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钱穆论中国传统文化:政治形态对比及其社会结构差异

钱穆论中国传统文化:政治形态对比及其社会结构差异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西有不同的政治形式及其历程,中国总体上是大一统的、融合一体的、前后沿袭、比较稳定的政治。总体而言,钱穆贬低了西方的政治发展,抬高了中国的政治成绩。[54]相反,在中国出现越早的民族就越融合,越混化一体,而且民族界线与民族冲突所占的分量要小得多,这是由于中西文化中政治形态差异所导致的一大结果。这就是中西政治形态差异导致的社会结构差异。

钱穆论中国传统文化:政治形态对比及其社会结构差异

中西有不同的政治形式及其历程,中国总体上是大一统的、融合一体的、前后沿袭、比较稳定的政治。西方则总体上没有融凝成一个更大范围的民族和国家,社会内部阶级对立比较严重,国家间相互的冲突较多,帝国主义不时冒出。总体而言,钱穆贬低了西方的政治发展,抬高了中国的政治成绩。

钱穆认为中国自秦汉以下的国家体制,不同于古希腊的城市国家,不同于古罗马帝国,以及近现代英国、法国、美国、德联邦及苏维埃联邦。“秦汉时代中国人创造的新国家,他的体制却全与上述不同。他不是一个城市国家,或像封建时代的小王国,那是不用再说了。但他又并不是一大帝国,并非由一地域征服其他地域而在一个国家之内有两个以上不平等之界线与区划……他又不是联邦国,并非由秦代之三十六郡汉代之一百零三郡联合起来组织了一个中央。他只是中央与郡县之融成一体,成为一个单一性的国家。他是‘中国人之中国’,换言之,则在那时已是‘世界人之世界’了。”[52]中国传统政治从一开始就有中央共主存在,而且中央地位不断提高、巩固,势力不断扩大。传统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民族融合与国家凝成两大事业的推进是同步的,是相互促进的同一过程。

春秋战国为例。春秋诸侯霸主以周天子共主名义,联盟各诸侯国,商议天下大事,对内禁止篡权,讨伐叛逆,救济灾害;对外,联盟诸侯相互支援,针对那些没有加入联盟的诸侯,制止“侵略”战争。春秋霸主在政治事业上的实际贡献超过了东周王室,而且这一霸主联盟模式不断壮大,原本没有加入联盟的诸侯也相继加入,如一度被称为南蛮的楚国、初本东夷的秦国百越越国等。春秋霸业加速了诸侯兼并,原本春秋初期诸侯国有一百三十多个,但到春秋末年,只有十二个,再到战国中晚期只剩下七雄。战国时期,强国志不在联盟霸业,梦想的是称王天下,跟周王室平起平坐,随后称帝,高于诸王。最后秦统一六国,称始皇帝,将上古最尊严的“皇”与“帝”称谓合并在一起,象征超出上古以来未有之最高境界。钱穆认为,从民族融合与国家凝成的历程来看,秦始皇确实达到了之前中国历史的最高点,天下太平,世界大同,“这一个理想,中国人自谓在秦统一六国时完成了。所以《中庸》上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这种境界,便是说全世界人类都融凝成为一个文化团体了”[53]。国家基本定型,民族界线逐步消失,正是中国的民族融合与国家凝成的过程。此后两千年,在此政治框架下,政治制度更加严密,民族更为壮大。可见中国的国家体制相较于西方成熟得非常早,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中西政治形态差异导致中西方产生了不同的民族状态。西方历史必须依赖民族派系来认识,否则无法理解西方历史演进。“在西方历史里,同一雅利安民族,随着历史进展,而相互间日见分歧,结果形成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的小支派。直到现在,若非认识此各支派的界限,便无从了解西洋史。”[54]相反,在中国出现越早的民族就越融合,越混化一体,而且民族界线与民族冲突所占的分量要小得多,这是由于中西文化中政治形态差异所导致的一大结果。(www.xing528.com)

中西政治形态差异导致社会结构的差异。中国从商朝开始农业已经是主体,田地被贵族分派下去耕种,山林沼泽被宣布为禁地,直接为贵族所有,农耕社会和城郭文化随封建制的封疆扩大而漫延,游牧部族地面不断压缩,由平原草泽退入山岳地带。到战国时期,游牧部族零星散杂在中原地区的已经不多,到秦统一六国时,他们都基本退到长城以外。诸侯国消亡,封建制取消,全国实行郡县制,原有的贵族越来越少,原有的游士转变为平民阶层的士。手工业者和商人增多,士、农、工、商的平民社会格局在秦汉时基本形成。再加上西汉开始实行五经取士和察举制,唐代完善官吏选拔的科举制,士人成为社会的中心,学术也走向平民社会,此后直到清末,基本保持这种社会格局。西方从古希腊时期的市府制度,到古罗马时期的帝国制,再到北方蛮族入侵,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列国并立,有大量的贵族和宗教特权阶级、奴隶和农奴。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封建贵族走向消亡,但资本力量崛起,资本家作为新的变相贵族成为统治阶级,工人处在最底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巩固了这种对立的社会结构系统。欧洲工人的罢工、起义就是对这种对立社会结构的反抗。西方历史上享有特权的除了有贵族、军人、商人,还有教会中的僧侣或教士。这就是中西政治形态差异导致的社会结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各自不同的政治制度演变方式。西方古代从古希腊人到古罗马人,到北方各个蛮族,再到中世纪的宗教起义和革命、近代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民族在不断分化、变迁。政治形态从市府政治到帝国政治,再到封建政治,最后到资本政治,每次都是巨大的转换,文化随之激变,所以西方政治以革命和突变为主。中国基本上是由政治统一主导民族融合,政治制度的演变基本都是在渐进的改革中趋向于维护统一,民族观念相应地走向融通宽大,所以中国政治以改革和渐变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