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法教育合作交流:武汉大学校史新编

中法教育合作交流:武汉大学校史新编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1979年中法签署文化交流协定以来,武汉大学作为试点学校与法国延续了30多年的友谊。合校以来,学校与法国高校在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武汉大学已成为我国对法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基地和窗口。截至2012年,武汉大学先后共有9位教授因在中法教育、文化交流上所做的杰出贡献而被法国政府授予各类荣誉勋章。2006年,法国时任总统希拉克率团来访时,称赞武汉大学是“中法合作的典范”。

中法教育合作交流:武汉大学校史新编

自1979年中法签署文化交流协定以来,武汉大学作为试点学校与法国延续了30多年的友谊。合校之前,武汉大学与法国的合作多是由政府主导,主要集中在数学、法语语言文学、经济学等有限的学科领域。合校以来,借助四校学科融合和资源重组的优势,中法合作领域拓展到历史、管理、法律化学物理、资源环境电信、医学、机械、核能等学科领域,并以学生联合培养为依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合校以来,学校与法国高校在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从数量上看,每年学校通过校际交流协议派往法国的学生人数达一百余人,每年接受的法国留学生人数也在逐步增长。从质量上看,武汉大学先后开办的十余项中法联合培养特色班,如中法法律法语双学位班,中法理学工学本硕连读班,中法医学班等,都取得了很大成功。中法国际特色班已成为学校的品牌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熟练掌握中、英、法三种语言,具有特殊知识结构的复合型拔尖人才。

学生联合培养密切了教师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一系列科研合作的开展:2004年,武汉大学与巴黎七大合作成立了“武汉大学—巴黎七大分子模拟与化学信息学实验室”;2006年10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与法国巴黎六大合作建设的现代化急诊中心投入使用;2008年,“武汉大学—南锡大学骨与关节组织工程开放实验室”成立;2009年,武汉大学与南锡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细胞、组织工程及其临床应用领域建立“中法无边界实验室”;2010年,武汉大学联合CIMPA国际学术组织举办高水平的“地球物理学流体力学中的数据处理”国际研讨讲习班;2012年,武汉大学法语系主任吴泓缈教授与法国人佳玥(Christine Cayol)女士合作撰写的新书《蒙娜丽莎眼中的中国人》出版发行。(www.xing528.com)

武汉大学已成为我国对法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基地和窗口。学校与法国30多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并开展了实质性合作。截至2012年,武汉大学先后共有9位教授因在中法教育、文化交流上所做的杰出贡献而被法国政府授予各类荣誉勋章。巴黎七大孔子学院的创办、武汉法语联盟的壮大均是学校对法交流的成果。2006年,法国时任总统希拉克率团来访时,称赞武汉大学是“中法合作的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