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的意义及研究成果

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的意义及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方志,乃一方之志书,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历史承续性以及明显的资料性,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自然地理等内容知识,是反映一方地情的重要文献,被誉为“独特的地方百科全书”[1]。由于中央王朝和地方官员的重视,以及地方士绅的积极参与,这一时期湖北方志数量较为可观,种类也比较丰富,出现修志热潮。

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的意义及研究成果

方志,乃一方之志书,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历史承续性以及明显的资料性,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自然地理等内容知识,是反映一方地情的重要文献,被誉为“独特的地方百科全书[1]。地方志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社会认为方志有“辅政资政”“国史取裁”“弘宣风教”的功能,有助于统治者对地方乃至全国的治理,“万里河山,四方险阻,攻守利害,沿袭根源,伸纸未穷,森然在目,不下堂而知王土,不出户而观万邦,图籍机权,莫先于此”。[2]故而,官员莅任一地,则尽力搜罗和参阅当地志书,成为一种惯例,“入属境,看须知,览志书”[3]。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也十分重视地方志,认为“方志是保存社会史料的渊薮……如果我们今天还不看重于方志的研究、整理,想要编写一部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比较完整的中国通史是不可能的”[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学界对方志的功用认识充分且成熟,并以“资治、存史、教育”概括之,尤为重视地方志的编纂与研究工作。地方志纵述史事,横陈百科,与国史、家谱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5],其重要的学术研究和现实借鉴价值受到充分重视。

湖北方志文献编纂历史源远流长,《禹贡·职方》和《山海经》以及专门记载湖北史事的楚《梼杌》被一些学者视为湖北方志的源头。[6]秦汉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南北朝时期,湖北方志数量逐渐增多,体例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地理、风俗、人物、物产等。其中,记人的志书有王璨《荆州文学记官志》、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记地理类的有盛弘之《荆州记》、郭仲雍《襄阳记》、袁崧《宜都郡记》;记载风俗物产的有宗懔《荆楚岁时记》、薛季宣《武昌土俗篇》等。至隋唐时期,图经大为盛行,如《汉阳郡图经》《复州图经》《襄州图经》等,发展为当时的主流志书,奠定了后世方志发展的基础,为方志体例的成熟做了准备。宋元时期,方志内容日益丰富,增加建置、物产、艺文等门目,体例趋于成熟、系统与定型。由于中央王朝和地方官员的重视,以及地方士绅的积极参与,这一时期湖北方志数量较为可观,种类也比较丰富,出现修志热潮。顾宏义《宋朝方志考》[7]考述两宋时期湖北修志达75种,《金元方志考》[8]指出金元时期湖北编纂方志有8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寿昌乘》《富川志》《下雉纂》《均州志》《施州图经》等,惜皆不传,今仅存《寿昌乘》残卷。明清时期,湖北方志走向全面辉煌,其中明代湖北编纂各类方志有217种,清代修志事业更为鼎盛,方志数量尤为宏富,达到405种,是全国志书编纂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明清湖北方志涵括通志、府州县志、乡土志、道志、台志、土司志、山水志、寺观志等,种类齐全,理论成熟,名志迭出,如海内三大名志之一的童承叙《沔阳州志》,富有特色的颜木《随志》,特别是近代方志学奠基人章学诚主纂的《湖北通志》,达到了当时修志的最高成就水平,在方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由于预备立宪、观察民风需要,清廷命各地编纂乡土志,呈报地方实况,开展乡土教育,具有地方教材性质的乡土志在清末发展迅速。这一时期湖北编纂有《黄冈乡土志》《黄安乡土志》《松滋县乡土志》等多种乡土志,是研究晚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重要历史资料。民国时期,虽然政府先后颁布《修志事例概要》《地方志书纂修办法》,指导和推动各省县修志工作,但由于战事频仍、经费困难,湖北方志编纂并不兴盛,许多地区未能实际开展,仅有20多种,而现存数量尤少,只有8种。[9]民国时期所修方志一改传统社会“重人文轻经济”的弊病,增设实业、金融交通、民族、宗教等内容,突出民事、经济等内容,编纂方法和体例在继承旧志的基础上也做了相应的变革,制图方法更加合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时代进步性。(www.xing528.com)

湖北方志源远流长,数量宏富,种类齐全,尤其是清代方志,不乏上乘之作。然而,目前学界尚无一部系统、全面探究湖北方志发展源流、存佚数量和组织编纂状况的专著,已有专文研究从单一的某方面加以探究,缺乏多视角、深层次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待加强,与浙江、湖南、云南、北京、河南等地区的方志研究水平和成果数量存在较大的差距。本书拟以清代湖北方志群兼及清代以前和民国方志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文献学和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勾勒湖北方志群编纂源流及其存佚概况,分析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的体例创新、内容价值和志体流变等,以期对清代湖北方志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