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的力量:父辈塑造人生

家庭教育的力量:父辈塑造人生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该说,家庭教育对我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们对孩子的成长基本不干预,采取自由民主的教育方式。另外,我家里书籍很多,父母也很赞同我买书。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国民党政府的教育部督学。他原是中央政治大学教育系第二届的毕业生,所以到哥伦比亚大学也是学习那里的教育学。哥伦比亚大学的文科特别好,那里的教育学也很出色。后来1954年院系大调整的时候,他就到华师大做教授,直至去世。他的人生经历对我有着积极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力量:父辈塑造人生

我父母都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师,所以我基本上就是在华师大校园里面长大的。我小学就读于华师大附小,中学进入华师大二附中,本来很有可能考进华师大继续深造,后来却考进了华东纺织工学院(现在的东华大学)。应该说,家庭教育对我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的父母都是研究教育学的老师,所以对小孩的启蒙教育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对孩子的成长基本不干预,采取自由民主的教育方式。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他们其实还是在有意识地引导我,比如说我小时候喜欢拆玩具,他们从来不会责备我,但会要求我把拆开的玩具再组装回去,不能把玩具弄坏。记得我最早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组装了矿石收音机,装收音机还要花几块钱买器件,虽然在当时来讲几块钱的花费也挺多的,但那是我最早的兴趣爱好,我父母很支持我。另外,我家里书籍很多,父母也很赞同我买书。记得我买的第一本书名叫《元素的故事》,这是本欧洲出版的书,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带有儿童科普性质。那是在学校办的图书展上,由于机缘巧合我挑中了这本书,从书中我知道了门捷列夫、元素表、本生灯等故事,我现在从事与化学相关的工作可能跟这个有一定的关系。

我父母都是在艰苦的环境学习、成长起来的。我母亲刚好在抗战混乱的时候在中山大学求学。而我父亲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叔叔看他很聪明,觉得不念书可惜了,就出钱让他上了学,并且资助他读完小学阶段。后来他高小毕业就直接进了师范,那时候上师范学院免学费还提供三餐饭。虽然他小时候很穷,但是他的一生就是要念书,要学习,这点对我也影响很大。

江苏省的四星级中学江宁中学(相当于省重点学校),是我父亲在1934年创办起来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人打到南京,毁掉了那所学校。随后又在1948年重建。现在这所学校网页上的校史馆,还保留着我父亲的照片和建立这所学校的一些事情。这件事对我影响也很大:教育兴国,教育在国家民族强大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我父亲在做学问上有一定的成就、有名气,我肯定是不能跟他相比的。他担任过教育学会副会长、西方教育史分会会长等职务。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国民党政府的教育部督学。我父亲虽然家里很穷,但在“我要念书”这一想法的鼓舞下,他在抗战结束以后就争取到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派考察的机会。他原是中央政治大学教育系第二届的毕业生,所以到哥伦比亚大学也是学习那里的教育学。哥伦比亚大学的文科特别好,那里的教育学也很出色。那时候公派考察补助很高,一般人考察完拿了钱就回来了,但是他在考察的一年里提高了英语水平,然后拿了硕士学位回国。回国后担任复旦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后来又做过国民党政府最后一届上海市教育局局长,1949年后就辞职了。这也许是知识分子的一种性格——不去追求名利。后来1954年院系大调整的时候,他就到华师大做教授,直至去世。他的人生经历对我有着积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