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适应时代需求的历史课程改革思路

适应时代需求的历史课程改革思路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实现《纲要》所规定的上述改革目标,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总的思路是要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以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发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纲要》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适应时代需求的历史课程改革思路

基础教育课程必须改革,那么怎样改革呢?

2001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制定的《纲要》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纲要》还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操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纲要》提出了具体改革思路:

一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是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旧、偏”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是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这六个方面实际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和目标。为了实现《纲要》所规定的上述改革目标,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总的思路是要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以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发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在新的历史时期,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一)明确课程性质

要改革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必须首先予课程以恰当的定位。必须明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这种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该门课程的三个特点: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所谓普及性,是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是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国家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习这门课程的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所谓基础性,是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不过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因此,在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能与高中历史课程相混淆,更不能沿袭大学历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所谓发展性,是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既要考虑到全体学生,也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为学生进入和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基础。

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这种性质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课程功能的认定,关系到课程目标的确定,而且关系到课程内容的选择。

从现行基础教育的历史教学大纲来看,在课程性质的定位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它忽视了高中历史课程与高中历史课程之间的区别,甚至让人分不清基础教育课程与大学历史课程的区别。新一轮的历史课程改革力图要改变这种现象。

(二)转变课程功能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历史课程的功能已开始由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政治教育逐渐向能力的培养上转变。如2000年新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突出了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强调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的”中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同时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去论述思想教育的要求。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正朝着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方向转变,但离国家基础教育的总目标和现代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纲要》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一规定实际上强调了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历史课程作为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的必修课,更应在纲要精神指导下,努力实现课程功能的这种新转变。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首先要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同时应重新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

其次,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前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第三,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总之,通过改革后新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三)改革课程内容(www.xing528.com)

改革课程内容,构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课程体系,是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纲要》指出,要改革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依据纲要精神,新的历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要坚持如下原则:

1.要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2.课程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

3.课程内容应是国家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历史知识,即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4.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尽量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

新一轮的课程内容改革,要力图解除传统历史学科对中学教学的束缚,建立适合中学教学特点,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课程体系,同时,在少而精的原则下,力求消除现行课程内容中“难、繁、偏、旧”现象。

(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纲要》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里提出了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问题。

为什么要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其原因,一是现有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二是鉴于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一提起“学习”,就自然会联想到“看书”、“练习”、“做习题”和“考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曾组织有关人员对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做过调查,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仍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有所改变。学习应该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

此外,大量的实践表明,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课程学习是一个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根据他们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动机来解读课堂环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造成了不同的学习结果。有人曾经对上海市五百多名学生进行过一个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样看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我们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事实上,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部分学生通过了考试,甚至成绩优良,但并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在历史学习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盛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下,创新意识不足;学生们很少对现实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造就了大量的“高分低能”的学生,这种情况也显然不利于学生真正的发展。因此,改变学生这种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中一个迫切的任务。

那么,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呢?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虽然探索性、发现性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并不是学校学习方式的全部内涵。如何改变目前一些学校中存在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呢?这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进行研究和创新。

(五)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

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相适应,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应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对于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我们认为,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在教学中自身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在传统课程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其教学表现大致为:(1)信息交流呈单向传输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2)教师在教学中单独拥有权力,学生则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3)教学基本上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教师关注不够;(4)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程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的任务就是彻底地应试和接受评定。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毫无疑问应改变上述状况。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1)在教学观念上,应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2)在信息传输中,应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3)在教学模式上,应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向教学个性化转变;(4)对学生的态度,应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总之,在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中,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以达成我们所期望的课程目标。

(六)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

以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没有课程评价这一内容,2000年出版的新教学大纲增加了这一内容,但过于简单。毫无疑问,改革现行的课程评价机制,建立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体系,同样是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行的课程评价和考试制度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问题主要有:(1)现行的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2)课程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过程的考查;(3)课程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4)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着亿万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要力图改变这种状况,发挥课程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功能。

在对学生评价方面,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

在对教师评价方面,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此外,要继续改革和完善升学考试制度。把改革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总之,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