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国志》的创作与影响

《三国志》的创作与影响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公给孩子起名叫陈寿。陈公过世,陈寿由于操劳过度,也倒在了榻上,由婢女替他调制丸药。《三国志》尚未动笔,这才是功在后世的大业,个人荣辱又何足挂齿呢?然而,陈寿的志向并非在迁官晋爵上,撰修史书才是他的理想。晋惠帝永熙元年 ,《三国志》完稿。《三国志》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根据陈寿 《三国志》写成的小说 《三国演义》使得三国故事更加快速流传开来,以至于家喻户晓。

《三国志》的创作与影响

蜀后主建兴十一年 (233)的一个仲夏之夜,天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此刻,曾在蜀将马谡帐下任过参军的陈公,正心气浮躁地等在书房。忽然,内屋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陈公正要起身,侍女急急忙忙掀帘而入,高兴地说:“老爷,夫人生了位小官人。”“哦,陈家又添丁了!”陈公长长地嘘了口气,欣喜地走向内屋。陈公给孩子起名叫陈寿

光阴似箭,在母亲的哺育下,小陈寿一天天长大了。陈寿十八岁那年,天资聪慧的他被父母送到成都,拜师于蜀中大儒谯周门下。在谯周的极力举荐下,陈寿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先是在姜维军中任主簿,后迁为散骑黄门侍郎。陈公过世,陈寿由于操劳过度,也倒在了榻上,由婢女替他调制丸药。按照当时的礼俗,守孝期间,服丧之人三年都不能接近女色。黄皓也不知从哪里听到了这件事,便纠集党羽,向后主密奏了一本,说陈寿有违孝道,有损朝廷的威严。昏庸的刘禅听信了黄皓等人的参奏,陈寿被逐回安汉老家。

泰始四年 (268)春,晋武帝大宴群臣。席间,晋武帝让臣子们举荐贤才。时领武陵太守的罗宪趁机提到了他蜀汉太学的学友陈寿,晋武帝当即就降下圣旨,派人去安汉宣诏。

西山上,夏日的夜晚显得格外寂静,但对陈寿来说,这样的夜晚却让他心绪烦躁。接到诏书已经整整四天,虽然已经改朝换代,但自己却忘不了诸葛丞相,忘不了曾经浴血沙场的前方将士。虽说朝廷中后主昏庸、奸佞当道,可已经被灭掉的蜀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祖国呵! 不去为国守节,自己倒尽可将荣辱生死置之度外,但老母失子,形只影单,今后,又由谁来侍奉风烛残年的高堂啊! 但老师不也曾多次提到,君权神授,刘氏政权快到尽头必当授于他人,当年的太史公为了完成 《史记》,忍受了被施宫刑的奇耻大辱,恩师谯周为保一方平安不也蒙羞劝降,背上了 “投降派”的骂名么? 《三国志》尚未动笔,这才是功在后世的大业,个人荣辱又何足挂齿呢? 思考再三,陈寿的心绪渐渐平静了下来。

次日,陈寿只简单收拾了一下,便风尘仆仆地赶往洛阳。进京后,在西汉名臣张良之后张华的举荐下,他被授予著作郎的官职,同时兼任巴西郡负责考评和选拔家乡人才的中正官。(www.xing528.com)

然而,陈寿的志向并非在迁官晋爵上,撰修史书才是他的理想。晋惠帝永熙元年 (290),《三国志》完稿。《三国志》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随着它的问世,当时的一批有关三国的史籍,如王沈的 《魏书》、韦昭的 《吴书》等都相继亡佚了。它被誉为 “二十五史之冠”,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后来,根据陈寿 《三国志》写成的小说三国演义》使得三国故事更加快速流传开来,以至于家喻户晓。

为了纪念陈寿,人们在他少时读书的原址上重建了万卷楼,以彰显陈寿当年在这里 “读书破万卷”的勤奋。到了唐代,名儒硕彦又以万卷楼作为主体,建起了修竹蔽日、风景迷人的甘露寺。后来,明代的东阁大学士、《永乐大典》的总校陈以勤在寺旁增修了文昌殿和观音阁,并置金泉书院。以后,清人孙永成、民国李良俊等也先后投资修万卷楼。清人徐起渭将万卷楼附近景色与杭州城内的西湖相比,写诗赞道:“四围山色绿迷离,绕郭烟云夏更宜。洞外甘泉流曲折,阶前翠竹影差池。悬崖古木凌霄汉,挂壁青萝入酒卮。此地依稀何处似,西湖风景亦如斯。”然而屡建屡废的万卷楼,最终在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夷为平地。

1990年,南充市 (今顺庆区)第十一届一次人代会通过议案,决定在原址毗邻之玉屏山上恢复重建万卷楼。

采集地:顺庆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