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五千年:丝绸之路的影响及贡献

中华五千年:丝绸之路的影响及贡献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些丰富的文物可以看出,当时内地的灿烂文明,随着丝绸之路的通畅,已经给新疆地区以极大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史中,有两位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这就是张骞和班超。两汉和以后各代中原王朝政府,在这条交通要道的沿途设立了许多驿站、亭障、烽燧台;汉唐各代政府还在丝绸之路沿线实行移民屯田。这些埋在流沙中的遗产,使人们对丝绸之路有了更新的认识。

中华五千年:丝绸之路的影响及贡献

在古代交通工具简陋的条件下,商人和使臣们行走在这条丝绸之路上,旅程是十分艰难的。新疆罗布泊附近有一个叫做“雅丹”的险峻山丘地带,一千七百年前晋朝高僧法显去印度取经,曾路过这里,差一点送了性命。他以极为恐怖的笔调描写在这里的行程说:“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渡处,则莫知所以,惟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唐朝大诗人李白则有诗描写了丝绸路上的恶劣天气:“五月天山雪,天花只有寒。”

可贵的是,在上述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我国的先驱者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在开拓这条具有世界意义的通道。传说西周时候,有一位穆天子曾经“西游”到过盛产美玉的和田。而后又越过崇峻的葱岭,看到了许多内地所看不到的奇景美观。最有趣的情节是穆天子见到了古代新疆地区的女首领西王母。她穿着华丽的服装,用最隆重的礼节接待了这位来自东方大国的天子。穆天子送给西兰母内地特产锦绣三百匹,西王母在富丽堂皇的瑶池上设宴。宾主相见恨晚,各自赋诗一首以志留念。最后穆天子还命随行的工匠刻了“西王母之山”五个大字,作为纪念。这个有趣的神话故事说明了在三千年前中原地区和新疆地区就有来往,这位穆天子据专家考证就是西周的第五位国王周穆王,西王母设宴的瑶池可能就是现在新疆境内天山上的天池,在乌鲁木齐东百多里的地方。

西汉时候,丝绸之路大大繁荣起来。1959年,考古学家在南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部民丰尼亚河畔的流沙中,发现了一对男女合葬的干尸。据考证这是我国东汉时代的墓葬,出土文物非常丰富,有色彩绚丽的印有“万世如意”的锦袍,有“延年益寿宜子孙”字样的锦袜,还有女主人生前用过的梳妆用的奁盒。盒内的钢锭还铸有“君宜高官”四个汉字。据考证,墓中的男主人是位“佩汉印绶”的西域少数民族武官。民丰,是汉时西域小国精绝的所在。从这些丰富的文物可以看出,当时内地的灿烂文明,随着丝绸之路的通畅,已经给新疆地区以极大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辟史中,有两位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这就是张骞班超。张骞是西武帝时候人,他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当时的西域,是指现在甘肃玉门关以面包括新疆、中亚直到欧洲的广大地区。第一次出使,汉武帝交给张骞的任务,是让他联络西域的大月氏(在今苏联和阿富汗)国,共同抵御北方的匈奴,从而打通中原往来西域的通路。但这一次张骞险些没有完成任务。他和部下一百多人刚出了玉门关,就被匈奴人捉住,匈奴人把他们扣留了十多年。最后只剩下一个匈奴族人堂邑父,还跟随着他。他俩凭着机智,在一天夜里偷偷离开匈奴营,历尽千辛万苦,忍着饥渴,好不容易才逃出匈奴控制的地界。他们在西域辗转了一年多,回到汉朝,把熟悉的西域各国情况向汉武帝报告。几年以后,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回张骞到了乌孙(今新疆伊宁南),和乌孙国王结成了很好的朋友。他还派同去的三百使者分别到了大宛、康居(皆在前苏联中亚地区)、大月氏、大夏(在今阿富汗北部)、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身毒(今印度、巴基斯坦)、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等国。张骞和他的部下在西域各国受到了热烈欢迎,当张骞回国时,乌孙王特送汉武帝良马数十匹。这些马后来被汉武帝命名为“天马”。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和汉朝的来往越来越频繁,丝绸道上每年都有大批使者来往,多则数百人,少则百余人,民间商队更是络绎不绝。(www.xing528.com)

班超是东汉时人。他出使西域在公元73年。班超是一位非常果敢的武将,东汉明帝时,他被任命为行军司马,只带三十六人出使西域。这时,匈奴的势力又强大起来。龟兹(今新疆库车)国王倒向了匈奴,反对汉朝,并仗势欺负邻国疏勒(今新疆喀什),派人把疏勒国王杀死,而另立龟兹人兜题做疏勒王。班超在离疏勒城九十里的地方住下来,然后派部下到疏勒,趁兜题不备,突然闯上前把他捆绑起来。这一行动把兜题的手下人都吓呆了,惊惶逃走。班超来到疏勒以后,立即召集疏勒文武大臣说明来意,当众宣布仍立疏勒王室旧人为王,受到了疏勒人的拥护。班超还按政策放回了龟兹国人兜题。这些正义行动,使他在西域的威望越来越高。后来汉朝政府要把他调回时,许多王国的人民都不肯放他走,甚至抱住马腿跪着挽留他。

自从张骞、班超通西域之后,名闻中外的丝绸古道畅通无阻了。两汉和以后各代中原王朝政府,在这条交通要道的沿途设立了许多驿站、亭障、烽燧台;汉唐各代政府还在丝绸之路沿线实行移民屯田。丝绸古道上出现了驿马不绝、垦田连绵的兴旺景象。

多少年过去了。昔日繁华一时的喧闹城市,而今有的完全被流沙湮没,有的则仅剩断垣残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中外考古学家们在这条丝绸古道上,不断发现一千年、两千年乃至三千年前的遗址遗物。由于这一地区气候干燥,环境闭塞,长久以来便形成一座天然“文物宝库”。1900年,在新疆罗布泊地区发现了汉时的楼兰古城,古城里还发现了大量的铜、玉器、丝织品和铜币,在当时引起全世界的瞩目。过了半个多世纪,1968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在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古墓里,发现了大批珍贵的唐朝文物,包括色彩鲜艳的织锦、云头锦鞋、彩绘木罐,以及大批文书古籍。这些埋在流沙中的遗产,使人们对丝绸之路有了更新的认识。至如被誉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敦煌莫高窟,还有号称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库车正西,拥有洞窟二百三十六个。),以及当今被称为“丝路绢都”的和田,这些更可以看出丝绸之路千年古道所留给后人的遗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