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师曾简笔画的两幅作品及丰子恺艺术第1辑

陈师曾简笔画的两幅作品及丰子恺艺术第1辑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所以要苦苦查寻这份报纸,是为查找李叔同创绘的大量广告艺术画和民国大画家陈师曾的一批简笔写意画。为此,《太平洋报》特地刊登了陈师曾的大幅照片,并及时报道了他访问文美会的消息。就在陈访沪的四五月间,《太平洋报》分期刊登了数十幅陈师曾的简笔画。陈师曾的简笔画尘封七十年后重新与读者见面,这在文化界产生了颇为热烈的反响。现在将已经拍了照的这另外两幅画作,经过修版,公之于众。

陈师曾简笔画的两幅作品及丰子恺艺术第1辑

毕克

20世纪80年代初,为寻找民国元年创刊的《太平洋报》,我查遍了全国各省市的图书馆,都无结果。最后,在一家科研单位的图书馆查到。之所以要苦苦查寻这份报纸,是为查找李叔同创绘的大量广告艺术画和民国大画家陈师曾的一批简笔写意画。后者是长期踏破铁鞋、久寻不到的艺术名作。因为丰子恺先生曾多次在他自己的文章中提出陈师曾这些画对他的影响:“我小时,《太平洋报》上发表陈师曾的小幅简笔画落日放船好》、《独树老夫家》等等,寥寥数笔,意趣无穷,给我留有很深的印象。”丰先生也不止一次地当面对我提到这些画,还在我的笔记本上构出图样。要了解和研究《子恺漫画》,却迟迟看不到陈师曾这些画,真是莫大的缺憾。就像长江黄河,必须找到它们的源头才成。

李叔同和陈师曾同时留学日本学习西洋绘画。归国后,两人分别在上海和北京教授绘画,有“南李北陈”的誉称。民国元年上半年,当时活跃于上海的民间文化团体南社和文美会,邀请陈师曾访沪。为此,《太平洋报》特地刊登了陈师曾的大幅照片,并及时报道了他访问文美会的消息。就在陈访沪的四五月间,《太平洋报》分期刊登了数十幅陈师曾的简笔画。《太平洋报》编辑之一柳亚子在纪念李叔同的文章中说:“乞陈师曾作插图,号朽道人。”就是指的这件事。

陈师曾像

《太平洋报》民国元年四月创刊,八月停刊,参与编辑工作的有叶楚伧、柳亚子等人,李叔同担任美术编辑。我所查到的报纸仅是上半年的三个月,看到陈师曾的简笔画计有十三幅:《落日放船好》《乞食》(一)、二、三、《春江水暖鸭先知》《柴门不正对江开》《紫琅一角》《古木幽簧》《胯下之英雄》《桥上看水流》《严陵岂是羡鱼者》《帘外芭蕉三两窠》《偶坐侣是商山翁》。

20世纪80年代初,复印业务尚不普及,我只好请来朋友代为拍照。馆方为保护报纸起见,不允许多拍,所以只选拍了《落日放船好》《偶坐侣是商山翁》、《乞食(一)》《春江水暖鸭先知》和《紫琅一角》《柴门不正对江开》六幅。

关于这次发现的经过及意义,我写了《李叔同·陈师曾·丰子恺》刊于《美术史论》一九八五年第三期。该文后来收入《漫画的话与画——百年漫画见闻录》一书中。陈师曾的简笔画尘封七十年后重新与读者见面,这在文化界产生了颇为热烈的反响。

《紫琅一角》(www.xing528.com)

但当时的文章中,只介绍了拍下的前四幅作品,另外两幅《紫琅一角》《柴门不正对江开》未能公开介绍。原因是:一、拍照太不清晰,一时修版困难;二、其中一幅没有拍全,缺少了上端画框;三、从照片看没有作者署名,也记不得是原来就无署名,还是漏拍了。

二十几年过去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逐渐明确肯定这两幅未曾公开介绍的画作,应当也是陈师曾所作。因为,从绘画风格看,这两幅与其他几幅画风格一致。画题书法风格也与其他几幅画一致。当时,我曾经考虑,有没有可能是李叔同出于版面需要,自己挥毫所画?但这两幅画的书法风格明显不是李叔同的,李当年的书法,字体厚重,有十分明显的金石味道,这从他所绘大量广告艺术画上能看得清楚,而陈师曾的书法,十分随意洒脱。再说,这两幅画作发表的时间也正是其他画作刊发的四五月间,正是陈师曾访沪的时期。

据我所知,《太平洋报》在国内“仅此一家”有收藏,属于“珍稀版本”。二十年前我借阅的时候,报纸已老化得几乎全部拦腰折断,不住地掉落纸渣。据我本人查阅旧书刊的经验教训,今天,别说是一般读者,即便是专门研究者想借阅翻翻这份旧报,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现在将已经拍了照的这另外两幅画作,经过修版,公之于众。同时,谈出自己的看法,请大家一起观摩品评,似乎要比总是尘封在个人的抽屉里要“明智”一点。

《柴木不正对江开》

【注释】

[1]陈师曾是史学大师陈寅恪之兄,其父陈三立是清末民初文化名人,著名诗词家。其祖父是清朝湖南巡抚陈宝箴。陈师曾是民国初期北方影响颇大的画家,以中国画山水为主。齐白石初到北京,就深受陈的指点与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