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实践

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实践

时间:2023-09-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PPGIS概念的提出到现在不过20年左右的时间,然而在这段时间里,PPGIS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政府重视,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热情很高。20多年来,从基础理论、相关技术到具体应用,PPGIS的研究范围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断有新的理论产生。同年,期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再次以专题形式发表PPGIS相关的论文。2012年城市与区域信息系统协会会刊出版专刊,主题为“PPGIS议题”。

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实践

从PPGIS概念的提出到现在不过20年左右的时间,然而在这段时间里,PPGIS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政府重视,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热情很高。20多年来,从基础理论、相关技术到具体应用,PPGIS的研究范围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有新的理论产生。然而,任何一项新技术或一个新学科的产生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必然会体现某些社会的需求,是一个历史的过程[5]

PPGIS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城市改造运动,笔者以此为起点,总结PPGIS发展进程中的主要标志性事件(见表1-1),包括相关的会议、期刊专刊、著作、重要概念、理论、技术的提出和应用等。

表1-1 PPGIS的发展历程

续表

续表

续表(www.xing528.com)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开始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运动,欧洲也兴起新社会运动,这一时期多位社会科学的学者对“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等概念做出过精辟论述,如著名的“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同时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也在加速;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第一个应用型的地理信息系统——C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于1967年正式运行,随后发达国家涌现出大量实用型地理信息系统[6]。1980年代,计算机发展到第4代,地理信息系统进入普遍发展和广泛应用阶段,并开始用于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如全球的沙漠化、厄尔尼诺现象及酸雨、核扩散对世界环境潜在的影响等,美国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NCGIA)也在1987年正式成立[6]。至80年代末期,已有学者注意到关系GIS成败的制度和管理问题的重要性以及GIS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政治道德伦理等问题[15]。到90年代,GIS与社会的讨论和批判越来越激烈,GIS与公众参与、授权、民主化、边缘化、善政等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1993年召开了由NCGIA资助的主题为“地理信息与社会”的研讨会,会议成果在期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上以专题形式发表。1994年,GIS与社会的专著Ground Truth: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正式发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NCGIA于1996年正式启动第19号研究计划(Initiative #19):人、空间、环境如何在GIS中表达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同年3月在明尼苏达州召开的专家会议上,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一词被正式提出。1998年举办的瓦伦纽斯(Varemius)研究计划专门会议中,许多学者针对“授权,边缘化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同年,期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再次以专题形式发表PPGIS相关的论文。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的GIS在理论、技术等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1992年Goodchild提出了地理信息科学的概念,1996年著名的《国际地理信息系统杂志》正式更名为《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战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组件式GIS、WebGIS、三维GIS、移动GIS、云GIS等不断涌现,2005年Google公司推出免费的Google Earth网络三维地理信息软件,极大地推动了GIS走向大众的步伐。2007年Goodchild提出“志愿地理信息”(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公众成为“传感器”,通过网络主动贡献地理数据。再者,2002年第一本PPGIS专著——《社区参与与地理信息系统》(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正式出版,同年第一届PPGIS年会在美国新泽西州举行,之后连续举办了三届,2006年开始作为URISA年会的分会召开。2010年第二本PPGIS专著——专著《地理信息科学与公众参与》(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正式出版。2012年城市与区域信息系统协会会刊出版专刊,主题为“PPGIS议题”。

纵观PPGIS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两条线索:第一条是城市化和社会民主化进程,也就是PPGIS中的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另一条是包括GIS在内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两条线一开始是平行关系。最终,公众参与的需求和GIS等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公共管理等领域逐渐得到应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汇合与交融,产生了最初的公共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城市化和社会民主化进程要求更多的民众主动参与到社会经济中来,而GIS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改变了传统的参与方式,提高了参与效率,它们共同推动了PPGIS的不断深化。到了2000年以后,由原来零散的案例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始关注PPGIS的相关理论问题,PPGIS应用领域也不再局限于城市规划。本章仅从理论探索、技术与组织和应用实践三个方面进行简述,更多内容详见后续各章节。

理论探索层面:①研究什么是“公众”[34-36]、什么是“参与”[8,37-39],什么是“公众参与”[40];②探讨公众参与和授权(赋予权力)以及民众边缘化的关系[41,42]、网络空间的民主问题[27],关注公众参与和“善政”之间的关系[43,44];③讨论VGI和公众参与的关系[45-48];④分析采样方案对结果的影响[49]、PPGIS的评估评价方法或体系[50-56];⑤PPGIS的定义和学科性质等[4,15,25,57-59]

技术与组织层面:①强调公众意见和空间信息的表达,如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可视化展现[60]、自下而上的分组表达[61]可持续发展区域制图的方法论[62]、地理信息辅助决策的运行框架[63]、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界面[64]、空间信息管理[65];②关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使用[66-71];③聚焦抽样或采用方法[46,72];④构建评价PPGIS项目的定量指标[73,74]

应用实践层面:①PPGIS在城市规划领域是应用最早的也是最广泛的[44,61,69,75,76];②其次是土地利用[77-80]、资源环境[53,81-83]、公共管理[44,82]海洋管理[84-86];③再到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旅游管理[87,88]生态系统服务与保护[62,89]、公众健康[90-92]、灾害应急[93,94]等领域。地域范围也从城市扩展到乡村,从陆地扩展到海洋。

在我国,PPGIS的研究起步较晚,2000年以后才陆续出现一些零散的研究。①探索PPGIS在城市规划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张峰等(2002)认为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将GIS技术逐步应用于我国的公众参与工作,“具体可在确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优选两个阶段应用”[26];阮红利(2003)认为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分为“以公众讨论和发表意见反馈为主的决策方案征集阶段”和“以专家评估方案选优为主的决策方案生成阶段”两个阶段,PPGIS的体系结构包含数据层、中间层、展示层和用户层,并以龙海市石码镇为例,设计和开发出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原型系统[16];周江评与孙明洁(2005)总结了城市规划、发展决策中的公共参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6点认识[7]。②关注原住民的参与。蔡博文等(2002)运用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于原住民传统领域知识的建构,结果发现地理信息系统符合建构原住民传统领域知识的重要精神——历史、文化、社会及技术过程[95];林俊强等(2005)通过对泰雅族司马库斯案例的研究,认为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促进司马库斯部落在自觉、参与、能力与资源上的赋权[24]。③相关理论探讨。何宗宜和刘政荣(2006)对PPGIS的理论框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我国开展这项工作的设想和建议[19];李如仁(2007)构建了PPGIS的理论体系框架,并研究了一个实用型的PPGIS项目——WebPolis[5]。④相关技术方法研究。柳林等(2007)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的参与技术——IDM技术,阐述了基于图形的参与技术的数学原理——convex hull理论,构建了IDM技术在PPGIS中的应用模式[96]。谭玉敏等(2008)揭示了公众参与GIS中空间信息服务模型的本质特征,并基于ArcIMS和ArcSDE开发了可以满足实时空间数据处理的扩展空间数据引擎[97]。⑤近年来,PPGIS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杨潇与张玉超(2009)提出了将PPGIS应用于环境规划公众参与的基本思路和组织实施方法[98];吴微微(2009)采用了.NET平台,C#、ASP作为开发语言,基于Aspmap for.Net开发了西安市阎良区WebGIS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99];王晓军与宇振荣(2010)归纳出参与式规划情景下的PGIS社区制图方法,并简要分析了运用途径、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100];曾兴国等(2013)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公众参与式的在线地图制图服务原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深圳基础空间信息平台相关项目[101];匡吴楠(2011)借助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例子,设计了一个基于PPGIS的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系统,并进行了界面和过程应用展示[102];李晓燕等(2014)开发了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仿真展示平台,其中二三维一体化、仿真规划全景展示、动态规划展示、历史数据对比展示等是亮点[103];高方红与侯志伟等(2016)将震害信息分为4大类,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PGIS的大众地震灾情信息服务平台原型系统[104]

综上所述,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PPGIS的理论研究、技术方法探讨和应用实践上都走在了我国的前面,而且公众参与的民主意识和法律制度等已经不是阻碍PPGIS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同时应该看到,对于PPGIS而言,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在理论方面,由于它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以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目前PPGIS的理论研究显得很分散,呈现出各自为战的态势,没有形成一些集中的研究方向,学者们更多的是不断地提出一些新问题进行探讨和辩论,很少在同一问题上达成共识,如PPGIS的定位(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技术或是一种工具?)、PPGIS与GIS的关系(PPGIS是GIS的一个分支还是PPGIS包含了GIS?)、PPGIS的定义等;在技术实现上,很少有人对PPGIS涉及的相关技术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在应用实践上,实用型的比较成熟的PPGIS比较少[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