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横栏镇志-六沙村的发展及水运条件

中山市横栏镇志-六沙村的发展及水运条件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末元初淤积成沙洲,和五沙同属白蚝沙,后按次第称第六沙,俗称六沙。1950年合五沙称六沙乡。1951年1月分出五沙称六沙村。1953年6月复合五沙称五六沙乡。1959年4月复属横栏公社,析出五沙称六沙村。1984年2月称六沙乡。1986年12月复称六沙村。1990年12月称六沙管理区,2001年11月复称六沙村。贯通六沙的白濠沥以及与村内河涌连通的花篮沥和跃进河,可航行5吨位船只。

中山市横栏镇志-六沙村的发展及水运条件

一、概况

六沙村位于横栏镇西部,距镇中心5公里。东、南与宝裕村接壤,西面隔磨刀门水道与新会市大鳌镇相望,北与五沙村、三沙村相邻。

南宋时为宁安乡(今古镇镇、小榄镇一带)和德庆乡(今大涌镇、沙溪镇一带)之间海域。宋末元初淤积成沙洲,和五沙同属白蚝沙,后按次第称第六沙,俗称六沙。明永乐年间(1403-1424),已有人在此垦耕。清道光年间(1821-1850),有人从顺德容奇等地迁入定居。民国25年(1936)称六沙乡。民国38年(1949)为长庚乡六沙保。1950年合五沙称六沙乡。1951年1月分出五沙称六沙村。1953年6月复合五沙称五六沙乡。1955年8月属横栏区。1957年2月属横栏乡。1958年8月属横栏公社。1958年9月属小榄大公社、10月属沙溪大公社,称五六沙生产营。1959年4月复属横栏公社,析出五沙称六沙村。1961年8月属横栏区五六沙小公社,分六一、六二、六三、六四4个生产大队。1963年初称横栏公社六沙生产大队。1984年2月称六沙乡。1986年12月复称六沙村。1990年12月称六沙管理区,2001年11月复称六沙村。2005年下设15个村民小组,分别是:东一、潮东、南安、北一、北二、五一、五二、新胜、永兴、新龙、民安、西宁、西一、北元、接龙村民小组。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

1979年户籍人口5768人。1980年起开始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放缓。“六五”“七五”“八五”计划时期,年均计划生育率分别为61%、77%、88%,户籍人口分别年均增长21‰、15‰、14‰。1995年,户籍人口6991人。“九五”“十五”时期,人口增长随计划生育政策深入实施明显下降,期内计划生育率93%,年均人口增长7‰。2005年,户籍人口8200人,是横栏镇户籍人口最多的村。

六沙村处于全镇农田保护区,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工业及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外来务工人员较少,1995年,有非户籍人口297人,2000年增加到346人。2005年,外来务工者增加到965人,主要从事农业种养等工作。

2005年村民主要姓氏有黄、梁、吴等,占村总人数的67.94%。其中黄姓村民有2544人,占总人口的30.9%,梁姓人口1541人,占总人口的18.72%,吴姓人口1507人,占总人口的18.3%。人口以汉族为主,有少数民族22人。香港侨胞52人。

三、基础设施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落沿河涌两岸呈环形或条、块状混合分布为主。村内建有青龙桥及花岗岩石块村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落向合生围及白濠沥、跃进河两岸扩展。50年代前,建筑以茅房为主,1964年以来逐步改为混合结构砖瓦房。1990年以来建成混合结构楼房为主。30年代,村建有小学一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快乡村建设,逐步建设有供销社百货、国药、农副产品购销等门市部和食品购销站等铺面的商业街,以及卫生所(站)、信用合作社、敬老院等,还建有文化中心、健身广场、老人活动中心、多功能村委会办公楼、幼儿园学校。60年代至90年代,建成供电、供水、通信网络和石油气供应站点和农贸市场。90年代初起,村道由沙坭路改成混凝土路,路旁植树绿化电灯照明,建成六沙大道、接源路、商富路等20条街道。连接岐江公路的跃进路直通村北,市第7路公共汽车在村设上落终点站。贯通六沙的白濠沥以及与村内河涌连通的花篮沥和跃进河,可航行5吨位船只。

四、经济建设

70年代前,六沙农业生产以传统农业为主。1979年,有农地12626亩,其中种植水稻9700亩,养殖塘鱼1084亩,其他种植1842亩,农业总收入185万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开展多种经营。1991年起,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水稻种植面积减至5831亩,塘鱼养殖面积扩至2965亩,种植其他经济作物3690亩。1997年,农业总收入4963万元,比1979年增长25.8倍。2000年实施现代化农业建设,按连片规格化、水电配套开展鱼塘整治,继续以成人教育学校为主阵地,培训指导农户科学种养,并启动与五沙、三沙连片建设万亩现代化农业园。2005年有农地11603亩,池塘养殖9600亩,种植花木、水稻、蔬菜等2003亩。主要的水产品有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桂花鱼,农业总收入6426万元,分别比1979年和1990年增长33.7倍和4.8倍。(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曾办有私营制糖作坊。1979年办有集体粮食、食油、机制砖等厂企16间,设有国营食品站,供销社百货、生产资料,副食,购销,国药等门市部门和合作小商店等。2001年镇确立“工业立镇”思想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工业。2005年,村内办有外资或私营的个体制衣、纺织、皮革、机械、塑料粉末冶金家具等厂企30多家。设有农村信用社和饮食业、娱乐业、修理业、建材五金业、批发零售商业等服务行业90多户。

1979年六沙大队及生产队集体收入184万元,1990年村组集体1109万元。随着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化发展,地值不断提高,村组集体收入不断壮大,2005年达到1742万元,分别比1979年和1990年增长8.5倍和57%。

五、人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生产条件差、耕作落后,村民生活贫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但耕作还比较落后,效益不高。1979年,农民收入仍以口粮和年终现金分配为主,年人均纯收入171元。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收入以家庭经营或劳务所得为主,集体分配为辅,收入逐年增加,1990年人均年纯收入1532元。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农业地值不断提高,集体收入增加,经济联合社分配增多,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2005年人均年纯收入8001元,分别比1979年和1990年增长45.8倍和4.2倍。

1979年,有砖屋1013户,住寮225户。随着收入增加,农民居住水平不断提高, 1989年全村完成茅房改建,村民全部住上砖瓦屋。2005年,住上楼房农户占85%,人均居住面积33平方米,比80年代的13平方米扩大了1.54倍。

1979年,全村有自行车674辆,缝纫机249部。1985年,自行车及缝纫机成为农户普遍使用的家庭工具。80年代后期起,农户逐渐购置电饭煲等家用电器,开始购置摩托车。90年代中期,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普及率达83.8%,部分村民开始购买小汽车。2005年,村民普遍使用摩托车,每5户拥有汽车一辆,21%农户使用电脑上宽带网。

六沙粉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六沙村生产的粉葛因圆滑松软,在横栏、石岐、江门、澳门等地颇有名气,很受市场欢迎。50年代农业合作化后,粉葛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市场份额大减,并逐渐失去昔日名气。

逥澜桥 又称青龙桥,位于六沙小学前,原为一座木板桥,重修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2003年,该桥被列入镇级文物保护单位(详见第六篇第二章第七节“文物古迹”)。

六沙碑刻 为“奉宪告示”石碑及“重修桥路碑记”石碑,现安放于六沙村老人活动中心内(详见第六篇第二章第七节“文物古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主要负责人(含五六沙):黄森炳、黄洪戴、黄玉荣、吴财胜、黄金光、吴开枝、黄锦泽、黄带胜、黄才有、麦有根、何欢有、莫银欢、吴天养、黄二弟、莫金满、冯炳桂、郭炳添、黄信旺、黄东锦、吴润兴、梁金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