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教育成果:浙江大学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新闻教育成果:浙江大学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这一届新生规模庞大,新闻学院第一次设立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加上原来的新闻班和广告班,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是新闻学院史上第一次女生人数超过男生,而且是美女众多的一届。另外两个女生,分别是来自河北的朱静和来自绍兴的郑英,她们是好学生搭档,每晚总是结伴去图书馆学习。东总少年老成,白白净净,手握香烟,很符合文学作品中的书生形象。朱晶,杭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1995级本科生,现居美国。

新闻教育成果:浙江大学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朱晶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1995年9月大学入学的那一天。

各个院系都在杭州大学校门口摆上了迎接新生的摊子,男生们簇拥在摊前,期盼见到新入学的师妹。我们这一届新生规模庞大,新闻学院第一次设立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加上原来的新闻班和广告班,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是新闻学院史上第一次女生人数超过男生,而且是美女众多的一届。

广电班的女生比较耀眼,有主持达人袁露、校园十大歌手陈蕾等。而新闻班的女生则显得比较霸气,印象中的有章苒、汪文等“女汉子”,我也能算上一个吧!我们这样大大咧咧的,就只能被称为“某妈”。全班41人,只有11位男生,每次班级活动都需要“某妈”屈尊去男生寝室邀请。可是,等到第二年我们迎接大一新生的时候,班里的男生都激情高涨,从没骑过三轮车的,都急急忙忙赶着去学。现在回想起来,又郁闷,又好笑。

新闻班女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喜欢读书。315寝室的“娃娃”,皮肤雪白,温柔娴静,总是买很多文学名著,大方地与大家分享。我们316寝室,有两位来自外省的同学。来自海南的赵瑜和湖州美女邹银惺热衷于言情小说。冬日午后,阳光洒进屋内,两人总爱慵懒地躺在床上,读着《上错花轿嫁对郎》等后来改编成电视剧的名作。另外两个女生,分别是来自河北的朱静和来自绍兴的郑英,她们是好学生搭档,每晚总是结伴去图书馆学习。爱读书的同学,文笔自然都不错,每当课上需要互相点评作品的时候,我都有些紧张,羡慕郑英的细腻和赵瑜的风趣。

比我们高一届的1994级,有许多非常活跃的男生。新闻系的同学都记得《杭大青年报》,这是我们校园实习的圣地。我的直接领导是《杭大青年报》的两位“老总”——东悦杭和陈欣文。东总少年老成,白白净净,手握香烟,很符合文学作品中的书生形象。他貌似高冷,其实很风趣幽默,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更让人印象深刻。陈总则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是为人热情的“自来熟”。而且人如其名,热爱新闻事业,多年来也一直执着于新闻事业,现在已是杭州媒体界的名人。(www.xing528.com)

通过他们,通过《杭大青年报》,我有幸认识了新闻学院的几位老师和校园里的其他名人。吴飞老师的两个弟弟在校园里开办了一家文印室,一个弟弟圆圆的脸上永远带着笑容,另一个弟弟白净而安静,吴飞老师有空也来文印室坐坐。《杭大青年报》的编辑们每周都要去文印室校对稿件,检查印刷品质,他的两个弟弟陪我们熬了无数个夜。

新闻学院另一位赫赫有名的老师,是教授新闻采访写作的沈爱国老师。他是陈欣文的偶像,经陈总广为传播,等沈老师从义乌挂职《小商品世界报》副总编一年后归来,他已是1995级全部女生的偶像了。除了他风趣的讲课方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火眼金睛。某晚下课后,他走进吴氏兄弟文印室,顺手拿起待校对的《杭大青年报》,一眼看到头版上的照片,忍不住哈哈大笑。那时候打印机清晰度不高,照片里参与校园活动的男生,看起来像是手里提了一条大裤衩,很不雅观,他建议我们赶紧更换照片。

许多年后,当我在异国研究、参与国际经贸法律制定时,大学生涯的印迹依稀可见:也是无数个夜晚熬夜到凌晨,也需要像记者那样擅长与人打交道、客观公正地摆明事实,更需要像编辑那样斟字酌句、苛刻地挑剔自己的文章,听取其他政府机构、企业提交的意见,因为一字之差,就可能影响一个行业未来的发展。

教会我这些道理的,还有一位老师,那就是教授新闻史的何扬鸣老师。新闻系的其他老师都紧跟时代发展,而何老师却是一心一意在象牙塔钻研学问的人,清贫而严谨。作为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他“逼迫”我静下心来走进图书馆,反复翻阅《申报》,研究《申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我们大学的图书馆居然珍藏着整套《申报》,而且这套古籍任我翻阅,真的让我有些吃惊。那时的《申报》,评论犀利,报道及时生动,就连征婚启事都很有文采,让我深深体会到文字的魅力。

朱晶,杭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1995级本科生,现居美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