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序弦歌:警报声中的武装考试

西序弦歌:警报声中的武装考试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战中的汉中,西北联大的师生们常常听到警报声和遭遇日机频频轰炸。1938 年11 月4 日,在汉中南郑县集训地,西北联大为期两月的军训——陕西省学生集训队陕南支队受训结束,并迎来考试之日。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模拟军事训练竟然赢来了一次携带枪支、刺刀、子弹袋的实战武装考试。考试当日,军训教官还没有将考试题目写完,警报钟声即起,教官掷下粉笔夺门而出。武装考试的学生们也一窝蜂地扛起枪来,撒腿就跑向城外。

西序弦歌:警报声中的武装考试

抗战中的汉中,西北联大的师生们常常听到警报声和遭遇日机频频轰炸。

1938 年11 月4 日,在汉中南郑县集训地,西北联大为期两月(自1938 年9 月8 日开始)的军训——陕西省学生集训队陕南支队受训结束,并迎来考试之日。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模拟军事训练竟然赢来了一次携带枪支、刺刀子弹袋的实战武装考试。

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军训总队部已经通知:除了免戴钢盔以外,其他武器均要随身携带。卫万瑞同学在其《集训日记》中说:“这种考试在我一生考试中,算是破题儿第一次”。

考试当日,军训教官还没有将考试题目写完,警报钟声即起,教官掷下粉笔夺门而出。武装考试的学生们也一窝蜂地扛起枪来,撒腿就跑向城外。卫万瑞与一位周姓同学躲在一片树林的两个墓冢之间。

不一会儿,8 架、再有8 架……相继有26 架日机在汉中城上空盘旋。哒哒哒……我方高射机枪开始射击,日机炸弹爆炸。同时,汉中西关机场我方飞机应声而起迎击。一团团的黑烟由地而起,弥漫天空。卫万瑞清晰地看见我三中队的飞机在自己的头上盘绕飞过。

这就是西北联大师生战时的教学与生活

【注释】

[1]赵慈庚.西安临大南迁琐记(1993—05 于北京师范大学)[M]∥李溪桥.李蒸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5—261.

[2]国民政府行政院.平津沪地区专科以上学校整理方案(行政院第350 次会议通过)[A].1938—04—03,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3]教育部.关于北平大学文卷等件请外交部越南海防办事处协助的教育部代电[A].1938—04—10,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4]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本大学组织系统说明[J].西北联大校训,1938(1):28—29.

[5]本校在城固本部举行开学典礼志盛[J].西北联大校刊,1938(1):7—10.

[6]本校在城固本部举行开学典礼志盛[J].西北联大校刊,1938(1):7—10.

[7]西北联大期间毕业学生:1938 年6 月,办理民国二十六年度毕业生凡291 人,各发给原校毕业证书(师大107 人,平大142 人,北洋工学院39 人,女师34 人)。1938 年度,毕业学生213 人,仍发给原校毕业证书,师大100 人,平大52 人,女师4 人,又他校转学借读生57 人。1939 年毕业学生156 人,平大57 人,师大100 人,女师4 人。

[8]教育部.颁发国训及青年守则训令一[J].西北联大校刊,1938(4):3—4.

[9]编者.国训校训同悬礼堂[J].西北联大校刊,1938(4):7.

[10]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呈教育部文,五—14479[A].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11]本大学校本部本学期第五次纪念周记录[M]∥姚远.西北联大史料汇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118—119.

[12]向玉梅.怀城固、念西大、怀师长[M]∥国立西北大学建校卅周年纪念刊.台北:西北大学校友会,1969.

[13]社会科学研究会干事桂亦仙等13 人呈一件.国立西北大学档案,67—5—437[A].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14]教育部令,据呈报廿七年度各学院一年级共同必修科目实施情形指令,大学各学院分院共同必修科目表教育部印,国立西北大学档案67—5—446.2[A].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15]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文理教工分院.会议记录[A].1938—04—24,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16]编者.甘宁青暑期考察团筹备会第一次筹备会议记录[J].西北联大校刊,1939(17):12—13.

[17]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为运输教练废机曾经修函行营请发护照呈函,国立西北大学档案,67—5—429—3[A].1938—05—12,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18]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卫生学院.函报附属诊所暂行迁往南郑东关外黄家坡文家庙内办理重伤医院,1939 年西大呈文、便函、公函、电报,国立西北大学档案,67—5—451.2[A].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19]王兆麟.徐佐夏在西北医学院[J].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安市新城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新城文史资料,1990(8):78—85.

[20]教育部令.据呈报《廿七年度各学院一年级共同必修科目实施情形》指令,大学各学院分院共同必修科目表,国立西北大学档案[A].1938—12,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21]黄树则,解放战争开始后任第一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央直属卫生处处长,建国后,历任北京医院院长、总后勤部卫生部教育处处长、卫生部保健局局长、卫生部副部长等。姜泗长,1952 年任教于南京大学医学院,后改为第五军医大学,1954 年与第四军医大学合并,遂迁西安任第四军医大学耳鼻咽喉科学教授、附属医院副院长,1959 年调京,任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副院长,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2]史志超.医学院琐记[M]∥国立西北大学卅周年纪念刊,台北:西北大学校友会,1969:21—24.

[23]本大学校本部本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纪念周纪录[M]∥姚远.西北联大史料汇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130—132.

[24]本大学校本部本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纪念周纪录[M]∥姚远.西北联大史料汇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130—132.

[25]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北京师范大学校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113.

[26]国立西北大学.通知学生生活指导委员会[A].1938—05—07,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27]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本校训导大纲[J].西北联大校刊,1939(8):32—35.

[28]王振乾,丘琴,姜克夫.东北大学史稿[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15.

[29]国立西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会申请[A].1938—12—02;1938—12—09,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30]国立西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会申请[A].1938—12—02;1938—12—09,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31]黄流.在那暴风雨的日子里——忆在1937—1941 年在西北联大、西北大学法商学院学习斗争生活(1984—07)[M]∥李永森等.西北大学校史资料汇编.西北大学校史编写组,1987:110—117.

[32]张容林.伏枥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311—312.

[33]张容林.伏枥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311—312.

[34]刘养桐.自励社始末(1985—02—24)[M]∥李永森等.西北大学校史资料汇编.西北大学校史编写组,1987:136—141.

[35]陈东东,陈湘湘,陈芳芳等.难忘的岁月:记我们的父母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26.(www.xing528.com)

[36]于满川.关于学习社和剪编社的回忆(1985—10—09)[M]∥李永森等.西北大学校史资料汇编.西北大学校史编写组,1987:142—144.

[37]国立西北大学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记录[A].1938—11—30,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38]禁止学生参加民先队任何活动[J].西北联大校刊,1938(7):21.

[39]两年来的陕西青年运动及其发展[A].1939—02—21,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40]1938 年11 月4 日出席第47 次常委会会议后(解聘许寿裳的1938 年11 月12 日的第48次常委会议系由张贻惠代),第48 次开始请假离校两个月(其间又延假半月)赴渝到教育部汇报和聘请师资,常委职由张贻惠代理,直到1939 年1 月13 日举行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第58 次会议,始未由张贻惠代理,而亲自出席。1939 年2 月22 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第64 次会议按教育部指令,常委得全体赴渝参加全国教育会议,“徐委员诵明报告,即日应召赴渝出席全国教育会议,常务委员一职,拟请张主任贻惠代理。”直到1939 年3 月30 日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第67 会议,始出席。1939 年5 月26 日第74 次常委会再次由张贻惠代为出席,5 月31 日第75 次出席。1939年7 月5 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第80 次会议决议,在张北海辞职、戴修瓒待任期间,徐诵明兼代法商学院院长。最后一次常委会记录为1939 年7 页19 日第82 次,徐诵明仍出席,并任主席。最后离校时间不可考.

[41]沈会春即沈志远,其余解聘:1938 年11 月12 日的第48 次常委会议,接教育部微电“加聘张北海为该校校务委员会委员”,同时“法商学院院长许寿裳先生一再函请辞去院长及兼代政经系主任职务案,决议(1)准其辞职,(2)聘许寿裳先生为本校建筑设备委员会主席,(3)聘张北海先生为法商学院院长”;1938 年12 月9 日第53 次常委会临时动议,“法商学院法律系教授兼系主任黄得中先生一再恳辞系主任职务案,决议:照准。法律系主任由张院长北海暂行兼代”;1938 年12 月14 日第54 次常委会“商学系教授李绍鹏先生函请解除教授聘约案,决议挽留”.

[42]本校法商学院本学期第一次纪念周记录(1938—11—11)[J].西北联大校刊,1938(7):23—24.

[43]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常委会.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第53 次会议记录;常务委员会第54 次会议记录[M]∥王建领,郑惠姿,姚远,王展克.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8:299—302.(1939—01—18),陕西省档案馆.

[44]许寿裳.许寿裳日记(1941—03—21)[M].北冈正子、陈漱渝、秦贤次、黄英哲主编.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0.

[45]徐诵明.西北联合大学的解散[M]∥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24 辑(教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145.

[46]傅道义.抗日战争时期西北联大政治斗争散记[M]∥李永森等.西北大学校史资料汇编,1987 年第一辑(内部),第107 页.

[47]李永森.西北大学校史稿[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63—87.

[48]于鸣冬.忆西大[M]∥国立西北大学建校30 周年纪念刊.台北:西北大学校友会,1969:17—18.于鸣冬为临大时法商学院政治经济系专任讲师,1939 年为西大日文教授,1946 年赴台为中兴大学教授。这是迄今所见将西北联大与陕北抗大相提并论的唯一文字.

[49]李可风.从抗日救亡蓬勃发展的西安临大到白色恐怖笼罩的西北大学[M].西北大学校史编写组.西北大学校史资料汇编(第一辑),1987:31—46

[50]杨守正(1915—2012),本名田冲、田大聪,1935 年考入北平大学农学院,1937 年10 月转入西安临大农学院。他在西安临大1938 年3 月南迁汉中时,到了延安。后任驻驻索马里、苏丹、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苏联大使(1964—1970)。

[51]郑代巩(1915—1942)于1936 年9 月,10 月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商学系俄文先修班,1937 年复转入西安临大求学,在校期间为中共地下党负责人,亦于1938 年到了延安。曾任全国学联主席。

[52]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1937 年秋考入西安临时大学俄文先修班学习。后为著名作家,有《创业史》传世。

[53]黄树则,1932 年入北平大学医学院,应在1938 年自西北联大医学院毕业(发北平大学医学院毕业证)。1943 年在延安任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新中国成立后任卫生部副部长。

[54]申健(1915—?),原名申振民,申健为刘少奇所改。1937 年夏考取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后随校转入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法商学院经济系。1938 年初本拟去延安,在中共地下党的劝说下,仍随校南迁汉中,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 年10 月,党组织指示申健去胡宗南所部工作,被称为中共隐蔽战线“后三杰”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相继任驻古巴大使、中联部副部长。

[55]崔润珊.致西北联合大学常委委员会,国立西北大学档案(学生类).67—4—163[A].1938—02—16,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56]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冯友兰.三松堂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

[57]陈海儒.西北联大为什么被解体分立?[J].天下,2012(3):11—14.

[58]康天国.西北应设立一国立大学[J].新西北,1932(创刊号).

[59]大公报.西北教育之总病原在于贫穷[N].大公报,1932—11—29.

[60]杨一峰等.请设国立西北大学以宏造就而免偏枯案,民国档案[A].1935—11—21,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61]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临时大学计划纲要,1937—08,当时抄件,现存清华大学档案馆.

[62]教育部长王世杰.致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骅电,民国档案,五—2210[A].1937—08—21,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63]教育部.对于战事发生前后各级学校之措置总说明及有关文书,五—2—54[A].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64]教育部长王世杰.致电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民国档案,五—2211[A].1937—08—25,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65]徐诵明、李蒸、李书田.致电教育部长王世杰请辞十八日电,民国档案,五—2211[A].1937—10—18,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66]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常务委员会.呈报两月来筹备经过各情形请鉴核由,国立西北大学档案[A].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67]教育部.教育复员计划,教育部教育复员计划及有关文书,5—2—287(2)[A].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68]向玉梅.怀城固,念西大,怀师长[M]∥国立西北大学卅周年纪念刊,台北:西北大学校友会,1969:49—50.

[69]指导学生造纸的刘拓教授为西北联大文理学院院长、化学系主任,留美博士,善书法,能诗词。抗战爆发时,他正在庐山讲学,旋即赶赴西安,先后任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大文理学院院长兼化学系主任。他在城固利用当地土特产资源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研制蜡烛、栲胶和纸张,缓解当时的物资缺乏。1942 年曾任内江糖厂总工程师。抗战胜利后赴台湾负责接收糖业。

[70]指导学生制蜡的朱有宣教授,后赴台湾。1947 年任台湾糖业公司第一分公司总经理。

[71]本校战区学生贷金委员会简章[J].西北联大校刊,1938(1):30—31.

[72]华遵舜.饭厅,存西北大学校史办公室.

[73]张鸿春.忆城固师友[M]∥国立西北大学卅周年纪念刊,台北:西北大学校友会,1969:59—62.

[74]本校教职员每月疾病治疗分科统计表[J].西北联大校刊,1939(16)15.

[75]史志超.医学院琐记[M]∥国立西北大学卅周年纪念刊,台北:西北大学校友会,1969:21—24.

[76]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二年级学生公费生申请书[A].1937—11—29,西安:陕西省档案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