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港南区政治建设在过渡时期的发展

港南区政治建设在过渡时期的发展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期间,港南目前所辖区域的行政区划,随贵县行政区划的调整而变化。(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解放初,港南各区、乡在贵县县委的指导下,贯彻落实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为港南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会前,港南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协助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工作。会议在听取代表们反映的各方面意见后作出相应决议。

港南区政治建设在过渡时期的发展

1949年12月港南全境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港南迅速组建各级党组织、民主政权机构和群众组织,顺利完成了对旧政权的接管工作,实行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农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剿匪肃特、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等斗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7月起开展的抗美援朝运动,则进一步激发了港南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使群众紧紧团结在新生的人民政权周围。就这样,一个崭新的港南诞生了。

(一)港南人民政权的建立

1949年12月4日,贵县县城解放。此后,港南各乡也相继解放。12月15日,在全面接收国民党政权的基础上,贵县县工委建立直属、覃塘、樟木、大圩、桥圩、木格6个区和50个乡(镇),委派各区(乡)的正、副区长和乡长,建立各区乡人民民主政权。港南所辖区域包括了当时划分的桥圩、木格两区及其余区内部分区域。

区设区人民政府,配区长、副区长。区下设乡,乡设乡人民政府,配乡长、副乡长。乡(镇)以下设村(街)公所,设村(街)长。1950年5月,贵县撤销乡建制,改设16个区,由区直接领导行政村。1953年增至17个区,并把行政村合并为252个乡(镇)。区设区公所,配区长、副区长、财粮助理、公安助理、公安干事、生产助理、民政助理、文教助理、统计员、会计文书等。乡人民委员会设乡长、副乡长、文书等干部。在此期间,港南目前所辖区域的行政区划,随贵县行政区划的调整而变化。

(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解放初,港南各区、乡在贵县县委的指导下,贯彻落实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为港南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放初期,新成立的人民民主政权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未具备召开普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条件。因此,我国先在农村以农民协会或农民代表会议议政,在城市先召开各界各业座谈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950年3月,贵县县委遵循党中央《关于三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及各县一律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以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省、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要求,先后召开了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会前,港南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协助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工作。会议主要由县长报告两个月来政策实施的情况,总结成绩,检查缺点及产生的原因,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讨论征粮、剿匪、恢复和发展生产等工作,由代表会议作出决议,选举产生了各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根据规定,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每届的任期为一年,每3个月召开一次会议。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后,港南各区、乡所选派的人民代表,相 继于1950年的8月至10月,1951年的4月至5月、9月 至10月,1952年的8月至10月参加贵县召开的第二届至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每届代表会议期间还召开了3次会议。会议的内容主要由政府作关于施政方针政策及工作安排情况的报告,代表们围绕清匪反霸、废除保甲、减租退押、土地改革、生产救灾、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增产节约、生产建设及民主建政等中心工作展开讨论。会议在听取代表们反映的各方面意见后作出相应决议。会议发扬民主,选举产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休会期间的工作机构──常务委员会及主席、副主席

港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为落实会议精神,配合各级人民政府在人民群众中贯彻执行会议决议,做了积极的工作。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所讨论的事情都与人民群众有切身利益关系,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特别是每次会议都认真处理代表们的提案,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实践证明,在普选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部分职权,它既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雏形和准备,同时又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地方组织。它团结了各民主阶级、各民族、各界人士,在党的领导下协助人民政府执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同时为联系各界人民代表,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动各界人士参加党的中心工作,起了重要作用。此外,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实施,还转变了各级干部的作风,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还收到许多建设性和批评性的意见,对改进政府工作、推动生产都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后,1950年,贵县召开了首届农民代表大会。在县级农代会召开前,港南先召开了乡级农民代表会议及区级农民代表会议。在农民代表会上,主要结合当时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党的各项政策为群众所了解,并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农民代表会议,为后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三)群团组织建设

港南解放之后,开展了工会组织、青年团体、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建设工作。各群团组织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广泛联系群众,配合各项中心工作,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首先是工会组织。1950年11月,贵县成立工会联合会筹委会,此后,港南部分区域成立了基层工会。1953年10月,首届贵县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命名为贵县工会联合会。工会组织将港南工人团结起来,通过推行职代会制度,完善了基层的民主管理制度;通过举办文化扫盲班、高小班、初中班、会计班等,对职工进行培训;通过介绍就业、协助生产自救、申请上级拨款的方法,救助困难职工;通过会议宣传,号召工人参加抗美援朝;通过具备工人运动会等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工会组织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成熟,至1956年,港南的工会组织工人参加了政府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次是青年团体。1951年,港南各区、乡纷纷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基层团支部,发展团员入团。1957年6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1951年,港南团组织召青年参加抗美援朝。1956年发动团员参加农业社。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组织团员青年办示范场、示范队、示范组,种丰产试验田,普遍获得高产。1953年、1954年、1955年,港南各区、乡选举团员代表,参加了贵县第一至第三届团员代表大会,代表们积极落实会议精神,引导号召各区、乡广大青年配合各级政府,开展了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事业。

再次是妇女联合会。解放后,贵县成立贵县妇女联合会筹委会,1950年3月,成立贵县妇女工作委员会,10月成立贵县民主妇女联合会。1951年至1954年,在贵县妇联的组织下,港南广大妇女同胞积极协助政府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支援抗美援朝和增产节约等运动。1955年,港南办农业社,妇联发动妇女参加,后部分妇女担任社长、副社长、社委、生产队长、副队长。1956年和1957年,港南开展扫盲工作,组织广大妇女参加文化学习

(四)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

解放初期,港南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诸多困难和考验。虽然人民解放战争已获得基本胜利,但港南各区、乡境内还残存着反革命武装、国民党溃军残部以及少数顽固分子。这些反革命势力负隅顽抗,阻碍了港南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www.xing528.com)

1949年12月港南解放后,潜伏下来的一些国民党军官、党团骨干与恶霸地主、流氓惯匪相勾结,进行秘密活动,威胁利诱部分群众,组成土匪武装,抢劫公粮,杀害革命干部、群众,破坏新生的人民政权。当时,港南境内的匪帮主要为匪首陈锦云建立的反动武装,活动于桥圩、东津一带。此外,港南木格地区还有李卓高匪帮等小股土匪。大小匪帮均以抢掠为手段来补充给养,在各个地区发展组织,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制造恐怖气氛。1950年2月中旬,匪首陈锦云指挥匪徒在南江村炮击公安局,公然挑衅港南新生的人民政权。

为了迅速清除匪患,安定社会秩序,贵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对港南的反革命武装进行了军事清剿。1950年初至1950年5月,解放军四十五军、解放军一三三师,以及工作队、武装排配合,将港南境内的反动武装全部歼灭。1950年5月至1951年5月,在大规模进剿的基础上,港南各区、乡积极贯彻“依靠群众清匪反霸的办法,配合主力冬季进剿” 的方针,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剿匪,军队剿匪与群众抓匪相结合,将秘密分散的小股土匪完全歼灭。经过剿匪,港南的社会环境大为改善,新生的人民政权逐渐得到巩固。

在港南,恶霸地主往往勾结土匪称霸一方,危害极大。在剿匪的同时,各地有重点地开展反霸斗争,有力打击了农村中的反动势力,镇压了西村杨剑雄等一批恶霸地主。在此期间,港南各区发动广大群众对恶霸地主进行揭露和斗争,通过人民法庭依法惩处了一批恶霸地主。从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港南各区通过举办大小斗争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霸斗争。以此为契机,对农村的基层政权进行了改造,各区先后建立农民协会、妇女会等组织。一批在剿匪反霸斗争中涌现出来的骨干分子担任了乡村干部。

剿匪反霸斗争的胜利,安定了民心,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原有的保甲制度被瓦解,旧的政权组织在农村被摧毁;群众的思想觉悟在斗争中得到了提高。这为下一步减租退押运动建立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新中国成立之初,港南各地还潜伏着大量的国民党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等各种反革命分子。1950年9月19日,广西省人民政府和广西军区联合颁发《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布告》。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布《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2月20日,中共广西省委发出《执行中央、中南〈关于严厉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的指示》。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港南各区、乡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反运动。1951年10月至1952年10月,港南在镇反运动中依法逮捕和判处了一批匪首,反动党团骨干、反动会道门头目以及不法地主、烟毒犯,有效地保卫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镇反运动中,取缔了反动会道门。解放前,港南有诸多会道门,支系庞杂。这些会道门设立道坛(堂),招揽道徒,其中一些组织分布较广。解放后,这些反动会道门造谣惑众,组织暴乱。1952年12月至1953年10月,根据第五次全国公安会议决议和中共广西省委指示,港南开展全面取缔反动会道门的工作。

镇反期间,公安机关遵照上级指示,对国民党员和“三青团”团员进行自新登记,收缴民间枪支与武器

镇反运动后,港南漏网匪首梁文楠纠集反动的旧军政人员、地主富农分子、地痞流氓组建反革命集团,以桥圩为活动中心,在贵县、桂平、玉林3县的19个区74个乡成立了12个支部的反革命组织,成员达1850人。他们印发反革命传单,制造谣言和胁逼落后群众参加反革命组织,纠集武器,盗窃国家公粮,勒索群众财物,调查区乡干部和积极分子名单;妄图以武装暴乱推翻人民政权,复辟反动统治。1954年12月经侦破后,及时依法逮捕了梁文楠等骨干分子48人,缴获各种罪证和武器弹药一批。

通过剿匪肃特、反霸斗争、镇反运动,港南的顽固反革命势力被镇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有效保护,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上述斗争活动发动广大基层群众积极参与,提升了群众的思想觉悟,为港南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抗美援朝运动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共中央作出了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港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1950年7月起,港南各级人民政府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运动。1951年4月5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关于举行拥护缔结和平公约签名及举行关于日本问题投票的通知》。1951年4月下旬开始,港南各界人民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开展和平签名运动。1951年五一劳动节前后,港南各界人民广泛举行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反对武装日本、保卫世界和平的示威游行。游行人员高唱国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歌曲,群情激昂,充分显示了港南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心。

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广大青年纷纷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前线参战杀敌。1950年12月,中央军委和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招收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联合决定》,港南青年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在参军热潮中,涌现出许多妻送夫、父送子和父子、兄弟争相参军的动人事迹。在抗美援朝战斗中,港南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39人在朝鲜战场牺牲,载入本书后的“革命烈士”一节。港南人民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为了慰劳抗美援朝战士、救济朝鲜难民,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先后于1950年、1951年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各地开展慰劳、救济运动。951年4月30日,抗美援朝总会再次发出通知,要求社会各界继续扩大捐献运动。港南各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捐献飞机大炮、捐钱捐物慰问志愿军、救济朝鲜难民的群众性捐献运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港南各地出现先自发、后有组织地写慰问信、赠送慰问品、捐献慰问金的活动。

1951年6月起,港南人民积极响应“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优待军烈属”三大号召,迅速开展了相应的活动。人们根据自己工作、生产的实际情况,普遍订立了爱国公约,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及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在贵县优抚委员会(后改为拥军优属委员会)的组织下,从救济困难、照顾生活、扶持生产、组织代耕、节日慰问等方面落实军属优抚措施,解除前方战士的后顾之忧。

抗美援朝后期,港南人民在“彻底粉碎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的口号下,广泛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了垃圾尘秽,清理了杂草粪便,改修厕所,填平污水坑,疏浚沟渠,并开展了灭蚊、灭蝇、捕鼠运动,使港南城乡的环境焕然一新。

在历时两年多的抗美援朝运动中,港南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空前高涨。人们将空前的爱国精神化为动力,工作劲头和生产热情高涨,使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这是解放以来贵县党委、政府在组织发动群众投入政治斗争和生产建设方面较成功的事例之一,在港南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