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传统文化双元属性的政策建议

农村传统文化双元属性的政策建议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认为,为提升农村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及价值发挥,应首先扫除二者双元属性协同演进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培养或进行资格认定,开发农村传统文化专业性管理人才和队伍。因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传统文化人才队伍熟知农村传统文化的双元属性,更明晰二者有机统一的存在形式,他们对文化传承的选择及行为方式会更有利于农村传统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属性在协同演进中被传承。

农村传统文化双元属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认为,为提升农村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及价值发挥,应首先扫除二者双元属性协同演进的障碍

(一)扫除商业开发不规范障碍

商业化开发有利于促进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产业化发展,通过商业化开发形式,可将产业化生产方式和经营手段引入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之中。[66]因此,政府在对农村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商业化开发时,应切实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国有资本应占主导地位。可效仿国有企业发展模式,国家是最大股东,然后引入社会资本和村民参股共同开发。这样既可以缓解国家财政的压力,又可以活跃民间资本,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激活多方共同参与开发的活力。尤其在推动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时,应确立“保护第一”原则,注重保护和开发并重,将文化遗产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做到尊重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开发的体系化建设,促成高质量传统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如对农村传统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双元属性协同商业化开发的同时,应格外重视农村传统文化“精神”“育人”“化人”“凝心聚力”作用的开发。

(二)扫除政府财政扶持不力障碍

在财政投入方面,国家要强化财政税收扶持。进一步优化财政扶持资金在农村传统文化建设方面的使用方向和监督手段,如各级财政部门可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的农村传统文化专项扶持资金,[67]从而大力支持文化事业投资和发展。具体操作时:一是扩大用于农村传统物质文化和传统非物质文化发展的专项资金投入;二是地方政府切实履行责任,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专款专用,落实中央关于保护农村文化遗产的财政扶持政策;三是将财政投入重点向有一定基础的农村传统文化开发倾斜。此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地方设置专项基金,并引入民间募捐和参股,共同开发、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www.xing528.com)

(三)扫除管理队伍专业性缺乏障碍

政府应成立农村传统文化专项管理委员会,统筹做好农村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一是将国家相关决策落到实处;二是协调统一指挥和部署。目前,农村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被传承和保护时,无法做到协同演进的主因是:缺乏专业的部门去引导和管理农村传统文化双元属性的协同开发价值。因此,有必要培养或进行资格认定,开发农村传统文化专业性管理人才和队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可把农村传统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充分挖掘出来。

(四)扫除引育文化人才不足障碍

在引育文化人才不足方面,政府不但要加强高端文化人才的引进,更要重视培养土生土长的文化人才(如乡贤)。强化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开发的人才队伍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乡村文化产业工作者的待遇。同时也要重视教育传承,加强教育宣传,如在中小学教育中普及农村传统文化知识,通过教师这一特殊的文化人才培养青少年继承与发扬农村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因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传统文化人才队伍熟知农村传统文化的双元属性,更明晰二者有机统一的存在形式,他们对文化传承的选择及行为方式会更有利于农村传统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属性在协同演进中被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