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护理心理学:人格特点对个体间的差异性影响

护理心理学:人格特点对个体间的差异性影响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不在于外貌长相,而在于人格特点。它主要由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组成。人格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它主要是对人格的各成分进行调节,保证人格的各成分形成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使人格处于统一和谐之中。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三者中,气质受其影响最明显。

护理心理学:人格特点对个体间的差异性影响

一、人格的概述

(一) 人格的概念

人格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二) 人格的特征

1. 独特性与共同性  个体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又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长起来,因而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人格是完全相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不在于外貌长相,而在于人格特点。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个体间心理上的共同性,诸如一个群体或一个民族具有共同的典型的人格特征,这种共同性是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它制约着人格的独特性特点。

2. 社会性与生物性  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一个人的人格必然反映他生活其中的社会文化的特点,体现出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及其角色行为,脱离了社会实践活动,不可能形成人格。狼孩的故事就是有力的例证。同时,人的心理又是大脑的机能,人格的形成是以神经系统的成熟为基础的,所以人格是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3. 稳定性与可塑性  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长期的和一贯性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这就是人格的稳定性。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的就是人格的稳定性。正是因为人格具有稳定性才能表明一个人是具有人格的个体,才能将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在精神面貌上区别开来,才能预料到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将会做些什么。对于偶然表现出的行为,一时性的心理特征不能被认定为其人格特点。例如,性格内向的人因为喝了些酒比较兴奋,一时话多了一点,并不表明他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和一个人的发育成熟,他的人格特点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只是这种变化是比较缓慢的。

4. 整体性  人格由许多心理特征所组成,这些心理特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结构系统。虽然人格不能直接观察得到,但却表现在行为中,使人的内心世界、个体动机与外显行为之间保持和谐一致,从而体现出特有的整体风貌。

(三) 人格的心理结构

人格的心理结构是多水平、多层次、多侧面、十分复杂的有机统一体系。它主要由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组成。

1. 人格倾向性  它是决定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人格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人格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人格倾向性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 人格心理特征  它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说明了个体心理面貌的差异。人格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 自我意识  它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所组成的自我调控系统。它主要是对人格的各成分进行调节,保证人格的各成分形成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使人格处于统一和谐之中。

(四)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是在个体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处事风格和习惯,其中教育发挥了主导作用。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三者中,气质受其影响最明显。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它包括家庭、学校教育、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家庭中父母行为和教育方式对早期儿童人格的形成影响极大。

(五) 健康人格的特点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其最显著的特点如下: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够正视自己,正视过去,面对现实,注重未来,渴望迎接生活的挑战,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己的价值。健康人格的特点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方面。

1. 正常的智力水平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形成和发展健康人格的基础和前提。

2. 正确的道德感和价值观  个体具有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道德水平,具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并由此来约束和支配自己。

3. 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胸比较开阔,乐于与他人交往,并保持良好的交往关系,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都表现出合适的态度,其观点、行为和情绪反应与周围人协调一致,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吸引力

4. 良好的情绪  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富有幽默感,并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情绪。

5.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能够关心、了解及正确认识社会,并能主动适应社会。

6. 正确的自我意识  能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充满自信,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与环境保持平衡。

7. 乐观的生活态度  对未来的成就充满希望和信心,对工作和学习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及浓厚的兴趣,不畏困难险阻,通过拼搏,有效运用个人的能力。

(六) 人格与健康的关系

人格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气质类型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同的影响。抑郁质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可成为心身疾病的易感人群。A型行为类型性格的人,时间紧迫感强,行为急促,竞争意识强烈,有抱负,易激怒等,从而容易罹患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身疾病。

二、人格倾向性

(一) 需要

1. 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人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要以一定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为基础,当这些条件匮乏使机体内部出现不平衡时,需要就产生了。一旦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消除了,需要就得到了满足。需要是个体的内部状态,作为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推动着人在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活动。

2. 需要的种类

(1)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将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其生存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配偶等需要,主要是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所引起的。人与动物都有生理性需要,但在需要的内容、对象和满足的手段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性需要是指个体维持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如人们对劳动、人际交往、获得成就、尊重等方面的需求。这些都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要求,它是人类特有的。人们所处的经济条件、社会生活制度、生活习惯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及生存环境不一样,使人们的社会性需要存在很大的差异,社会性需要受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

(2)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指以占有物质产品而获得满足的需要,如对衣、食、住、行有关物品的欲求,对劳动工具、文化用品的需求等。精神需要是指以占有社会精神产品而获得满足的需要,表现为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对掌握社会意识产品的欲求,对美的享受和对创造发明的欲望等。

12

图2-1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模型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如图2-12所示。按先后次序,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 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包括衣、食、住等,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本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延续的意义。生理的需要在人类各种需要中占有最强的优势,当一个人被生理的需要所控制时,其他的需要均会被推到次要的地位。

(2) 安全的需要:在生理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的基础上出现的需要,包括对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和心理安全的需要,以求免受威胁、免于孤独、免受侵犯、躲避危险等。

(3) 归属和爱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获得满足后,人类就会产生进一步的社会性的需要,即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就是参加一定的组织,依附于某个团体等。爱的需要包括接受他人和给予他人爱的需求,如对社交、友谊情感等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当前面三个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尊重的需要才会充分地发展起来。尊重的需要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需要自己有成就、有实力、有价值感;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赞许和认可,有名誉和声望。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使人充满自信,体会到自己生存的价值。

(5) 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前面四个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体的潜能和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个人的理想与抱负,成为所期望的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们追求的奋斗目标,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需要的层次越低,能量越大,且低级需要满足之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当下一级需要获得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需要层次理论提示了人的需要存在着不同的层次,重视人的自我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但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忽视了人的多种需要往往是同时存在、相互制约的。例如,临床患者安全的需要是最为迫切的,但同时也有着归属和爱、尊重等各种需要。

(二) 动机

1. 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一种驱使人们进行活动,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当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目标时,需要便转化成了人的行为活动的动机。积极的情绪会推动人去设法获得某种对象;消极的情绪会促使人远离某个对象,所以情绪也具有动机的作用。

2. 动机的功能  动机在人的行为活动中具有三大功能,即始动功能、指向功能和维持调节功能。

(1) 始动功能:它激发一个人开始进行某种活动,如饥饿和口渴时产生的动机激发人们通过行动来获取食物和水。动机的强度和性质不同,影响始动功能的状态。

(2) 指向功能:动机不只唤起行动,而且可使行动始终朝着既定的对象或目标前进,并具有稳固而完整的内容。

(3) 维持调节功能:当行动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时,动机的维持调节功能就会与其相一致地得到强化,相反则进行调整,以保障目标的实现。

3. 动机的种类  根据动机的性质,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两种。

(1) 生理性动机:由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而产生的动机称为生理性动机,这种动机又叫内驱力,如吃饭、穿衣、休息、性欲等的动机。

(2) 社会性动机:以人类的社会性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如交往的需要引起的动机、权力的需要产生的动机等。兴趣、爱好等属于人的社会性动机。

人类的动机十分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相对地进行分类,如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等。

4. 动机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有多种需要,于是就会形成多种动机。在诸多的动机中有时可出现相互矛盾的动机,如果两个相互排斥的动机强弱悬殊,强者必然成为优势动机,如果强弱相差不大,个体在选择时就会难以取舍,从而产生互相矛盾的心理状态,即形成动机冲突。动机冲突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 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但由于受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例如,一个毕业生面对两个机会,适宜的工作岗位和理想的升学机会,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而放弃另一个,这时所出现的动机冲突即为双趋冲突。

(2) 双避冲突: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条件所迫,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处于左右为难的紧张状态,即“前怕狼,后怕虎”。例如,一个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或打针或吃药,接受打针就不能怕疼,接受吃药就不能怕苦。

(3) 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既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例如,在临床上,患者的某个器官发生病变,可以实施手术治疗,但实施手术的风险较大,患者既想接受手术治好病,又害怕风险而拒绝手术。

(三) 兴趣

1. 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指个体对一定事物所持有的稳定而积极的态度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选择性态度和自觉行动,并始终伴随着积极愉快的情绪。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能对人的活动产生极大的推动力,从而促使个体为满足自身对客观事物的需要或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积极努力。

2. 兴趣的分类  人的兴趣各式各样,可以根据其内容、范围、指向、稳定性等进行分类,一般分为物质兴趣与精神兴趣。

(1) 物质兴趣:表现为对物质的渴望和追求,如富有的财物、华贵的衣着、珍奇的珠宝和豪华的别墅等。物质兴趣如果不加节制地任意发展,就有可能走向贪得无厌、利欲熏心的歧途。

(2) 精神兴趣:表现为对学习和某些有益活动的爱好,如对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感兴趣,喜欢参加体育书法音乐等活动。精神兴趣标志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程度,精神兴趣广泛有助于扩大知识容量,提高自身素质。

3. 兴趣的品质  人的兴趣在广度、深度、稳定性和持久性、效能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品质。

(1) 兴趣的广度:兴趣范围。有的人兴趣极为广泛,乐于探求;而有的人兴趣索然,常把自己封闭在个人的小圈子里。兴趣广泛的人对新的事物比较敏感,常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钻研,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锻炼和发展了自身的能力;兴趣狭窄的人,不但影响其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因生活内容简单而深感空虚。

(2) 兴趣的深度:兴趣的浓厚程度。人不可能对所有事物都抱有同样的兴趣,而多是对某些或某一件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就存在着一个核心兴趣。一个人兴趣广泛,又有核心兴趣,其他兴趣在核心兴趣的支配下,就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又博又专,才有可能在某个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

(3) 兴趣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有了稳定而持久的兴趣,才能推动人们去深入地钻研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从而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取得事业的成功。如果兴趣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必然一事无成。但这并不是说一个人的兴趣是不可转移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转移兴趣,有时也是非常必要的。

(4) 兴趣的效能:兴趣对活动产生的效果。根据效果的不同可以将兴趣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兴趣是指有效能的兴趣,它能使个体积极主动地去发展人格,掌握知识,提高各种能力。而消极的兴趣不能成为活动的动力因素。

三、人格心理特征

(一) 能力

1. 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如临床医生要对患者作出准确的诊断,必须具有必备的临床医疗工作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相关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高低。

2. 能力的分类  从不同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人的能力进行不同的分类。

(1) 根据能力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任何活动中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智力,具体表现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例如,音乐活动中必须具备的音乐表象能力和节奏感能力,美术活动中需要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和空间结构的辨别能力,缺乏这些专业能力就无法保证专业活动的完成。

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特殊能力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一般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 根据在活动中的创造性,可以把能力分为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再造能力是指能顺利地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与技能,按照提供的式样进行活动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的独特的思想与产品的能力。

(3) 根据能力的功效,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如运动能力、技术操作能力等。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这三种能力是相互联系的。人是在操作活动和交往活动中认识世界,提高认知能力的,进而依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去调节自己的活动。

3. 能力的个体差异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的能力表现出差异。

(1)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各种能力都有其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研究表明,一般能力即智力的发展水平在全人口中均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常态分布,即智力超常者与智力缺陷者都是极少数的,处于两端,且个体构成越来越少,而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处于中间不同的水平。

(2) 能力表现的年龄差异:人的能力表现有早晚的差异。有的人“少年才溢”,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某一方面的卓越才华。例如,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5岁开始作曲,6岁举办小提琴独奏音乐会,8岁试作交响乐,11岁创作歌剧。有的人则“大器晚成”,才华在中晚年表现出来。如我国近代大画家齐白石,40岁才表现出绘画才能,50岁成为著名画家。(www.xing528.com)

(3) 能力的类型差异:在知觉、记忆、言语、思维和想象以及特殊能力等方面表现出具体的类型差异。如:在知觉方面,有的人属于分析型,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模糊;有的人属于综合型,其知觉富于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对细节常“视而不见”;有的人属于分析综合型。在记忆能力方面,有的人善于形象记忆,有的人善于符号记忆,有的人则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记忆。在言语和思维能力方面则有口才文才形象思维型和抽象思维型等差别。能力类型的差异,不标志能力的高低,只说明能力发展的倾向性不同。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4. 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 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某些解剖与生理特点,如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等,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先天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其本身并不等于能力,它仅提供了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某种可能性和前提条件。

(2) 环境因素:后天的生活环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出生后神经细胞迅速地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发育成熟,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探索,具有相当惊人的反应和学习能力。缺乏刺激的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极为有害的,如人际环境剥夺可以直接阻碍儿童的智力发展,自幼与世隔绝的孩子都是智力发育不全者。

(3) 教育作用:教育对能力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生通过老师的传授与指导,学习并积累知识,掌握技能,从而形成和发展各种能力。尤其是良好的早期教育可以明显地促进智力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追踪研究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如果把17岁时达到的智力水平看成100,那么在4岁以前完成50%,4~8岁完成30%,9~17岁完成20%。由此可见,教育作用与环境因素一样在智力发展较为迅速的幼年期影响较大,在之后的各个时期智力发展较缓慢,其影响程度相对减小。

(4) 社会实践:先天素质、环境及教育对个人能力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社会实践对能力发展的水平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实践是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爱迪生的每一项创造发明都要经过千百次的实验;显微外科医生对断指的再植更是无数次刻苦实践的结果。

(5) 主观努力:如果缺少主观努力和勤奋,即使上述诸因素具有优势,也无法使能力得以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就。“天才在于勤奋”,同时,勤奋还能弥补某些能力的不足而使素质平平的人做出惊人之举,通常所说的“笨鸟先飞”就是这个道理。

(二) 气质

1. 气质的概念  气质俗称性情、禀性,是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速度主要是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情绪和动作反应的快慢;强度是指情绪与情感表现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稳定性是指注意持续时间的长短、情绪的变化起伏;灵活性是指心理活动和行为变化是否灵敏,能否随机应变;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于内心体验还是外界环境。

2. 气质的类型  具有某种气质特征的人,在内容完全不同的活动中会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可使一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和行为都带有个人独特的色彩。关于气质的类型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学说,如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提出来的血型学说、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提出的体型学说等。现在比较流行的气质类型是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气质体液学说。他认为人体内有血液、黏液、黑胆汁、黄胆汁四种液体,根据在人体内四种液体的不同比例将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这种提法虽然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但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可以见到这四种气质类型的人,心理学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完善,因此该气质类型仍沿用到今天。但在实际生活中,典型的气质类型是不多见的,多数是两种或多种气质的混合型。四种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表现特征,具体见表2-1。

3. 气质类型的生理机制  有关气质类型的生理机制,目前最推崇的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甫洛夫认为,高等动物大脑皮质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它具有三种基本特性,即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强度是神经细胞和整个神经系统经受强烈刺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灵活性是指兴奋与抑制两种神经过程相互转化的速度;平衡性是指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两种过程之间的强度是否相当。人与人之间由于这三种基本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类型和四种气质类型有着对应关系。

13

(1) 兴奋型:又称不可遏制型,个体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是强而不平衡的类型,类似体液学说的胆汁质型。

(2) 活泼型:个体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都较强,同时平衡、灵活,是强而平衡、灵活型,类似体液学说的多血质型。

(3) 安静型:个体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强而平衡,但不灵活,是强而平衡、不灵活型,类似体液学说的黏液质型。

(4) 弱型:亦称抑制型,个体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都很弱,类似体液学说的抑郁质型。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类型学说,阐明了人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验证了不同气质类型的个体在解剖和生理机制上的个体差异,在一定意义上阐明了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外显行为和活动中的表现。

4. 气质在社会实践中的意义

(1) 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一个人社会活动的价值及其成就的高低: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面和消极面,例如,抑郁质类型的人虽然孤僻、动作迟钝,但他具有善于观察,对事物体验深刻细致的一面。气质既不能决定一个人性格发展的方向,也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和成就水平,就一个人社会活动价值而言,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成为品德高尚、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2) 气质类型与职业选择:在群体中进行气质的研究,为职业选择提供有重要价值的理论依据。不同职业活动根据其工作性质和特点对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有着不同的要求。如飞行员、运动员要有应付紧急事变的反应能力,这就要求他们精力充沛,心理反应及动作速度快,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等;档案管理员、仓库保管员的工作环境安静,工作单调,工作对象分门别类,条理性强,这就要求他们具有稳定、持久、细致的气质特点;临床护理工作既要热情开朗又要沉着平静、既要严谨准确又要灵活快捷、既要勇敢大方又要细心耐心的气质特点。因此,选择气质特征合适的人员从事某项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也有利于个体人员心身的健康发展。

(3) 气质与健康:不同气质类型对人的心身健康具有不同影响。孤僻、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性情急躁等特征都不利于心身健康,也可能成为某些疾病的易感因素。如: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的抑郁质的人,巨大的挫折、社会环境的剧烈冲突,会使其脆弱的神经无法承受而导致抑郁症、癔症或心身疾病;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兴奋型的胆汁质的人,在受到超强的精神刺激,或过度紧张时,较易使其本来就弱的抑制过程更加减弱,促使过度的兴奋而导致神经衰弱、躁郁性精神障碍、心脑血管疾病或心身疾病等。

(4) 气质与临床护理工作:在护理工作中,分析观察患者的不同气质类型对做好整体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例如,对于同样的疾病痛苦,胆汁质者可能无所谓,多血质者可能面部表情十分丰富,黏液质者可能忍耐无声,而抑郁质者则可能叫苦不迭、焦虑不安。通常多血质的患者对其自身的疾病认识积极客观,护患关系较易维护,语言劝导往往能够见效,黏液质的患者比较固执己见,对其要进行耐心细致的劝导,不能简单粗暴,对胆汁质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防止冲动行为的发生,对抑郁质的患者关键是要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启发劝导,语言要谨慎,杜绝医源性的不良暗示。

(三) 性格

1. 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现一个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与人相互差别的主要心理特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对其行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2. 性格的特征  从组成性格的各个方面分析,性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 性格的态度特征:个体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对待自己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对社会的态度,有的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忧国忧民、助人为乐、诚实正直等,而有的人则玩世不恭、漫不经心等;对他人的态度,有的人热情、善良、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等,而有的人则傲慢、冷淡、虚伪、阴险等;对自己的态度,有的人自尊、自信、谦虚、自律等,而有的人则自卑、自大和骄傲等。

(2) 性格的意志特征:个体对自己行为自觉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为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例如,有的人行动目的明确、勇敢果断、坚韧不拔、沉着冷静,而有的人则独断盲动、优柔寡断、半途而废、冲动任性。

(3) 性格的情绪特征:个体在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在情绪强度方面,有的人表现强烈、难以控制,而有的人情绪冷静、善于控制;在情绪持久性方面,有的人持续时间很长,有的人则稍纵即逝;在主导心境方面,有的人开朗、乐观、善交际,而有的人郁闷、消沉、喜独处。

(4) 性格的理智特征:个体表现在认识过程中的性格特征,表现出在认知特点和风格上的个体差异。如:有的人感知敏锐、过目不忘、富有想象力、勇于创新;有的人则感知迟钝、人云亦云、缺乏想象、墨守成规。

3. 性格的类型  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可分为如下类型。

(1) 按心理过程的特点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理智型性格的人表现为以理智衡量一切,以理智支配和调节言行。情绪型性格的人表现为言行受情绪控制和支配,情绪体验深刻。意志型性格的人表现为有非常明确的行动目标和较强的自制力,行为主动坚定。

(2) 按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型性格的人表现为感情外露、热情、活泼开朗、善交际。内倾型性格的人表现为感情内隐、沉静、反应缓慢、少与人往来,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

(3) 按个体独立性的程度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独立型性格的人表现为独立性强、善于思考、紧急状态下沉着镇静,能独立解决问题。顺从型性格的人表现为依赖他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紧急状态下恐慌、束手无策。

(4) 按对心身疾病的易罹性分为A型行为类型、B型行为类型和C型行为类型。A型行为类型的人表现为有时间紧迫感、行为急促、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过分的抱负、易激怒等,易罹患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身疾病。B型行为类型的人表现为悠然自得、行为迟缓、顺从安宁、抱负较少、说话声低等,不易罹患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身疾病。C型行为类型的人表现为过度的压抑、忍耐、缺乏自信,对焦虑、忧郁、绝望等负性情绪体验过多,易罹患癌症。

4. 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般认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受生物学、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个体实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生物学因素:由于人们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内分泌的差异,而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社会认知评价对人的容貌、身高、体型等特点也各不相同,同样会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生理缺陷的人易形成自卑、孤僻、抑郁、内向的性格。

(2) 家庭因素: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及父母自身的性格特征,对儿童的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如:溺爱会养成儿童任性、傲慢、自私的性格特征;相反,若过分严厉、训斥、打骂,会使儿童产生孤独、怯懦,甚至冷酷、凶残等性格特征。最理想的教育方式是广泛的民主加适度的严格,再享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若父母之间感情和谐,互敬互爱,兄弟姐妹相亲相爱,邻里和睦相处,就会使儿童形成诚实、活泼、团结友爱、亲切、情绪稳定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3) 学校教育因素:学校作为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十分重要。教师的品德、气质、性格作为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根据教育目的,通过各种教育方法,在进行全方位教育的同时塑造着每个学生的性格。学生所在学校、班级中的风气对学生性格影响较大,良好的校风、班风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有利于学生优良性格的发展。不正之风则会导致不良性格的形成。

(4)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风气和风尚对青少年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电视、电影、网络、文学艺术等宣传作品,若其内容健康向上,则有助于青少年优良性格的形成。若其内容不健康、低级趣味,则会使青少年形成不良的性格。不同的宗教、文化、种族、风俗等对性格的形成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5) 个体实践因素:个体性格的发展首先取决于个人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两者给性格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如果它们发生重大改变也会导致性格的相应改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生物学、社会环境和生活实践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性格得以形成并不断地发展。

四、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所组成的自我调控系统称为自我意识,它的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节,保证人格的各种成分形成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使人格处于统一和谐之中。

(一) 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对于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都可能造成一个人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不适应或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二) 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包括自尊、自信、自爱、自卑和自怜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自尊。自尊是以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自尊不仅影响自我体验,还会影响自我调节的力度,从而影响人格的发展。自我体验的调节作用表现为使知识内化为个人的需要和信念,引起和维持行动、制止自己的行为等方面。

(三) 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行动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自我控制是有明确目标的实际行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自觉地能动地发展人的过程。

知识链接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变态人格等,是指从童年或青少年开始,并持续终生的人格发展的畸形与偏离状态,表现为根深蒂固的和持久存在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出现人格障碍的人极端或明显地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识方式,并难以矫正,患者常自感精神痛苦。人格障碍患者一般都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也能理解社会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评价,但难以适应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有可能危害社会和他人。人格障碍常见的类型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焦虑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等。

小结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又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人格又称个性,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反过来又制约和调节心理过程的进行。

科学的心理观认为: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

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也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注意。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人在清醒状态下时刻伴随着各种心理活动的特殊心理现象。

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并具有相互对立的两极性。愤怒、快乐、悲哀、恐惧是人类的原始情绪;情绪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应激;主要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情绪和情感在个体的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具有重要的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和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是神经系统多级水平协同作用的结果。情绪状态引起机体产生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机体动员能源,提高脑力活动的效率和耐久力,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消极的情绪可使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失衡,引发一系列的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三个基本特征。意志行动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基本阶段,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四个良好品质。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独特性与共同性、社会性与生物性、稳定性与可塑性、整体性等方面的特征。人格结构由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组成。人格倾向性是决定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人格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人格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集中反映了个体心理面貌的差异。人格是以个体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社会环境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父母行为和教育方式对早期儿童人格的形成影响极大。人格健康的人,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正确的道德感和价值观、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情绪、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等特征。人格与个体心身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需要是指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动机是一种驱使人们进行活动,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具有始动、维持调节、指向的功能。动机冲突包括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基本类型。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能力在发展水平、表现的年龄、类型等方面具有个体差异性。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气质的类型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生理基础。性格是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人格的核心部分,是在生物学、社会环境和生活实践等因素交互作用下不断地形成和发展。性格由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有机组成。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所组成的自我调控系统称为自我意识,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节,保证人格的各种成分形成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使人格处于统一和谐之中。


傅燕

模拟试题

一、简答题

1. 简述心理的实质。

2. 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3. 简述记忆的基本过程。

4. 简述注意的品质。怎样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

5. 如何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6. 请你评价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7.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如何?

8. 当你在生活中情绪低落时,如何进行调适?

9. 根据气质类型理论,你属于何种气质类型?在工作及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气质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