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城镇化与交通发展: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

国家城镇化与交通发展: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牵头编制《全国城镇化发展规划》。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2.6%,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有关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1.新型城镇化带来公路交通发展新的战略机遇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便捷舒适的交通运输需求将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中交通发展新要求。

国家城镇化与交通发展: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率(又称城市化率、城市化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3.6倍,若未来20年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从现在起到2030年,还将有3亿农民转为市民。随着大量人口进入城镇,必然会对城市住房、供水、供电、供气、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新的需求,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并进行了重点部署。这向国内外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扩大内需和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推进器,将成为撬动中国未来发展、实现“中国梦”的一个战略支点交通运输部党组在2013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强城镇化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交通建设。交通特别是公路交通是城镇化、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基础,交通引领城镇化发展、交通支撑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多方共识。

目前,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牵头编制《全国城镇化发展规划》。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2.6%,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0%后,未来一个时期将处在城镇化加速阶段。根据有关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随着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可以预料,新型城镇化将对公路交通运输提出新的需求。

1.新型城镇化带来公路交通发展新的战略机遇

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便捷舒适的交通运输需求将持续增长。从公路交通运输量的宏观预测分析看,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是2010年的2倍;2020年和2030年,我国38条主要公路通道平均交通量将分别是目前的2.2倍和4倍。到2030年,东中西部地区主要通道平均交通量将分别达到日均16.2万辆次、9.2万辆次和6.1万辆次。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从城镇化的视角分析,对公路交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需求将在4个层面凸显:一是未来全国将布局20个左右的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等城市群的发展繁荣,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群对外主通道通行能力,完善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城际快速路网;二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壮大,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连接,提升干线路网通行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三是中小城市加快发展,随着条件好、潜力大的县城和中心镇逐步发展为中小城市,公路交通需求将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升级城市对外通道并完善周边路网结构;四是重点发展小城镇,需要加强小城镇与邻近城市的联通,加强小城镇与周边乡村的联通,加强县乡农村公路的提级改造。

根据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公路交通需要坚持稳中求进,继续加快建设,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剩余路段、“瓶颈”路段建设;对车流量饱和路段、重点城市周边地区路段进行扩容改造,提升通行能力;加强国道特别是新纳入国家公路网的国道的升级改造,优化国道等级结构,加强省道建设;提级改造县乡公路,提高基础路网通行服务水平。目前,国家高速公路待建里程约为2.2万公里,国道二级以下里程约为9.6万公里,省道三级以下里程约为5.7万公里,县乡公路四级及以下里程为121.5万公里,公路建设任务十分艰巨。(www.xing528.com)

2.交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

以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面对新形势,交通规划及建设引导和支撑城镇化走向,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考虑。

交通对城镇化存在较强引导作用,历史上位于交通枢纽位置的城市都更容易积聚人口和产业,从而带来城市的繁荣。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公路交通将展现其更为广阔的空间优势,公路交通便利的城市或城镇也必然更具有先天优越性。

交通运输是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产业,交通建设要服务于城镇化建设,包括公路交通在内的综合运输体系要为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着眼于城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长远需求,公路交通要坚持适度超前、稳中求进的原则,公路建设标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要为城镇空间发展、产业发展、环境发展留好余地。

城镇化建设对交通运输提出的需求将是多层面、多类型的,交通运输的发展要始终坚持适应城镇化、服务城镇化的要求,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首先要重视客货运枢纽建设,做好综合运输体系中各运输方式间的衔接。最大程度满足城镇化对客货运输的需求,必须按照优化结构、发挥综合效益的要求,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体系各种运输方式的功能和作用。公路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网络,与铁路、民航、内河一起承担了重要通道的中长途运输服务,同时直接为用户提供最普遍、最广泛的中短途陆路运输服务。因此,应加强主动衔接,加快推动建设公路与铁路、机场、城市轨道等一体化规划设计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公路与铁路、港口等一体化规划设计的现代物流园区,同时,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公路、铁路、民航等与城市公交、私人交通等的有机衔接,提供人性化、高效化的客货集疏运系统,推动实现城市内外“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其次要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做好城乡公共客运交通的衔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立健全有效覆盖城镇及周边乡村的公共客运服务体系

城镇化进程中交通发展新要求。城镇化进程中做好交通运输服务保障面临诸多新要求、新问题、新难点。一是修订完善省道及县乡公路交通规划。《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简称《规划》)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开发、城镇化、工业化等的需求,提出构建“两张网”:普通国道网和国家高速公路网。在国家级路网格局明确后,应积极开展分层次路网调整修编工作,优化调整省级干线路网和县乡农村公路网规划。地方公路网直接服务于区域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新一轮路网规划调整应将引导和支撑城镇化作为重要的立足点和指导原则之一。二是完善技术政策,提高公路交通建设水平,城镇化公路建设要坚持建立在“全寿命”理念之上适度超前。适度超前意味着避免短周期频繁改建,意味着避免重复投资、浪费资源,意味着重视环境保护、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要根据城市规模、出行需求特征和路段街道化状况,科学规划建设城镇过境公路,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差异化地选择城镇公路过境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