习成绩平平的大学生忧心忡忡、自惭形秽,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从而引发择业中的恐惧。焦虑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产生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选择犹豫不决,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乏正确的择业方向和择业方法,始终不能顺利就业,因择业受挫产生就业恐慌;第四,恋爱分合,职业取舍,由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产生离别伤感,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案例5.3

女大学生半年内应聘52次未果 3次试图自杀

济南某高校大四学生蓉蓉是个漂亮的女孩,是校学生会副主席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可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优秀的一个大学生,半年内应聘52次未果,在就业的压力下患上了精神分裂症,3次试图自杀,目前正在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因求职未果而试图自杀的现象虽属个例,但大学生的就业焦虑问题不容忽视。

分析与点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的情绪是正常的。轻度的焦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潜能,使其产生紧迫感,从而更努力地寻找就业机会。可是一旦焦虑过度,上升到“焦虑症”,就应该及时给予关注和心理干预,以免病情加重,导致过度失望带来郁闷和焦虑,产生过激行为。

教学案例5.4

心急吃不到热豆腐(www.xing528.com)

某校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专业某女生是2008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她常常泡在自习室和图书馆,极少参加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她的主要目标是考研,但是由于心态不够成熟,在2008年1月的研究生考试中没有考上。在2008年实习期间,她把希望和目标又寄托在2009年1月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上,于是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房子继续考研。由于是半学习状态,在2009年1月份的研究生考试中她又失利了。

在2009年5月份该生选择了找工作。由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同时已经不是应届毕业生,工作就更难找了。她在深圳一家流水线工厂找到了工作。工作两个月后,由于工作辛苦,她辞职了。她想报考注册会计师,但是在2009年8月份后又因为没有信心而放弃了考注册会计师的想法。于是她又开始找工作,在网上不断地投简历。由于没有记录自己所投的单位的相关信息,当有单位打电话过来时,她还要根据电话号码上网查看是哪家企业、应聘的是什么职位。就这样忙乎了一个星期,几乎每天要跑两个单位参加面试。一个星期后没有回音,她以为没有希望了,就回到了湖南老家。当有单位想给其打电话通知她面试通过时,已经无法联系到她了。

分析与点评:该生性格太急,而且心态不稳。大学期间就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害怕找不到工作而把希望寄托在考研上面。考研究生并不适合所有学生,有的时候考研只是一个不去找工作、不去面对现实的借口。另外该生在找工作时病急乱投医,什么都投。在选择工作时一定要选择和自己能力相符合的工作岗位,岗位不要跨度太大。另外也要选择自己愿意去尝试的工作,否则会出现面试不断但是却没有满意的结果的现象。

(四)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存在明显的依赖心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有些毕业生把就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总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等待学校和老师给自己推荐,等待用人单位上门,等待父母亲友为自己找工作;总以为毕业就可以就业,把自荐材料发出去就可以万事大吉,坐以待“毕”,总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心态,试图坐等就业,殊不知机会是等不来、靠不到的。当周围的同学一个个落实单位,而自己却没有着落时,他们便开始怨天尤人,埋怨学校没有名气,埋怨父母没有本事,埋怨自己生不逢时,以致陷入焦虑、紧张、烦躁不安之中。

(五)缺少主见、随大流的盲从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由于受到来自某个团体的心理压力,而在知觉、判断、行为方面做出与众人趋于一致的行为。大学生择业从众心理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景不明了,缺少自我选择和独立决断的能力。在招聘现场不难看到:在热门招聘单位的摊位前人头攒动,毕业生趋之若鹜,以至于有的招聘单位接收求职材料应接不暇。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毕业生应根据自身条件摆正位置,找准坐标,盲目从众随大流将使自己错过许多本应属于自己的求职机会。

教学案例5.5

人云亦云反耽误自己

小张毕业于某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时,几位与他关系好的同学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决定到商业企业去工作。于是,他们纷纷行动,很快与几家公司签了约。小张深知自己的性格不适于从事商业气息太浓的工作,但几个朋友都去了,他想,自己不去不是显得太懦弱了吗?于是,他也和一家中型商场签了约,同时拒绝了一份比较适合自己的计算机专业老师的工作。工作没几个月,他便觉得自己实在无法融入单位的那种商业氛围之中,而且自己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因而他感到压抑,情绪低落。最后,他还是决定去找所学校当老师。

分析与点评:小张在择业过程中之所以遭遇挫折,关键是因为他存在严重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由于受到来自某个团体的心理压力,而在知觉、判断、行为方面做出与众人趋于一致的行为。当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别人都这么做,所以我也得这么做”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是从众行为。为了避免产生从众心理,大学生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其次,在生活中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增强自信心;最后,要充分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六)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闷、失望、悔恨、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此择业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等的需要,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人职匹配”的理论基础,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必然是事与愿违,最终不能顺利就业。当代大学毕业生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

(七)功利心理

功利心理是由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追求实惠、急功近利的心态造成的。功利心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职业定位上,一些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只注意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学业成绩,一心寻找与自己专业对口,能够施展自己才华的单位。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把就业目光投到相对稳定、待遇优厚的行业,而不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二是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大部分毕业生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削尖脑袋往中心城市挤,非常希望到挣钱多、福利待遇好的单位工作。三是特别注重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时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在就业因素的考虑中,高工资是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八)盲目的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指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与他人攀比的心理。青年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相对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是大学生中存在的最为普遍的求职心理,这也是社会现象在他们身上的反映。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无论是薪水还是福利都能比其他人的好,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对大学生潜在的危害是:由于这种定位不是切实的自我定位,会让人产生较高的自我期望,从而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不屑到基层去工作,总想找到一份超过别人的十全十美的工作。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要么出现期望和能力的矛盾,引起用人单位的排斥,要么出现同学之间的攀比和竞争,对职业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这是不利于择业和职业发展的。攀比心理经常会使不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四处碰壁,迟迟无法签约。

(九)害怕竞争的心理

这是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也就越大。一些大学生对就业竞争感到恐惧,对工作缺乏信心,既希望走向社会,谋到理想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在门外,害怕竞争失败,害怕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有一种就业恐惧感,对走上社会心中无底,从而陷入苦闷、焦虑、失望、悔恨、愤怒等多种复杂情绪的体验中。其主要表现为:当所学专业与社会要求不尽吻合时,感到无所适从或悔恨;当发现自己的能力不适应社会要求时,感到焦虑或失望;当看到就业中的不合理现象时,非常气愤或苦闷,于是追悔或逃避,对择业失去信心和勇气,不敢应聘。

(十)求稳、求闲、怕吃苦的心理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求稳心理十分普遍。一些大学生把目光聚焦在“吃皇粮”的部门和单位,或者锁定在一些工资、福利、保险有保障、风险小、没有后顾之忧的单位。对职业的选择崇尚“三高”标准,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过分强调用人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缺乏同甘共苦的精神,对自己能为企业付出多少考虑较少。不少毕业生不愿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基层单位去建功立业,不愿到艰苦行业工作,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有些甚至宁可改行、待业也不愿到基层单位承担艰苦的工作,使求职择业难度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