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自我教育与控制研究

大学生自我教育与控制研究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分制的模式和学习理论的发展,都非常强调自我教育,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我教育已成为可能。因此,大学教育的学分制模式,实质上是一种以“自学”为主的自我教育。“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指导不仅有助于正规教育的成功,而且可以促进终身学习。自我

大学生自我教育与控制研究

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分制的模式和学习理论的发展,都非常强调自我教育,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我教育已成为可能。

首先,大学的理念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大学是教育机构,是积累知识和传播知识、积累文化和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机构;第二阶段的大学不仅是教育机构,而且是研究中心,成为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源泉;第三阶段的大学不仅是教育机构、是研究中心,还应是服务机构,以知识创新、科研成果来为社会服务。现代的一流大学都兼有三者,并且是以研究中心为核心的。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界定很多内容,但如果从大学的办学理念及使命发展来看,应该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人文关怀与实践服务的精神和能力。这三个方面也符合智力理论最新发展——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成功智力等于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者的结合和平衡。人的行为总是追求实现预期的目标,即追求成功,成功需要成功智力。而这些目标的实现或成功智力的培养,不是光靠老师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靠学生在大学里围绕自己的大学目标(甚至是人生目标)和专业方向,充分利用大学的师资资源、信息资源(图书和网络)、学术资源、文化资源、实验资源、同学资源等,广闻博览、好问善思、勤学苦练、自学成才,非常强调自我教育。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本身就是自我教育的内容和体现。

其次,大学的教育模式和中学有很大不同。中学教育是几门主干基础课程经由老师不断教学“纵向”深化,以便将来参加各个层次的考试(会考、中考高考)选拔,所以中学的主要模式是学年制,是以老师研究教材、上课讲授指导为主,学生上课听讲、课后消化吸收为辅的“教学”模式(虽然有一些具有先进教育思想的老师,自己在实践和推广自主学习,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总体上比例还是很小的)。而大学教育,则是以专业方向为主干的“纵横”拓宽,以便学生将来有真本领为社会服务。大学的主要模式是学分制,可能有几十门可供选择的课程,包括必修、选修、副修等课程,事实上这些课程对达成我们理想的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是不够的,学生除了自主选择课程以外,还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学很多相关的知识。因此,大学教育的学分制模式,实质上是一种以“自学”为主的自我教育。但事实上有的高校的学分制尚不完善,仍以学年制为主,存在教育的非个性化,课程与评价整齐划一;教材更新存在时滞效应,存在教材落后于实践需要的现象,使得教育培养与市场需要脱节;还存在老师的教学水平或教学风格与学生的期望不匹配的情况。如果大学生不注意用自我教育来规避和弥补这些问题,学生可能因此而对某一门课程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不好好学,破坏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所以,在大学里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问题规避,都强调自我教育。

再次,西方学习理论也是不断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桑代克(E.L.Thorndike)提出的联结主义学习“尝误说”认为,学习是一种探究式的、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斯金纳(B.F.Skinner)提出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学习“强化说”,发展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认为学生只要按程序学,并给予刺激强化,就可以达到控制和塑造行为的学习目的。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等提出的格式塔主义学习“顿悟说”认为,学习的成就归之于对事物整个情境的突然“领悟”。罗杰斯(C.Rogers)和马斯洛(A.Maslow)提出的人本主义学习“潜能说”认为,人有无限潜能,应该不断自我开发自己的潜能,追求自我实现。加涅(Gagne)在布鲁纳(J.S.Bruner)和皮亚杰(J.Piaget)的思想基础上,提出的认知主义的学习“加工说”认为,学习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和输出的完整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的“建构说”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学习的质量是意义建构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视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言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的能力。班杜拉(A.Bandura)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主要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其中观察者将有关示范原型的行为结构和环境事件的信息转换成符号表征,作为观察者以后表现这种行为的内部指导。内隐学习理论强调主体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从上述学习理论发展,可以看到不断强调学习者对环境的整体领悟,对自身的潜能开发,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对知识和意义的主动建构的主体作用。可以说当今的学习理论越发强调自我教育。

最后,当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自我教育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在互联网的数字世界里,学习(E-learning:课程多样化、综合化、软件化、积木化和模块化)、办公(政治、经济、文化等实务在网上实时发生着)、生活(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在网上消费着)融为一体,可以说应有尽有,知识相对无垄断,只要连上互联网的接口,就可以坐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大学”。信息的多种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可为大学生提供实时的、互动的、超时空的多媒体学习平台。所以,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现,拥有便利的技术条件。(www.xing528.com)

班杜拉说:“电子技术革命性的发展以及人类联通度的日益全球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世界。瞬间可以通达世界的通信正在改变着人类影响的本质、范围、速度以及轨迹。这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教育、工作、与彼此的关系,以及经营生意和处理日常事务……在教育领域,现在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实施更大的个人控制。过去,他们的教育发展极大地有赖于他们所进入的学校。现在,他们拥有最好的图书馆博物馆,而且只要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通过全球互联网随时随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自我教育。”

“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指导不仅有助于正规教育的成功,而且可以促进终身学习。自我调节包括计划、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等技能,获取资源,调节学习动机,以及运用元认知技能评价自己的知识和策略是否适当。较高的自我调节效能感可以通过在相关领域建立认知效能和提高学业抱负,促进学科内容的掌握(Zimmerman,Bandura,Martinez-Pous,1992)。许多学习发生在正规教育的范围之外。学生的自我教育效能越强,学校以外自己进行的学习就越多(Bergin,1987)。”

在这里强调大学教育的自我教育特点,丝毫没有忽视老师的重要作用的意思,相反,我们会发现,正因为大学生是以自我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老师才有时间和精力来做老师应该做的事,如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人文思想的传承示范和创新工作、整合和指导性的工作等,并以一个自我教育的范例影响着学生。如建构主义认为的那样,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对于终身学习的时代而言,可以说人人都是老师(包括是自己的和他人的老师),人人都是学生。正如韩愈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人格的形成。自我教育的内容和过程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选择和控制,自我教育的关键仍然是自我控制。所以,从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自我教育来说,研究自我控制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