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在探讨面向21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时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思考:在课程目标上,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素质本位为向导,以提高全面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人格的完善为目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但它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立体结构,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全面塑造学生的人格,做到坚持方向,注重实践,体现综合,面向未来。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怎样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的课程模式,在实践中的探索比在理论上的探索更艰巨、更复杂,涉及教学体制的转换、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资源的调配,是一项需要不断尝试、调整、完善的艰巨工程。笔者认为在探讨面向21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时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思考:

(1)在课程目标上,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素质本位为向导,以提高全面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人格的完善为目标。面对社会高科技化、理性化、学习化、竞争国际化等趋势,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如果仅拘泥于岗位能力需要的层面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通过提高学生全面职业素质,完善其个人品格,使其成为21世纪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

(2)在课程内容上,应采取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等要素各个成分多重、多种组合的综合化策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但它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不同程度上应用整合能力观来编制课程,强调知识、技术、态度和价值等素质的整合及其在工作环境中的综合应用,而不是将职业能力作很具体和详细的机械分割。详细的能力分析只是为整合能力观提供背景和素材,并以此来编制设置课程。(www.xing528.com)

(3)在课程结构上,应采取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相结合的策略。课程的平面结构,主要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特识教育课程三大块。立体构成是由以上三大块与时间维度上的综合、课程交叉而形成的课程结构。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立体结构,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全面塑造学生的人格,做到坚持方向,注重实践,体现综合,面向未来。

(4)在课程线索上,可按“主线—模块”式的思路来构建。所谓主线,就是整个课程模式要体现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模块是指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分解成通识教育模块、专识教育模块和特识教育模块。对于通识课,可以分为必修性通识课、限选性通识课、任选性通识课。必修的如“两课”、计算机、英语体育等;限选的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中国文明史等;任选的如在全校公选课中选择。同时,重视隐性通识课程的建设,如学术讲座、课外活动和校外环境建设等。对于专识课,要进行整合。要因需设课、模块组合,对各相关课程按需取精,并按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和界面组成少学时、多模块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自主选择,循序渐进。同时,要注意专业课程的系统性。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并不是让学生零碎地、孤立地、盲目地、无序地学习;相反,在课程体系优化设计中必须对各子系统模块确定一定的学习比例,以帮助学生达到或满足学习相对系统性的要求。再就是专业整合还要突出实用性和创新性。对于特识课,为办出本校特色,提高学校声誉和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开出人无我有、人弱我强、人有我新的特色课程。比如,就某一特定专业领域,以小人数,课堂讨论式教学的当场答疑课讲授较为“尖、新、精”的专业知识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