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经费来源问题

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经费来源问题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湖北修志经费没有专门的行政拨款,修志经费不稳定,经费短缺问题普遍存在,而更多地依赖地方官、士绅以及社会各界的捐助。一遇修志,则首以筹措经费为虑,弊病甚多。相较而言,府志、省志则费用数额更为巨大。甚至,一些县志因经费不足,未能刊刻,仅能以稿本传世。清代,尤其同治朝以后湖北地方经济持续疲敝,经费困难,一旦修志往往设有劝捐一职,专门负责各地捐赠一事,且多为有官职者担任。

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经费来源问题

清代湖北修志经费没有专门的行政拨款,修志经费不稳定,经费短缺问题普遍存在,而更多地依赖地方官、士绅以及社会各界的捐助。一遇修志,则首以筹措经费为虑,弊病甚多。

(一)经费不足,志书修纂的各项工作难以开展

修志经费不菲,少则一千,多达万两。乾隆荆门州志》耗费千余两,“自癸酉初冬至甲戌秋,抄阅一载而始竣,草创之难,经营之苦,有未易为局外人道者,至前后经费千数百金,犹其细焉者也”[99]咸丰年间,奚大壮修《应城县志》,仅志书刊刻费用预算则达两千两,“余将广咨确核,以成一邑之乘,至刊刻之费,非二千金不足蒇事”[100]。相较而言,府志、省志则费用数额更为巨大。汉阳府,自康熙八年陈国儒修成府志后,历时近百年,亦未能成事。其中,乾隆初年任汉阳知府的陈文言前后靡费千缗,耗费十年,卒为成书,“志乘缺如,自国初陈公国儒后鲜留意者,前守胡公学成及钟公昭始置授餐,鸠诸老宿为撰辑,陈公文言继之,费近千缗,积十余岁仍未卒业”[101]

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州县,经费更难以保障。经费的不足,无力聘请名家,修志草率,甚至半道中止。光绪年间,大冶县修志,虽然采访等开销均由知县负责,但限于经费不足,县志主纂不领薪资,无法聘请修志名手,“此次未筹经费,采访、夫马各项均由邑尊捐发,主纂不议脩金,故不得聘延巨手”[102]

兴山县为鄂西山邑,地薄民穷,修志经费筹措困难,无力聘请名士,知县黄世崇在公务之暇亲为纂修,以省开支,“县本瘠区,筹费维艰,此次重修县志,力不足以延请名贤,即由世崇手辑成书以节糜费,特公余暇日无多考据,多未精审,此衷深用歉然”[103]

武昌县志》,经康熙十三年、乾隆二十八年两次纂修后,至光绪朝已有百年未能纂修。邑人柯茂枝、王家璧等以修志为己任,分为采访和纂修,成《武昌县志稿》,然因经费无出,未能刊刻,仅以稿本流传,“太史谓然曰:邑旧有志,纪载未详,且迄今数百年,凋残殆尽矣。虽前经柯根臣、吴云鸿、陈漱芳、吴穉仙诸君采辑、王孝凤廷尉精心总纂历有年所。卒以经费筹,辍为中止”[104]

道光枣阳县志稿》,因经费不足,历经熊文凤、吴辉珇、杨裕仁三任知县,至杨嘉运任内才迟迟成稿,“道光丁未,前令熊君文凤延随州增生高福滂续修,邑之文生刘峨、卫瞻淇佐之,历吴君辉珇、杨君裕仁,率以帛糈不继中止,至庚戌冬,杨君嘉运任内而稿甫脱”[105]

修志经费不够充裕,必然影响志书编纂的进程,更会影响志书的质量。为了节省开销,不少志书在聘请纂修者、志书刊刻等方面也尽可能减少相应的开销,致使志书质量也受到不小的影响。乾隆年间,郧西知县张道南主持编纂县志,然而本县经济本不富足,刊刻经费也无着落,只能捐俸而为之,但无力聘请外地技艺较好的刻匠,致使志书刊刻不至精美,“是志镌刻之资费无所出,南独捐俸付梓,惜山僻小邑,匠业未精,阅者谅之”[106]

甚至,一些县志因经费不足,未能刊刻,仅能以稿本传世。咸丰年间,奚大壮纂修《应城县志》,募得六百缗,但经费仍明显不足,仅能维持修志办公费用,而刊刻之费则需两千多两方能成事,“今募得公项六百缗,延揽通儒,互相参订,其李志内增所不应增,删所不应删,与体例未协者,从而厘正之。自雍正四年制与今,其事与人,关系地方风化者,务在采入,期无遗滥。遍告老成宿学,故家硕彦,凡有见闻,详厥端尾,毋参私意,据说直书,投诸厅事牍中。余将广为咨确核,以成一邑之乘。至刊刻之费,费二千金不足蒇事,是在慕义之士,解囊积腋,共襄此举”[107]。因经费不足,志稿拖延至三十多年后的光绪七年仍未能刊刻,仅以志稿流传,“光绪七年,缃既下车……檄取邑之而采览之。时应邑百废粗举,功多未竟,奚志亦仅存稿,询其故,佥曰以赀绌为言”[108]

(二)摊派式劝输捐纳,弊病丛生

捐输,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各地大多采取广为劝捐,以纾解修志的经费窘境。清代,尤其同治朝以后湖北地方经济持续疲敝,经费困难,一旦修志往往设有劝捐一职,专门负责各地捐赠一事,且多为有官职者担任。同治年间修《黄陂县志》,有十人司募集经费之事,“五品衔附贡生陈均藻、六品衔附生杨履墀、千总晏占鳌、同知蓝鼎钧、光禄吏署正衔蓝星阶、中书科中书衔陈瑞芝、同知衔陈瑞愷、州同衔魏之汉、大挑二等壬戌举人张绍良、州同衔李桂森”[109]。同治朝,石首县筹划修志,分派四五十人到邑内各乡保筹集修志相关费用。另外,一些府县虽未专设劝捐一职,但往往在田野调查中发生变异,“采访兼劝捐催收”屡屡有之。修志为一邑之文化大典,士民官商中的确有乐于捐助者,“邑志之役,乐于捐输无吝色”,“此盛事也,愿尽力”,但亦有将原属自愿性质的捐输,变成强制性摊派的现象,不仅加重了民众负担,还在管理方面出现诸多弊病。

邑人程怀璟在《拟续修〈云梦县志〉说贴》中指出,劝捐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费不足的窘境,但亦有借此逼收善款、强行摊派、乘机渔利者:

昨信商一二戚好,或谓宜在本城设局,或言先筹经费,窃谓此筑室道谋也。设局筹费,事属一贯,亦有不得不变通而行者。其中难处尝约略计之。凡筹经费,必请首事数人,分途劝捐,慷慨办公者固不乏人,而藉端觊觎沾润,恐亦不免,又况苛派勒逼,强人所难,势所必至。[110]

光绪元年,长乐知县郑敦祜筹划纂修县志,因邑本贫瘠,经费拮据,乃听从劝捐之议,详载各乡人士捐修姓名及金额,以为表彰:

长乐县志之修,自天文地理诸大端外,记科名忠孝慈善节义诸色人物,并志捐输议叙之类,有善必录也,顾当议修之时,在事诸君即以瘠土穷乡经费无出为难。既而有劝捐之说进者。予思之,予重思之。上好仁,而下好义。虽难尽必诸今日,然而量力捐赀一毛可利事似易行,故从之。而乐邑好义者正自多人,则亦未有好义事不终者也。今修志事终,好义之人焉可没乎哉。余固乐为志之,非以愧夫不义者,实以劝夫好义者。

一时之间,原属贫壤的长乐县各乡碍于情面,或迫于压力,大多有数额不等的捐助,但也有托名捐助、不肯实捐、难于征收的现象,“是役也,除白鱼保无捐,及谦敬坪保乡约已收,共钱六千三百六十文未缴,与弟空名不肯实捐”[111]。就征集到位的款项而言,在使用方面也是弊端丛生,屡有参与志书编纂者借机挪用拆借,难以做到专款专用。充任采访一职的刘振华和担任誊录一职的陈仁龄借用刘振贵、汤卓干等人捐款数千文,“刘振华借用刘振贵票钱四千文,除差彭正义赔钱一千文,下欠钱三千文,借用汤卓干等票钱二千六百五十八文。陈仁龄借用钱三千文”。

(三)损害志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作为官书的地方志的编纂具有相应的特殊性,与之匹配的经费来源也应当具有特殊性、独立性,否则必然影响志书的客观性和权威性。清代湖北各地普遍经费困难,只能广为劝捐,一些世家大族出资修志,凭借自己在修志中的经济地位,在地方志编纂中掌控了一定的话语权,“地方政府在编修县志之际发动公共工程的劝募活动,成功地在县志这一特定的文化资源和金钱财富之间建立了一种微妙的关联。通过这种关联,地方官员得以解决公共工程当然更包括修志的经费所需,而地方力量则依凭其经济实力谋得了在县志‘权力分布图’中的相应‘地盘’,将其经济资本成功地转化为文化资本”[112]

云梦县人程怀璟曾专门指出捐输之家凭借着这种因经济优势而带来的权力话语,在志书之中强行载入与邑无关之事,甚至有是非颠倒的内容,明显会影响地方志编纂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所捐之家,如果博求督学奖励,在宪题请,尚肯勒输,言及志书,并不知为何物者,有之。不急之务,谁肯慨出己费,徒烦唇舌。此一难也。或有力之家,愿捐数十金及百数十金,强交无可考证之祖功宗德及无涉本邑之诗文杂著,累牍连篇,录入则不合体裁,不录则渠侬既捐多金,岂甘缄默?此一难也。且闻子道有亏,群美之曰曾经割股疗亲。再醮之妇,竟邀督学之旌闾悬额,此等人家不难于多捐,而难于有羞恶之心者之劝捐耳。[113]

【注释】

[1]乾隆《江陵县志》卷首《序》,武汉大学图书馆藏本。

[2]乾隆《枣阳县志》卷首《枣阳县志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3]道光《英山县志》卷首《汪时育序》,重庆市图书馆藏道光二十六年刻本。

[4]乾隆《当阳县志》卷首《当阳县志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68~69页。

[5]同治《续修东湖县志》卷首《续修东湖县志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40页。

[6]洞渊观,在县署西,又名元天观,在明代为道会司所在之地,在清代为官绅庆贺、迎诏之所。

[7]道光《云梦县志》卷末《拟续修〈云梦县志〉说贴》,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87页。

[8]康熙《麻城县志》卷首《麻城县志序》,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版,第10页。

[9]康熙《潜江县志》卷首《潜江县志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9页。

[10]道光《安陆县志》卷首《重修安陆县志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11]同治《增修施南府志》卷首《旧志稿姓氏录》,武汉大学图书馆藏同治十年刻本。

[12]同治《恩施县志》卷首《多寿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52页。

[13]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编四《州县请立志科议》,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836页。

[14]康熙《潜江县志》卷首《刘焕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15]光绪《黄安县志》卷九《艺文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49页。

[16]乾隆《荆门州志》卷首《舒成龙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17]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编四《修志十议呈天门胡明府》,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858页。

[18]道光《天门县志》卷首《凡例》,国家图书馆藏道光元年刻本。

[19]咸丰《蕲州志》卷首《凡例》,湖北省图书馆藏咸丰二年刻本。

[20]光绪《罗田县志》卷首《凡例》,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

[21]光绪《黄州府志》卷首《邓琛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2]嘉庆《竹山县志》卷首《范继昌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23]乾隆《荆门州志》卷首《舒成龙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24]康熙《均州志》卷首《王钦命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25]康熙《湖广武昌府志》卷首《徐国相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26]光绪《汉川图记征实》卷首《自序》,国家图书馆藏本。

[27]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405页。

[28]康熙《巴东县志》卷首《宫梦仁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84页。

[29]乾隆《江陵县志》卷末《黄义尊序》,国家图书馆藏乾隆五十九年刻本。

[30]光绪《兴国州志》卷二十《文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31]乾隆《英山县志》卷首《凡例》,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32]甘鹏云:《潜江旧闻录》卷五《光绪潜江续志之失》,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页。

[33]咸丰《重修枣阳县志》卷首《陈子饬序》,湖北省图书馆藏咸丰四年刻本。

[34]乾隆《嘉鱼县志》卷首《凡例》,湖北省图书馆藏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35]康熙《孝感县志》卷首《武之亨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36]同治《远安县志》卷首《续纂志书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页。

[37]同治《通城县志》卷末《葛行琥跋》,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90页。

[38]康熙《孝感县志》卷首《张擢士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39]陶梁,字宁求,长洲人,嘉庆十三年进士,历任荆宜施道、汉黄德道、湖北按察使等。

[40]祁宿藻,字幼章,寿阳人,道光年间以检讨转任黄州知府,多善政,咸丰二年擢升江宁布政使

[41]光绪《黄冈县志》卷首《俞昌烈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42]乾隆《竹山县志》卷首《竹山县志序》,故宫博物院藏乾隆五十年刻本。

[43]乾隆《竹山县志》卷首《邓光仁序》,故宫博物院藏乾隆五十年刻本。

[44]康熙《均州志》卷首《党居易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45]道光《安陆县志》卷首《凡例》,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46]乾隆《枝江县志》卷首《重修枝江县志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28页。

[47]康熙《京山县志》卷首《凡例》,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www.xing528.com)

[48]乾隆《荆门州志》卷首《荆门州志例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49]王晓岩:《方志演变概论》,沈辽书社1992年版,第191~202页。

[50]康熙《湖广武昌府志》卷首《修志姓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0~42页。

[51]康熙《应山县志》卷首《修志姓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52]光绪《兴山县志》卷首《黄世崇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53]乾隆《竹山县志》卷首《彭序》,故宫博物院藏乾隆五十年刻本。

[54]光绪《黄州府志》卷首《靖道谟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55]同治《远安县志》卷首《纂修志书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页。

[56]光绪《长乐县志》卷首《潘炳勋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57]乾隆《当阳县志》卷首《修志姓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81~82页。

[58]同治《施南府志》卷首《修志姓氏》,武汉大学图书馆藏同治十年刻本。

[59]乾隆《广济县志》卷首《黄垲序》,故宫博物院藏乾隆五十八年刻本。

[60]《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8),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634页。

[61]乾隆《江陵县志》卷首《黄义尊序》,国家图书馆藏乾隆五十九年刻本。

[62]刘青震,字啸云,号方来,康熙四十四年乡试第五名,考授内阁中书,后改任知县,为文才思骏发,与兄清藜齐名,著有《葵园诗抄》《古文汇抄》等。

[63]《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8),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646页。

[64]同治《黄陂县志》卷首《修志各官》,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65]乾隆《东湖县志》卷首《修志姓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66]乾隆《钟祥县志》卷首《增修县志姓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67]乾隆《江陵县志》卷首《江陵县志图》,国家图书馆藏乾隆五十九年刻本。

[68]嘉庆《竹山县志》卷首《纂修竹山县志姓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103页。

[69]同治《房县志》卷首《修志姓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54页。

[70]同治《远安县志》卷首《远安县志重修姓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71]康熙《潜江县志》卷首《纂修潜江县志姓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72]光绪《长乐县志》卷首《修志姓名》,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73]同治《远安县志》卷首《远安县志重修姓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页。

[74]乾隆《来凤县志》卷首《修志姓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446页。

[75]康熙《孝感县志》卷首《修志姓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76]咸丰《远安县志》卷首《重修姓氏》,国家图书馆藏咸丰八年刻本。

[77]同治《竹溪县志》卷首《纂修姓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78]同治《荆门直隶州志》卷首《乾隆十九年修志姓名》,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34页。

[79]沈松平:《方志发展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83页。

[80]康熙《太平府志》卷首《修志文移》,国家图书馆藏康熙十二年刻本。

[81]乾隆《蒲圻县志》卷首《凡例》,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82]傅振伦:《中国方志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06页。

[83]乾隆《鹤峰州志》卷首《毛俊德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84]乾隆《石首县志》卷一《张琳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1页。

[85]乾隆《郧西县志》卷首《凡例》,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86]乾隆十七年《广济县志》卷十一《名宦》,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87]同治《公安县志》卷首《叙》,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88]咸丰《蕲州志》卷之十一《人物志》,湖北省图书馆藏咸丰二年刻本。

[89]光绪《兴山县志》卷首《例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90]乾隆十七年《广济县志》卷首《请修县志原呈》,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91]咸丰《长乐县志》卷首《劝捐修县志引》,湖南省图书馆藏咸丰二年刻本。

[92]光绪《麻城县志》卷首《麻城县志修辑职官》,武汉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八年刻本。

[93]光绪《黄安县志》卷首《重修黄安县志姓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94]同治《黄陂县志》卷首《修志各官》,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95]同治《黄陂县志》卷十六《计开乐输银钱数目》,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93~500页。

[96]同治《黄陂县志》卷十六《计开乐输银钱数目》,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93~500页。

[97]光绪《长乐县志》卷末《捐修姓名》,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19页。

[98]同治《黄陂县志》卷十六《计开乐输银钱数目》,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93~500页。

[99]乾隆《荆门州志》卷首《凡例》,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100]光绪《应城志》卷首《奚大壮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101]乾隆《汉阳府志》卷首《陶士偰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02]光绪《大冶县志》卷首《例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08页。

[103]光绪《兴山县志》卷首《例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04]光绪《武昌县志》卷首《钟桐山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45页。

[105]咸丰《枣阳县志》卷首《陈子饬序》,湖北省图书馆藏咸丰四年刻本。

[106]乾隆《郧西县志》卷首《例言》,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107]咸丰《应城县志》卷首《奚引》,武汉大学图书馆藏刻本。

[108]光绪《应城志》卷首《罗缃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109]同治《黄陂县志》卷首《修志各官》,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110]道光《云梦县志》卷末《拟续修〈云梦县志〉说贴》,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87页。

[111]光绪《长乐县志》卷末《长乐县捐修姓名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19页。

[112]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6页。

[113]道光《云梦县志》卷末《拟续修〈云梦县志〉说贴》,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8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