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家发现白钨矿体的成果!

独家发现白钨矿体的成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结了成矿规律,明确了找矿方向,对塔前-朱溪-赋春成矿远景区找矿起到了示范作用。最新成果,目前在18线和10线施工的钻孔均已发现厚大的白钨矿体,证实了厚大矿体往北东向仍有延伸。

独家发现白钨矿体的成果!

近5年来,新发现了江西大湖塘、朱溪和浙江潘家特大型钨铜矿,浙江大桥坞大型铀矿,安徽东源大型钨钼矿,江西龙头岗中型铜矿,浙江银山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7处大中型矿产地,圈定425处物化探异常和48个找矿靶区。

1.朱溪钨铜矿找矿成果

朱溪钨铜矿位于钦杭成矿带(东段)(江西段)萍乡-乐平铜铅锌金银钴成矿亚带东段塔前-清华铜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经历了自晋宁期至燕山期的构造运动,地质构造复杂。塔前-赋春推覆构造带从工作区中部呈北东向通过,北东向断裂形成了区内狭长的断陷盆地,并控制了本区金属、非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展布,盆地内发育的石炭系—二叠系,含Cu、W、Mo、Pb、Zn等元素背景值均较高,为铜多金属矿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燕山期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了一系列中—酸性岩浆岩,同时为区内成矿带来了含矿热液,促进了有用元素的富集。

沿塔前-赋春断陷盆地已发现塔前、朱溪、月形、横路、张家坞、杨草尖、弹岭、赋春等20余处矿区(点),集中在塔前、朱溪和赋春3个矿化中心,由南西往北东矿种呈现出钨钼→铜铅锌钨→铅锌金的分布规律。

沿盆地有众多的面积大且重合性好的物化探异常,地表已发现众多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等,岩体中铜铅锌钨等丰度较高,部分斑岩体、闪长岩体本身就是工业矿体。航磁异常、重力异常等反映在朱溪、塔前、月形、张家坞等深部存在隐伏含矿岩体。

区内广泛发育的重要矿源层——上石炭统黄龙组、马平组和下二叠统茅口组,以岩性极为活跃的碳酸盐岩建造为主,含Cu、Zn、W、Mo等元素背景值高,Cu(50~300)×10-6、W(20~100)×10-6、Zn(50~200)×10-6、Mo 20×10-6。地表及钻孔中均见燕山期矿化花岗斑岩脉,孔深520m处已见厚约150m的矿化花岗岩枝,深部有隐伏含矿岩体。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向为主,另有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

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为区域主要控岩控矿构造,以压性为主,规模较大。从矿区穿过的塔前-赋春北东向逆冲断裂F1长达百余千米,控制了整个矿带的形成,其中常有煌斑岩脉充填。

北东向断裂在东南部构成沿黄龙组与基底浅变质岩接触界面发育的层间破碎带。

区内有重合性好的铜铅锌银水系沉积物异常、白钨矿重砂异常、铜土壤异常等,异常与已知矿化相吻合,且分布广,铜土壤异常面积大于19km2,白钨矿重砂异常面积8.6km2。航磁异常、重力异常以及大面积的热蚀变反映工作区深部有较大的隐伏含矿岩体。

区内已发现主矿种有铜、钨,伴生矿有锌、银、锡、镉、镓等,自地表往深部主矿种由铜→铜钨,有用元素往深部变多。矿体主要沿上石炭统黄龙组与双桥山群接触界面、船山组与黄龙组地层界面分布,受构造(层间破碎带)、地层层位和岩性控制,沿走向和沿倾向均未控制矿体边界。

区内矿化蚀变强烈,蚀变带由岩体向外依次为矽卡岩带、透闪石-阳起石(矽卡岩)化带、碳酸盐化带、大理岩化带,与铜钨多金属矿关系密切的矽卡岩(化)带厚度大于350m,长度大于500m。

区内发现铜矿主矿体长900m,厚度平均4.25m,最大厚度32.2m,平均品位0.924%,钨矿体单层视厚度达226.5~307.95m,WO3平均品位0.491%~0.423%,Cu最高达4.11%,WO3最高7.734%。矿床类型较多,具“多位一体”的成矿模式,浅部以脉状或块状硫化物型为主,中部以(似)矽卡岩型为主,深部为斑岩型。

主要成果如下:

(1)发现了巨厚的白钨矿体,实现了赣北地区找矿的重大突破。

(2)提交1处超大型钨矿资源地,巩固了江西钨矿资源储量世界第一的地位;目前30—78线间初步估计钨资源量约200×104t,平均品位0.5%,共生铜9×104t,平均品位0.6%。

(3)总结了成矿规律,明确了找矿方向,对塔前-朱溪-赋春成矿远景区找矿起到了示范作用。

(4)创新了深部钻探工艺。

(5)带动了朱溪矿区及区域地质矿产科研工作,并锻炼和培养了人才。

(6)最新成果,目前在18线和10线施工的钻孔均已发现厚大的白钨矿体,证实了厚大矿体往北东向仍有延伸。

已有找矿成果揭示:①往深部矽卡岩化等蚀变增强,铜钨矿体个数增多(深部达20多个);②有益元素自上而下由Cu(Zn)→Cu W(Zn Sn),矿种由少变多;③主矿层厚度变大,由7.95m→62m→307.95m,品位变富,Cu高达4.11%,WO3高达7.734%(单工程平均品位由0.16%变为0.423%),Zn最高6.96%;④从矿体产出特征来看,地表及浅部的矿体多产出于层间破碎带之中,或产出于脉岩之中;中部矿体多产于矽卡岩或矽卡岩化岩石之中;深部已有众多迹象表明存在隐伏含矿岩体。根据矿床垂直分带特征,本区已初步显示上部脉状或块状硫化物型—中部(似)矽卡岩型—深部斑岩型的“多位一体”的成矿模式。

除此之外,在工作区东北部的地表已发现铜矿体,Cu 2.06%,视厚度8.50m,并有透闪石-阳起石化带和众多煌斑岩脉、细晶岩、花岗斑岩等出露,深部钻孔亦见铜矿体且未控制边界,表明自南西向往北东向矿体埋深变浅,且往北东有极好的找铜前景。

2.大湖塘钨铜矿找矿成果

近年来,在整装勘查区北部石门寺(图12-7)和狮尾洞矿区通过大量的工作投入,分别探明两个特大型钨矿床,取得找矿的重大突破。在燕山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外接触带晋宁期中粗粒蚀变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发现的细脉浸染状钨锡铜型与隐爆角砾岩筒型钨(锡、铜)等厚大矿体,使本区的找矿工作进入一个新时期。大湖塘北区钨矿探明WO3资源储量75.308×104t,共伴生铜37.285×104t,共伴生钼3.175×104t,伴生锡0.318×104t,银422.351t。大湖塘南区钨矿探明WO3资源储量31.088×104t,伴生铜24.544×104t,钼2.794×104t,锡2.57×104t,银721.70t。

3.赣中铁矿找矿进展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江西省地勘基金中心等公益性勘查项目先后实施了良山铁矿接替资源勘查、赣中地区铁矿调查评价、安福县灯盏窝铁矿、安福县大陂铁矿、吉安县金溪铁矿4项矿产勘查,累计投入经费1.014亿元;在上述工作成果上拉动企业(社会投资项目10余项,目前已完成地勘投资经费3.8亿元,续作合同及意向投资大于10亿元。

2006—2009年,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开展了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办公室下达的“江西省新余市良山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良山铁矿紧邻花桥太平山中深部勘查区之东),该项目完成钻探工作量1.4万余米,控制底界标高-450m,探获资源储量4920.82×104t,是1965年探明资源储量的2倍,大大改善了国有矿山资源储量不足的局面。

图12-7 石门寺矿段纵A—B—C 线地质剖面略图(据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www.xing528.com)

1.燕山中期黑云母花岗斑岩;2.燕山中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3.燕山中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4.晋宁期粗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5.完工钻孔;6.矿体及编号

2009年,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承担江西省地勘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安福县灯盏窝铁矿补充详查及外围预查”(灯盏窝铁矿位于杨家桥—长溪中深部勘查区范围内)。该项目完成钻探工作量1.2×104m,控制底界标高-500m,探获331+332+333类铁资源储量(-200m标高以上)3652.8×104t,同时在外围(大陂、金溪)2处进行了3个钻孔探索,结果全部见矿(见矿标高在-500m),提供2处可进一步勘查铁矿产地;2010年通过对大陂铁矿普查-详查工作,探明332+333类铁资源量5992×104t。2011年度吉安金溪铁矿详查及外围预查,已完成投资3300万元,2012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估算新增铁矿资源量约4000×104t。杨家桥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成矿模式见图12-8。

图12-8 杨家桥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成矿模式图

a.海底火山喷发成矿阶段;b.变形变质定位阶段

近年来,赣西地质调查大队在横江铁矿区(位于南坑—马鞍寨中深部勘查区范围内)开展了1∶1万地面磁法测量,资料显示,在二叠纪地层中存在磁异常。为了验证隐伏矿体的存在,ZK3903布设在侏罗纪砂岩上,钻孔穿过侏罗纪砂岩、二叠纪灰岩,355m处发现南华纪铁矿层,铁矿层反复褶皱累计厚度达135m,最大单层厚度近50m,说明矿层由浅到深有变厚的趋势。

企业(社会)单位在整装勘查区投资的主要项目有:新余钢铁集团“良山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配套资金936万元,新余良山中深部铁矿详查、太平山矿区外围、分宜县松山矿区外围、峡江县流元、砚溪、虹桥等矿区铁矿勘查投资1.13亿元;估算新增铁矿资源量1.5×108t,方大集团(方在特钢)开展了新余巴丘园矿区外围、中创Ⅱ矿、萍乡天子山铁矿3处铁矿勘查投资勘查经费近3亿元(已完成2.6亿元),估算新增铁矿资源量2.2×108t;另外,赣闽铁矿、油盘铁矿等企业投入勘查经费均超过5000万元,估算新增铁矿资源量1×108t。

综上所述,本整装勘查区公益性投资已累计完成1.014亿元。企业(社会)投资已累计完成4.88亿元;其投入比为1∶4,累计新增331+332+333类铁矿资源储量3.69×108t。

4.浙江银山银多金属矿找矿进展

浙江地质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近年来在浙西北地区加大投入,并在淳安银山、潘家等地区取得重要找矿突破。其中浙江淳安银山银多金属矿普查在浙皖相邻区广泛发育的震旦系蓝田组中发现稳定的层状银多金属矿体,提交333+3341类银资源量1014.4t。对主矿体进行详查后提交332+333类银资源量667.03t,已达中型规模。该矿床还伴生铅锌、铜、镉、铋、铟、硒等多元素,这种贵金属、有色金属、稀有稀散金属共伴生在同一个矿床之中,在浙江尚属首次突破。

银山矿区银多金属矿由浙江地质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勘查,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组织实施。项目于2006年底启动普查,2013年转入详查,至2014年6月投入主要实物工作量包括:1∶2000地质测量2.4km2;1∶5000地质测量3.9km2;1∶1万地质测量38.68km2;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5km2;槽探3343m3;钻探17 980m(93孔);各类样品4149件。投入勘查费3500余万元。

矿区位于钦杭成矿带(东段),扬子地块东南缘江南古岛弧与怀玉山-天目山被动边缘盆地界线附近。普查共发现44个矿体,其中39个层状、似层状矿体主要发育在震旦系蓝田组中,大多为隐伏矿,②-1主矿体以NE36°左右方向延伸,控制长度2400m,展平宽58~370m,平均厚度3.94m,形态与围岩地层褶皱同步拟合,转折端明显增厚。矿石多条带状构造,部分不规则脉状和树枝状构造,局部为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常见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透辉石、透闪石、方解石等。经实验室流程选矿试验,矿石可选性较好,银回收率在83%以上。

普查报告由原浙江新始资源储量评审咨询有限公司于2013年2月25日评审,同意报告估算的矿区银多金属矿银1014.442t,铜2.488×104t,铅6.884×104t,锌11.781×104t。但资源储量未经过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此后,以②-1矿体为主要目标对银山矿段开展详查,估算了13个矿体的资源储量,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评审同意的332+333类资源量为:矿石量413.29×104t;金属量银667.03t,铜1.787×104t,铅3.910×104t,锌6.287×104t,平均品位Ag 161.4×10-6,Cu 0.43%,Pb 0.95%,Zn 1.52%;报告还估算了伴生的硫8.604×104t、砷1.661t、锡1338t(上述资源储量已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受理备案)。另外,报告还估算、提交了伴生镉1496t、铋904t、铟28t、硒166t 333类资源量;以及低品位银多金属矿体矿石量216.46×104t,金属量银67.13t,铜、铅、锌分别0.135×104t、0.906×104t和2.112×104t。

该矿床是浙西北地区近年找矿的重大突破,矿区深部及外围仍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5.浙江淳安潘家铅锌铜多金属矿

浙江淳安潘家铅锌铜多金属矿详查在燕山晚期花岗岩体接触带及震旦系蓝田组中发现“层体同位”的铅锌铜矿和钨钼矿,岩体接触带发育斑岩型钨钼铜矿,蓝田组中产出层控型铅锌银多金属矿。

经过近5年的工作,大致查明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发现了层控型钨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体,控制矿化带走向长约2000m,缓倾斜矿体倾向最大延伸880m,矿化带厚8.75~95.11m,层状矿体南西向、北东向延伸均未控制尖灭。夫畈矿段深部探获的锌多金属矿体,围岩为休宁组泥灰质(粉)砂岩,是浙西北地区新发现的含矿层位,目前按400m间距控制的钻孔,孔孔见矿,找矿潜力巨大。赋存在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斑岩型钨钼铜矿体,控制矿化带长度约700m,延深300~800m(未尖灭)。大致查明了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以及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组成、物质组分、矿石品位和矿石质量、结构构造特征、矿石自然类型等情况;初步了解了主要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经初步估算,矿区内最低工业品位以上矿体的:333类钨金属量2.85×104t,平均品位0.189%;333类铜金属量3.73×104t,平均品位0.56%;333类钼金属量0.99×104t,平均品位0.082%;333+3341类铅锌金属量63.19×104t,平均品位5.63%;伴生333+3341类银金属量246.04t,平均品位60.3×10-6

浙江省淳安县潘家—结蒙一带一直被认为是成矿潜力较好的地区,区内先后发现了大量的矿床、矿(化)点,但多数矿床规模小,经济意义不大。本次工作,在先进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的指引下,除了明确斑岩体和蓝田组地层含矿,还证明休宁组也是浙皖边界地区重要的含矿层,实现了重大的找矿进展与突破。本矿区有望成为浙西北地区第一个查明的大型多金属矿床。

6.江西省德兴张家畈-先告山地区铜金矿远景调查取得进展

地质矿产调查专项工作项目“江西省德兴张家畈-先告山地区铜金矿远景调查”(2010—2012)通过地质物探综合剖面发现朱砂红外围、张家畈等深部激电异常,验证后在朱砂红外围深部圈出铜金矿化带30多处,上部以金矿为主,下部以铜、钼矿为主,其中5层铜矿体与已有矿体相连,新增334类铜资源量55.88×104t;在张家畈深部新发现隐伏含金花岗闪长斑岩体,为该区深部找矿提供重要信息。

7.江西铅山县龙头岗铜多金属矿新近发现富铜矿体

江西铅山县龙头岗铜多金属矿新近发现厚大的富铜矿体,主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地表控制长度200m,巷道与钻孔控制长度600m,8个中段控制延深300m,矿体厚度5~45m,铜品位0.11%~5.70%,平均2.09%,伴生铁、铅、锌、银等多种有用组分,有望达到中大型矿床规模。

8.浙江桃红-西裘-东堡地区铜金矿调查取得进展

地质矿产调查专项工作项目“浙江桃红-西裘-东堡地区铜金矿调查评价”(2010—2012)在浙江平水铜矿西部秦望山火山机构中不但发现真厚11m的火山热液型银矿,在其深部新发现了真厚7.26m的铜矿、7.85m的铅锌矿,属海相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为该类型铜多金属矿找矿突破指明了方向。此外危机矿山项目和商业项目在平水铜矿深部新发现3层铜矿体,累计真厚度18.87m,平均品位1.64%;两层金矿体真厚度6.59m,平均品位5.69×10-6;表明主矿体向下有较大幅度的延伸,且这是该矿床首次发现金矿体,显示其深部巨大的铜金多金属资源远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