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费空间中的知觉现象:现象区解析

消费空间中的知觉现象:现象区解析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霍尔看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建筑知觉尤为复杂。霍尔明确地提出,在建筑领域的艺术创作中,建筑知觉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知建筑知觉的方式,触发相关的建筑空间体验。霍尔将人们在建筑空间获得空间体验和世界认知的现象称之为“现象区”。而消费空间作为建筑内部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具备建筑中的现象区。

消费空间中的知觉现象:现象区解析

在商品经济模式下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麻烦开始蔓延到工作和生活中,使得人们的精力逐渐被金钱所吸引,难以专注于生活的本质。诱惑人们只向往巨大的商业利益,而忽视了对自然存在的问题的思考。技术的发展确实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同时,技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也就是说,技术是否可以推动个体成长?或者仅仅导致认知偏差或者畸形?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造的空间中,被各种各样的结构所包围,受上述物质环境的长期影响,人们对物质关系的体验能力处于什么水平,是否可以通过知觉提升幸福感都是未知数。

建筑学理论的基础上,霍尔对现象学态度给予了肯定,但并没有支持其特定的原理。他认为建筑设计最重要的灵感来源就是建筑师对于建筑直观的体验、感受与知觉,同时这种体验具有很强的生动性和具体性。内涵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建筑知觉需要以建筑师为感知主体;其二,为人们创造各种可能性帮助其对世界进行感知,或者以建筑空间的方式对其知觉进行引导。在霍尔看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建筑知觉尤为复杂。通过建筑空间的营造,光影、时空等多种知觉因素有机地结合成整体,它可以通过对方向坐标和长度坐标空间的设计在材料、细节、透视等各种知觉因素之间建立紧密关系。霍尔明确地提出,在建筑领域的艺术创作中,建筑知觉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知建筑知觉的方式,触发相关的建筑空间体验。霍尔将人们在建筑空间获得空间体验和世界认知的现象称之为“现象区”。

现象区的感知和体验是十分复杂的,时间、色彩、光影等各种因素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消费空间作为建筑内部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具备建筑中的现象区。现象区中种种不同的知觉体验大体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种形式。同时这些知觉的叠加和组合也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觉空间。

2.4.1 直接的知觉

所谓直接的知觉就是从颜色、声音、味道、触感这些要素,对人单一知觉进行刺激,大脑最直接接收到的知觉信号,是建立完整现象空间的基础组成部分。

2.4.1.2 视知觉

视知觉中最关键的刺激来自色彩,色彩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社会心理、对象主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综上可知,色彩也会通过多个方面影响人的感知和体验,最终影响感知结果。场景的特殊性决定的情景色彩的特殊性,不同情景氛围所产生的色彩感也存在较大差异。

19世纪初期发表的“色彩理论”把对色彩的关注点从波长转到了与知觉的联系,从而将知觉与科学联系起来。同时也关注了空间中的色彩构成。

1952年由柯布西耶设计的一座超级公寓在法国马赛市郊建成的—马赛公寓(见图2-2)。柯布西耶将色彩大胆地与建筑和室内空间相结合,主要由红、黄、蓝三色装点的阳台。这些颜色不是随便填上的,柯布认为蓝色可以代表蓝天,同时也能唤醒人们对海洋的回忆,是一种自然界的原色。红色,是一种很性感的颜色,同时也有烈火燃烧的感觉。黄色,单纯、幼稚、亮丽。这些很贴近情感的颜色的使用,给人欢乐、放松、和谐的感受。同时,这三种颜色作为三原色,哪个颜色也无法替代对方,在色相环上以120°相隔,形成三足鼎立的趋势,给人视知觉上强烈的刺激。建筑物周围是绿色的植被,所以建筑的外表并没有用一点绿色,以强化建筑的视觉冲击,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突出出来。而绿色也是不可缺少的色彩元素,所以室内和楼道就用了绿色的色彩元素来装扮。

图2-2

这种大胆颜色的使用能让人在视觉上受到刺激,也会让人内心产生放松、愉悦的心情,使原本由冷冰冰的建筑材料组成的空间变得生动、亲切起来。

现代的一些特定场景的空间色彩运用的方式也是有特定规则的,比如大型展会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和米兰国际家具展展场中运用的主要颜色也是有很大不同的,也正是这种不同给其中的参与者带来不同的体验,调动思维中不同位置的活动产生不同的联想(见图2-3)。

图2-3 展会照片

2.4.1.3 听知觉

背景的音乐,人群的嘈杂,商家的叫卖,空间的回音,脚步声……种种自然与非自然形成的声音组成了听知觉的信息构成。一个熟悉的声音会让人联想到记忆中的场景,往日火车站的汽笛声会让听见的脑海中绘画出一个空间地图。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人听到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如同音乐,或者过年的爆竹声。所以这种物理的现象经过设计之后就能通过听觉使人产生心理反应。

在空间中播放不同地点的背景音乐也会让人觉得仿佛置身其中,或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比如在咖啡厅或者书店播放森林或者流水的声音可以有助于心情的放松,在长途驾车的情况播放欢快的音乐有助于精神状态的兴奋;在消费空间中也是如此,各个品牌也会用属于自己的声音标签来标识自己,比如麦当劳肯德基、亚马达电器商场等,人们一听到具有他们品牌标签的声音一定会联想到这些品牌,再比如一些汽车品牌都会用一个音效或者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来让消费者记住他们。所以声音也可以带有心理状态或者标识自己的标签,通过设计手段来生成不同的现象区。

2.4.1.4 嗅知觉

人类所有感官里,嗅觉是灵明度最高的,而味道也是可以跟记忆和情感联系起来的。生物学证实,人的嗅觉可以记忆超过一万种气味,通过味道唤醒的记忆也比视觉记忆有更高的精准度。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闻到很多味道,并且经常体会到味道跟情感、记忆等知觉体验的密切联系。(www.xing528.com)

嗅觉营销是一种很古老的营销方式。从有了商业以来,室外市场时代的经营者就已经使用熏香来吸引路人来到摊位前。现如今例如喜来登、W酒店、香格里拉等酒店,都有自己的嗅觉香味符号;不仅仅是空间设计,在时装界,各个品牌也会推出自己独有的香氛,将嗅觉符号融入自己的品牌,从而提高品牌的识别性。

2.4.1.5 触知觉

建筑细节所采用的材料属性决定了建筑外观的触觉感受。最近几年,在建筑技术的支持下,建筑市场中合成产品大行其道,例如各种新型涂料,以及置于木质窗户表面的塑料防水材料等。合成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材料的触觉逐渐呈现出迟钝的状态,降低了其敏感度。据霍尔说,对于美味的食物来说,几乎秘密的调味料比味精和其他工业产品重要得多。同理,人们对建筑空间体验特征和建筑设计细节、材料等存在一定的关系,甚至还会产生更为关键的影响。从本质上讲,在建筑空间中大量运用合成产品如同掺杂了大量化学调味剂的方便食品无异。这便向设计者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即如何合理地选择材料,唤醒和加强其本身的自然属性,以改善人们的触觉感受。

空间中各个材料的运用和拼接是否用心和细致成为触知觉体验好坏的直接因素。

2.4.2 不完全的知觉

当我们在空中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观察城市时,将产生和原来感受完全不同的印象。同理,我们若置身在行驶中的车上,其视角也会随着车辆方位的移动而上上下下。我们用自动扶梯在不同的楼层中穿梭,空间知觉会产生动态变化。这些无穷无尽的空间体验交叠重合,构建成一个透视化的网络。在不同的空间体验中,大众实现了物体与空间的统一。当然,人们对城市的体验往往是不完整的,具有碎片化和视角化的特点。无论是外界的气候、道路等,还是建筑本身的空间尺寸,都会对建筑感知产生影响。个体无法通过全部的视角去观察和感知,因此,任何城市空间和建筑的视觉形象都具有局限性,都属于不完全知觉。

2.4.3 自然的知觉

本文阐述的消费空间范围是在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消费者在室内空间参与空间活动时,能够参与知觉体验的自然元素基本可以归结为自然光和水。

许多建筑师在作品设计时都对光线进行了精细的计算和推敲,实际上一些建筑所展现的精神内核就是源于虚实结合所产生的透视度、光影变化以及相应的时空感。昼夜二十四小时中的光线变化,带来的便是建筑与室内空间情感的强度变化。不仅如此,正是因为光的存在,视知觉才能发挥感知作用。

霍尔提出,在建筑设计领域,光线是一种最具力量且最不可预测的设计要素之一。光线的各种物理特性的变化会对一个空间进行重新定义。正因为光的无形性也造就了空间的不确定性,可以让参与者在空间内运动时获得实时的知觉体验。并且有光就有影,光与影是相伴而生的,光影在我们感知空间,进行知觉体验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光来给我们描述这一切,我们才能通过现象区来组合成完整的知觉空间和物质空间。

在王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丰富多变的开窗,让室外的自然光线以不同的形状入射进室内(见图2-4),让本来相同的室内空间形成了不同的知觉体验,也就促成了该形式室内空间的知觉体验与同类型的空间产生了差异。

图2-4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对光波的反射和折射,可以使入射光线的方向发生变化,像一面镜子一样镜像空间,所以自然界中的水可以看作一面现象镜。这面现象镜会让空间尺度感翻倍,仿佛水面之下有一个等大的空间被映照出来。并且在水中映出的景物轮廓会更加清晰,色彩也会发生变化,随着观察者视点的移动,镜中的影像会随之变化,并且这个现象镜有专属的属性,因为每一个观察者观察到的镜中景象都是不同的。这样水存在的意义就超出了其物质本身的意义,而是在水面映出一个相反的虚空间。因为本身并不存在这个空间,其现象的本身只是物理现象,这个空间存在于知觉空间中(见图2-5)。

图2-5 阿丽拉阳朔糖舍酒店

2.4.4 重叠的知觉

重叠指的是知觉体验的重叠,而重叠的体验交织在一起就是重叠的知觉。这种重叠的知觉有可能是完全的也有可能是中间状态的,可能是清晰的也可能是模糊的。其中建筑的近中远景的融合,空间内人物、情节、实物等因素的相加可以重叠成完整的知觉体验,而如果视点一直在运动中,事物会变得模糊逐渐移动融入背景,这种现象生成的状态就是从起初到完整知觉重叠出的中间状态的现象体验。

我们的身体参与现象空间中进行知觉体验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办法把各个知觉体验单独割裂出来再做组合的。因此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是要根据尺度、颜色、细节、材质、光影等,组合在一起综合讨论的,不能将某个元素孤立地作为研究对象讨论设计方法。重叠的知觉超出了建筑空间本身的物质特性,并且也是建筑空间设计的核心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