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玉文化的国民性-揭秘史前玉文化路线

玉文化的国民性-揭秘史前玉文化路线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河流域的两支龙山文化在中原汇合,成为陶寺文化,再往西北去,进入陕甘地区,同当地文化相结合,而有石峁文化和齐家文化,开辟了一条玉文化的路线。这样一条文化走廊,就是当时的玉石之路,或者把它叫作玉文化的路线,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个“良渚化世界”。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的玉盘龙与红山文化的C龙或玉猪龙或与陶寺文化有“龙缘”。

玉文化的国民性-揭秘史前玉文化路线

龙山文化追求“合众国为一国”,大致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以玉立国,良渚化;后期,从玉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时代,转以青铜立国,走向二里头文化,从“合众国”走向“打天下”,从文化中国向王朝中国转化。

用“大龙山文化”的眼光来看,最初的龙山文化,并非出现在海岱地区,而是出现在杭州湾与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刚被发现时,以其文化面貌与龙山文化相似,而被命名为“杭州龙山文化”,后来发现“杭州龙山文化”比山东龙山文化还早,就改名为“良渚文化”了。为什么要改名呢?其实,应该从考古发掘的实际出发,反过来把良渚文化看作龙山文化的源头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将它们分开,这反映了“中原中心论”的尴尬。

良渚文化就像山东大汶口文化一样,是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的另一个源头,是这两种文化的互动,产生了龙山文化。从时间上来看,良渚文化起止时间,大约在五千三百年至四千年前,应该说比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早了一千来年,正是良渚文化在江南太湖流域和杭州湾消失时,龙山文化才开始兴起,并以新姿态站在良渚文化的肩膀上。即使在北方龙山文化的各种类型里,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虽然典型,但不是最早的。较早出现在北方的龙山文化,是在中原地区的河南,时间大约在四千六百年至四千年前。这一时期,中原龙山文化,上承庙底沟二期,出现了王湾三期、后冈二期和造律台三个类型。庙底沟二期文化,开始向龙山文化转型,它的出现,略早于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应该不是从那里传播过来的,而是另有来源。这就使我们想起了良渚文化北上时还有另一支,除了进入海岱地区的一支,还有进入江淮地区薛家岗文化的一支,很可能就是这一支影响了庙底沟二期。

我们知道,庙底沟类型原本没有玉文化,但庙底沟二期却出现了玉。在被确认为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坡头遗址里,就出土了作为“良渚化世界”标志的玉璧、玉钺、玉琮等系列化玉石器200余件。故中原龙山文化,同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一样,都是受了良渚文化影响,自发产生,自主形成的,它们有一共同特征,都与本土文化有连续性,对外来文化有包容性。两支龙山文化分头北上,一支从中原跨过黄河,进入临汾盆地,一支从海岱地区出发,沿着黄河自下而上,由东向西,也来到了临汾盆地。

黄河流域的两支龙山文化在中原汇合,成为陶寺文化,再往西北去,进入陕甘地区,同当地文化相结合,而有石峁文化和齐家文化,开辟了一条玉文化的路线。而其中心,就在黄河中游临汾盆地的陶寺文化,以玉石之路为纽带,以玉文化认同为导向,以“良渚化世界”为底蕴,以龙山文化为主体的“合众国为一国”的广域文化中国终于出现了。

诚如郭大顺所言,尧、舜、禹的来历,应该出自东南沿海的他所说的那个“虞夏集团”,我们接着要说的是,这个“虞夏集团”,也就是良渚文化,沿着玉石之路,从东南跑到西北,打开了中国历史运动的一条大通道,形成了中国早期的玉文化的路线,从良渚文化经由龙山文化,连着陶寺文化和石峁文化,一直到达齐家文化。这样一条文化走廊,就是当时的玉石之路,或者把它叫作玉文化的路线,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个“良渚化世界”。

文化中国,说到底,就是个“合众国”,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联合国”,这就是中国传统里永远为之骄傲的“天下为公”和“人类大同”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王朝胆敢否定这样一个时代,没有哪一个王朝不以这样一个时代为表率。

可以这么说,没有哪一种文化像玉文化那样对中国人影响如此深远,陶器虽然比玉器早,但已被瓷器取代,而瓷器所追求的,便是玉文化的效果,故有“青瓷类玉”一说。西方人对中国瓷器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表达了对玉文化的尊重。瓷器,尤其是素瓷,介于陶器与玉器之间,其烧制工艺似陶,而其成品的形色则“类玉”,以此表现了陶器对玉文化的认同,正是在对玉文化的追求中,粗制的陶器才转化为精制的瓷器。当瓷器取代陶器作为“百姓日用”之物时,玉器却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不仅作为一种文明的样式依然存在,而且在当下市场经济的商品大潮中,玉器依然保持着一代天骄的风采。

尤为神奇的是,就在当年良渚文化一隅——就说苏州吧,五千多年前,各地玉料都运来此地,被加工成玉器,五千年后,依然如此。那一条街,一个小巷和一条弄,似乎重现了良渚人的奇迹。啊,神奇如斯!这究竟是因为同一方水土所具有的文明的再生能力,还是因为从古到今有绵绵不绝的“玉的传人”?作为中国人,但凡略有家资,便要有块玉佩,有个玉镯,或有条玉项链什么的,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财富身份和文化身份。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吧!一代代,“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就活在这样的“传统”里,早就活成了“玉的传人”,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玉璜,浙江杭州余杭反山遗址出土,良渚文化

玉鱼,浙江杭州余杭反山遗址出土,良渚文化

从良渚化世界到龙山文化世界,中国文化源头的脉系和路径逐渐清晰。良渚文化消失以后,良渚化世界通过龙山文化向外蔓延,形成了一个龙山化世界。从山东济南龙山文化遗址开始,经历河南安阳后冈、陕县庙底沟二期及山西芮城清凉寺坡头遗址,再经历陶寺文化遗址,向西延展至陕西神木县石峁文化遗址、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并扩及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都在龙山文化的世界里。不过,在这个已经开始金石并用的龙山化时代,仍保留了良渚玉文化的特征。

玉蝉,肖家屋脊遗址出土(www.xing528.com)

玉盘龙,肖家屋脊遗址出土

玉虎头像,肖家屋脊遗址出土

玉人头像,肖家屋脊遗址出土

长江流域文明曙光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石河城遗址,其中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的玉虎头像,与良渚神徽有“神缘”。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的玉盘龙与红山文化的C龙或玉猪龙或与陶寺文化有“龙缘”。

石铲,湖北监利柳关遗址出土

玉镯,湖南华容毛家村遗址出土

石斧,湖北荆州桂花树遗址出土

人面形玉佩,重庆巫山大溪文化遗址出土

羊乳状袋足陶鬻,石峡遗址出土

石峡遗址第17号墓随葬器物出土情况

兽面纹石琮,石峡遗址出土

浅腹三足陶盘,石峡遗址出土

广东曲江石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其中兽面纹石琮与良渚文化反山遗址出土的“琮王”神徽有“神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