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租界铁门:开设和拆除的研究

上海租界铁门:开设和拆除的研究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法租界铁门的开启和拆除似乎已指日可待。事实上,后者的最后拆除是1945年8月抗战胜利以后的事。[37]拆除工作具体是由工务局第2区第5工段承办的,从12月16日开始,最初由该段道工自拆,由于人手不够,自1946年1月2日以后又陆续雇用了80名临时工相助,每日动工5班,至1月13日终告全部拆除。

上海租界铁门:开设和拆除的研究

1943年7月30日,汪伪政权“收回”了上海法租界,沪市行政归于一统。法租界铁门的开启和拆除似乎已指日可待。先有传闻称,8月15日铁门将全部开启,门前各种障碍物亦将清理干净。但届时,伪警局又一次以“警力不足,地方治安犹未健全”为由,予以展缓。[26]10月12日,南阳桥全夜开启,自此可午夜通行的铁门增加至2处,另一为老北门。是年底,沪南市民福利协会主任陈富康致函伪市长陈公博要求开放新北门(今人民路、四川南路口)和小东门(今人民路、方浜中路口东侧)两地铁门。[27]

直至1944年3月初,伪上海市政府和伪市警局在获得了日军当局的允准后,才决定于3月10日上午6时起开启大部分铁门,“根据实地情形,除少数不必要铁门仍予闭塞外,其他铁门按交通需要定为全日开放及定时开放两种”[28]。其详情见表13[29]

表13 大部分铁门开启情况

[5]因其内部设有坚固堡垒一座,故延至同年5月28日上午9时拆除后才正式开放。(详见上海市档案馆馆藏号 R23—1—79,“日伪上海个别市政府第七区公署开放十六铺里马路口铁门以利商民案”,第2页;R36—9—62,第74页)

续表

续表

在表13涉及的原南市华法交界处36道铁门中,一般市民可自由出入的达到了24道,其中昼夜开放的已达7道。尽管仍有三分之一处在闭塞状态(显然已有意识地被间隔错开),但是“枷锁”毕竟已经松开,城市的身姿得到了相当的舒展,市民们的交通和生活也方便了许多。[30]

尽管如此,似乎仍有人对铁门的“好处”恋恋不舍,1945年4月间,伪泰山警分局鉴于“南市之铁门全部开放,窃犯逃窜较易,近三四月来窃案层出不已”,决定在“辖境四周遍设竹篱,里巷铁门准时关闭,并于各娱乐场所密布警探。一遇盗劫持,全区各路口同时封闭……”[31]

上述时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大败,急需大量金属原料制造枪炮和飞机。日伪当局遂在上海发起回收废金属运动,举凡废铁、旧锅,乃至栅栏、雕塑等,“凡一切建筑物内外非必需之金属设备”[32]俱在回收回炉之列,其势几近疯狂。原公共租界与华界之间位于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武进路及其他地段的27道铁门,在1944年5月14日前即已全数拆除,“改造军火去了”。[33]而南市原华法交界处的三十多道铁门,此时亦无实际用途,却能侥幸逃脱,实在是出乎意料。

事实上,后者的最后拆除是1945年8月抗战胜利以后的事。是年10月21日,上海市工务局属员张子孚在致局长赵祖康的呈文中,宣称“租界当局装设铁栅,不但有碍交通,且更有失国体。现在租界业经废除,为肃清旧有思想,统一市区管理,并畅达交通、整饬观瞻起见,自宜及早予以拆除,以新耳目”。[34]4天以后,上海市警察局局长宣铁吾在致市工务局的公函中,也提出了相同的建议。[35]市工务局遂将此意见呈送上海市政府和淞沪警备司令部,尽管后者的回复出人意料—“值此冬防期间,此项铁栅于警备上尚属必需,拟请一律暂行缓拆,藉维治安”[36],但市工务局还是在12月初获得了上海市长钱大钧下达的拆除铁门的手令。[37]

拆除工作具体是由工务局第2区第5工段承办的,从12月16日开始,最初由该段道工自拆,由于人手不够,自1946年1月2日以后又陆续雇用了80名临时工相助,每日动工5班,至1月13日终告全部拆除。拆下的料件可见表14[38]:(www.xing528.com)

表14 南市华法交界处三十多道铁门拆下料件统计

续表

在拆下的370扇铁门中,除了被市工务局系统的结构处、徐家汇路柏油轧石工场、苏州路工场、虬江路工场、第8工段、第5工段等部门迅速领走了若干扇外,南市体育场、上海市博物馆等也获准派人领走了若干扇,用以建成自己场馆的铁门。[39]还有一些铁料则被改制成手推车等器具。

顺便一提的是,1946年5月和8月,上海市工务局为了有利交通,又先后拆除了里马路、太平街交界口,里马路、南市大码头大街交界口,以及外马路、老白渡街交界口的3道铁门。与前述的租界铁门不同,它们位于原华界境内,是战时日伪方面建造的。[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