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高专大学生共筑传统文化精神家园

高职高专大学生共筑传统文化精神家园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书院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中国书院制度向国外输出的起始时间,目前尚难断定。因为这部分地区当时处于中央政权的领导之下,皆有可能和内地一样一体推行书院制度。另外,像日本等周边国家,自唐代派遣使节到中国以来,书院制度也随时可能输入该国。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书院走向世界起始于明代。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

高职高专大学生共筑传统文化精神家园

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书院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中国书院制度向国外输出的起始时间,目前尚难断定。以今日疆界而论,唐代、元代、明代、清代,我国所辖疆域均包含不少中国现有疆域之外的地区,涉及今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越南、不丹、缅甸、泰国等国的部分领地。因为这部分地区当时处于中央政权的领导之下,皆有可能和内地一样一体推行书院制度。另外,像日本等周边国家,自唐代派遣使节到中国以来,书院制度也随时可能输入该国。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书院走向世界起始于明代。正统四年(1439),即朝鲜世宗二十一年,朝鲜李氏王朝君臣借鉴中国宋代的书院制度发展其教育事业,此为书院输出的重要标志。海外书院的分布范围,主要是在东亚、东南亚这一中华文化圈内。

海外书院的创建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寓居海外的华人,这些人因为侨居异国他乡,在异族文化的氛围中,常有一种飘浮无根之感,对母体文化有一种执着的依恋,于是就兴办起很多以传播中华文明为首务的华侨书院;另一类为外国人,他们占海外书院的创建者的绝大多数,这些外国人将中国书院移植于其国土之上,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是朝鲜半岛和日本。朝鲜李氏王朝500余年的经营,使书院遍布全国各地,直至今天,朝鲜1000元的纸币上还印着陶山书院图案和在院中传播朱子学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李冕的画像。在日本,据湖南大学邓洪波统计,江户时代(1603—1868)称作书院的学校至少有73所,包括佐贺藩多久邑的鹤山书院,多度津藩的弘滨书院,大沟藩的腾树书院,大洲藩的止善书院,大阪的怀德书院,秋田藩的育英书院、弘道书院、时习书院、崇德书院、成章书院、温故书院、博文书院、尚德书院,等等。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建有圣家书院,亦名家修院,又名中国学校(Collegiodei Chinesi),中国人则称其为文华书院,书院最初以专收中国留学生为目的,后来兼收有志到远东传教的西方人。与圣家书院类似的还有日本东京的亦乐书院,它是专门接纳中国留学生的教育机构,也是中国人通过日本人学习西方、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机构。

小故事大道理(www.xing528.com)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二人都已40岁,而且已考上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侍立,一声不吭地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此时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深。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在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时,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