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襄阳城破:忽必烈攻陷樊城,襄阳危急

襄阳城破:忽必烈攻陷樊城,襄阳危急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69年2月,忽必烈任命阿术为主将,刘整为副将,率领蒙古大军向襄阳发起了进攻,并很快包围了樊城。就在襄阳城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候,襄阳守将吕文德病逝了。宋朝军民上下一心,把守襄阳长达六年之久。1273年正月,元军切断了襄阳和樊城之间的联系,随即更加凶猛地进攻樊城,樊城最终沦陷。此时的襄阳城已是一片残破,人们缺衣少粮,士气低落。吕文焕心灰意冷,最终举城投降,将襄阳献给了忽必烈。最重要的襄阳拿下,灭南宋指日可待。

襄阳城破:忽必烈攻陷樊城,襄阳危急

贾似道以卑鄙的欺瞒手段获得高官厚禄,独擅朝纲。1260年,忽必烈在蒙古被拥立为大汗。

4月,忽必烈差使者郝经来到南宋,督促南宋履行贾似道与蒙古签订的协议。贾似道听说蒙古派使者来了,十分害怕,担心自己与蒙古私订和议的事败露,就偷偷派人把郝经给抓了起来。蒙古多次派人来询问郝经下落,贾似道一概不理。这惹怒了忽必烈,也给了蒙古再次南下侵宋的借口。

忽必烈本打算马上发兵攻打南宋,可就在此时,阿里不哥不甘心被忽必烈抢去了汗位,在一些蒙古大臣的拥戴下自立为帝。忽必烈只好先放下南宋,专心对付阿里不哥。

贾似道见蒙古没再来犯,便继续在朝内作威作福,用尽各种办法打压意见相左的将官大臣。其中,潼川安抚使刘整就被贾似道整治打压过。

刘整本来是南宋的一员干将,可多次被贾似道收拾,又投诉无门,一气之下,竟然带着泸州(今四川泸州)十五郡投降了蒙古。忽必烈大喜,立刻给刘整封了官。从刘整这里,忽必烈也获得了南宋真实的国情军情,于是下定决心要灭掉南宋。

1264年11月,宋理宗去世,太子赵禥即皇帝位,是为宋度宗。宋度宗不是宋理宗的亲儿子,而且还有点弱智,这样的人能当上皇帝,自然有贾似道的“功劳”。宋度宗即位后,贾似道更加肆无忌惮,朝廷几乎成了他的。

忽必烈与刘整讨论灭掉南宋的事情。作为南宋曾经的将领,刘整建议忽必烈先取襄阳,再由汉水入长江,沿江而下,即可直取南宋都城临安。刘整还针对蒙古不善水战的特点,建议蒙古先造战舰,练习水军,为灭掉南宋做准备。刘整在南宋不被重视,还被贾似道打压,心中怒气难消,现在被忽必烈重视,又是加官晋爵,自然愿意倾力协助忽必烈攻破襄阳。

忽必烈接受了刘整的建议,从1267年起,便命蒙古大军在汉水东面的白河口筑城,以切断襄阳的粮饷通道,同时积极练习水军,准备攻打襄阳。

但襄阳之战的确耗时较长,从1267年的蒙古进攻,一直到1274年襄阳陷落,共持续了六年多,而且这一战役也是决定南宋最终命运的一场大战。(www.xing528.com)

1269年2月,忽必烈任命阿术为主将,刘整为副将,率领蒙古大军向襄阳发起了进攻,并很快包围了樊城。当时守卫襄阳的是京都制置使吕文德。在战争之初,吕文德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同意蒙古人以发展边境贸易为由在樊城外面修建榷场。吕文德没细想,以为只是跟蒙古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没想到蒙古人却趁机修建了坚固的堡垒,切断了樊城的粮食通道。这样一来,一旦樊城被困,粮食运输就成了大问题。

蒙古军已经兵临城下。吕文德和弟弟吕文焕忙组织宋军进行防守,同时派人向南宋朝廷请求支援。期间,吕文德和城中将领多次率兵突围,都没有成功。

1269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建立了元朝,并下令各路大军同时向南宋进攻,以配合对襄阳和樊城的进攻。就在襄阳城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候,襄阳守将吕文德病逝了。宋军丧失了最具领导力的指挥官,战场形势更是急转直下。在其他战场,由于元军兵力强大,攻势凶猛,宋军也是连连败退,各个战场连告危急。

那么,南宋朝廷为什么不出兵援助呢?

此时的南宋朝内仍然一片祥和景象,贾似道也仍然过着他的神仙日子。各战场传来的告急书被贾似道封锁,皇帝连见都没见到,更别说派兵支援了。

宋朝军民上下一心,把守襄阳长达六年之久。

1273年正月,元军切断了襄阳和樊城之间的联系,随即更加凶猛地进攻樊城,樊城最终沦陷。随后,元军派人去襄阳劝降吕文焕。此时的襄阳城已是一片残破,人们缺衣少粮,士气低落。尽管吕文焕多次向朝廷求援,却没有一个援兵前来。吕文焕心灰意冷,最终举城投降,将襄阳献给了忽必烈。历时六年之久的襄樊保卫战最终以一种悲壮的方式宣告结束。

最重要的襄阳拿下,灭南宋指日可待。第二年,忽必烈调兵遣将,任命伯颜为是统帅,沿汉水而下,进趋长江。长江沿江的宋军将领大都是吕文焕的部下,对贾似道所把控的朝廷早已失去信心,故而元军一到,纷纷投降。驻守安庆府的范文虎是贾似道颇为器重的将领。他手握精兵,却在元军刚一赶到就自动投降了。到1275年3月,伯颜率元军进驻建康(今南京市),随后分兵几路向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进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