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寿山石人物摆件,传统和典故题材丰富多样

寿山石人物摆件,传统和典故题材丰富多样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人物摆件,一般以宗教佛像、神仙老者、古典仕女居多。《仕女》 虎岗石 王乃杰《渔女》 高山石 林炳生典故人物这一类人物摆件多出自历史典故和小说情节,如李白、王羲之、苏轼、米芾、宝黛等。《李逵探母》 奇降石 陈文斌《李白醉酒》 水洞高山石 王作琛《中华盛典之司马光》 老挝石 陈祥清风俗人物一些体现民风民俗人物摆件题材作品也很受欢迎。

寿山石人物摆件,传统和典故题材丰富多样

1.传统人物

在圆雕摆件中,以人物题材创作难度最大。那是因为,艺人不但要精准把握人物比例、动态、衣纹的细节,还要抓住人物的神情变化,做到传神达意、上下协调,眉目与动态的沟通自然。传统的人物摆件,一般以宗教佛像、神仙老者、古典仕女居多。

(1)宗教佛像

弥勒

弥勒是宗教造像中最喜闻乐见的题材之一。他大腹便便、笑口常开的形象是传递乐观向上的最佳代言人。

寿山石摆件的弥勒造像中,常常呈现出简致、夸张、人性化的特点。线条轮廓简致,神情动作夸张,造型观念人性化,给人以诙谐的观感。

雕刻上,不提倡过分的雕镂,注重保留石料的质感,讲究巧拙合宜,让弥勒的整体形象在体量上突出浑圆形体的张力

元代福清瑞岩弥勒佛造像

《福临门》 荔枝洞石 陈益晶

《布袋和尚》 善伯石 林飞

《弥勒》 芙蓉石 叶子贤

《笑佛》 芙蓉石 林东

《乐在其中》 芙蓉石 郑幼林

罗汉、达摩

罗汉造像在寿山石雕中也很常见,造型十分丰富,有数珠罗汉、伏虎罗汉、长眉罗汉等。

罗汉的雕刻特点主要体现在动态和神情细节的刻画上,动态多为依石就势、随形设计,故结构和风格都略带夸张和变形;神情上注重神韵,线条简洁流畅,多一气呵成。

达摩,印度人,为中国禅学的始祖。在神话传说中,他曾“一苇渡江”北上,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参悟佛教,后传衣钵于慧可,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150岁高寿,是健康长寿的化身。达摩的造型包括渡江达摩、面壁达摩、断臂达摩和只履达摩等,造型多取自他的生平历史

在雕刻表现上,达摩的形象中规中矩,多身形清癯,面容庄严肃穆。

《数珠罗汉》 善伯石 杨玉璇

《长眉罗汉》 善伯石 林发述

《达摩》 坑头石 周鸿


《文殊菩萨》 老挝石 徐庄坚

《戏狮罗汉》 芙蓉石 许永祥

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这一称号来自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寺的 《正法华经》。竺法护初译“光世音”,其弟子聂道真改为“观世音”。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称为观音。其相貌端庄慈祥,在老百姓心目中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疾苦的菩萨形象。

在寿山石雕刻中,观音摆件的形象多是神圣佛性与世俗女性的结合体。常见的形象多取自佛教经典,有两手交叠做禅定状,持佛经、持瓶、持珠迎风而立或静坐状、双手拢袖状等,但面相上接近古典仕女的柔美,多为长脸、柳眉、细目、樱唇,庄严而典雅,美丽而脱俗,让人心生静谧之感。

在观音传统人物题材创作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对其深有研究。他的观音作品形象慈祥,法相庄严;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王铨俤对观音雕刻也有独到之处,雕刻的观音造像体态秀美,不失端庄,既有佛像的威严,又有仕女的秀丽;此外,丁梅卿老师的观音作品,造像圆润,蕴含汉唐风韵,刀法流畅、挺拔。他们几位大师对观音造像都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成为寿山石雕刻观音造像艺术的典范。

《观音》 荔枝洞石 王祖光


《童子观音》 二号矿石 王铨俤

《观音》 荔枝洞石 丁梅卿

(2)神仙老者

① 寿星

寿星在传统人物雕刻中有长寿之意,因此常以宽额、长头、大耳、短身的形象出现,雕刻手法以夸张为主。

② 和合二仙(www.xing528.com)

和合二仙是民间的喜乐双生神,有相融相合的美好寓意。常见形象为两个圆胖散发童子,身披绣衣,相视而笑。造型洒脱,神情可爱。

③ 八仙、铁拐李

在寿山石雕的八仙题材摆件中,铁拐李是被刻画最多的形象之一。此类摆件造型多清癯瘦干,且骨相清奇,衣纹线条简洁,目带慈悲之感。

④ 渔翁

渔翁形象常与满载而归的鱼儿相伴,有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翁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具有了文化内涵。这一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成为隐士的象征,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群体的仕隐观念。

《寿星》 高山石 周尚均

《仁者寿》 芙蓉石 陈贵洪

《铁拐李》 都成坑石 林元康

《和合二仙》 老岭石 佚名

《铁拐渡鸡》 善伯石 郭懋介

《渔翁得利》 青田石 王铨俤

《渔乐》 都成坑石 阮章霖

(3)古典仕女

古典仕女也是在寿山石雕中的常见题材。雕刻仕女要求雕刻艺人对人物的结构也要熟悉掌握,要表现出仕女婀娜的体态,妩媚端庄的神情,优美的脸型和服饰等。主要题材包括天女散花、麻姑献寿、贵妃醉酒、昭君出塞、西施浣纱、貂蝉拜月、渔女等形象。老艺人姜世桂、王乃杰、林炳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宝庭、林元康都擅长此类题材创作。

《仕女》 虎岗石 王乃杰

《渔女》 高山石 林炳生

(4)典故人物

这一类人物摆件多出自历史典故和小说情节,如李白王羲之苏轼米芾、宝黛等。他们的动作、形象、神态和精神气度都还原自耳熟能详的经典场景,并延续了传统造型的典型面貌,或长髯,或着帽冠、或握扇,文人气韵足。

李逵探母》 奇降石 陈文

《李白醉酒》 水洞高山石 王作琛

《中华盛典之司马光》 老挝石 陈祥清

(5)风俗人物

一些体现民风民俗人物摆件题材作品也很受欢迎。如嫁娶、金榜题名、喜得贵子等。这些题材一般采用有红、黄等明色系石头俏色创作,烘托出喜庆的氛围,并呈现出鲜明的人物场景对比。

《一团和气》 都成坑石 郑鸿

《洞房花烛夜》 老挝石 周金辉

2.现代人物

与传统老艺人相比,受过艺术院校进修深造的“学院派”艺人受过现代艺术审美理论的影响,更重视作品形式与内容的求新、创新。他们开始尝试运用现代美学、构成、透视等艺术表现的形式与手法,让人物摆件雕刻的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作品或有故事情节还原,或引经据典,或取自诗文名篇,富有一定文化的内涵。同时,他们大胆采用夸张变形、装饰组合并用的手法,创作了不少“现代派”和“雕塑感”较强的作品摆件,想象力愈发丰富,为寿山石雕人物摆件的艺术表现形式与题材内容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如林飞的“女人体”就是现代人物雕刻发展的典型范例,虽借鉴西方美学的人体美学,举手投足之间却蕴蓄着东方女性的含蓄内秀,不论是女娲补天,还是从西方文学中的夏娃海的女儿,到西方神话中的丽达、维纳斯等陆续亮相于温润的寿山石上。还有一些艺人,从日常生活出发,偏爱在石上刻画平凡的形象,留下生活的印记。比如黄丽娟刀下的女性、民族少女,她们既不是典雅的古典仕女,也不是曼妙的妩媚女子,而是真正生活在我们现实中有血有肉的女性,给观者带来朴实的温情和感动。

《萌》 仙游石 刘东

《老话题》 月尾紫、芙蓉石 何马

和平颂》 芙蓉石 林晓东

《女娲补天》 芙蓉石 林飞

《新装》 花坑石 黄丽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