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农业创客:创新模式

互联网+农业创客:创新模式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互联网+农业旅游”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旅游的扶持力度,文件明确提出,“互联网+农业休闲”这一旅游产业必须要加大发展力度。近年来,“互联网+农业旅游”的收入数据不断攀升。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做好农业特色。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技术把产业进行提档升级,并把相关产业做成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互联网+农业创客:创新模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7年2月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了“中央一号”文件。时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唐仁健同志指出,发展新型农村的新产业与业态,是要促进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实现第一产业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升级、全产业链条得到升值,更是要培育出“互联网+”下的新型农业的经营与服务主体,并进一步落实怎样吸引农村人力资源和各类相关人才与扶持第一产业等政策。这些举措的目的是要给农业带来发展新气象。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农业创客发展模式的创新及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主要从农业创客发展模式表现的田园综合体、农业旅游、农业特色、智慧农业、农业教育实践、农业物流和农业文创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农业田园综合体与合作社模式

农业田园综合体是以农民合作社或新型农庄为主要载体,让参与的农民受益,通过“互联网+循环农业”“互联网+创意农业”“互联网+农事体验”等模式来实现。打造农业田园综合体的目的是拓宽新型农民创新创业之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综合体当中,进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例如创意农业由于有创新理念及创新技术的注入,赋予农产品更多的内涵;农事体验则是把城里人吸引到农村尝试传统耕种,体验农事活动。其模式构建也比较灵活,可以通过一家或几家农户合伙经营,或是以合作社、村集体力量集体运营。还可以尝试“合作社+农户”模式,如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把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体验观光农业、特色种养业和“双创”电商项目等模式有机融入创新与创业等领域,金堂县佳兴果蔬专业合作社实行了“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这一模式,在当地的淮口镇龚家村吸引投资达500万元,投资方结合县里规划和龚家村实际情况,实行“大园区,多业主”的方案,在村里流转土地27公顷,并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其流转的土地上栽种水蜜桃、猕猴桃和其他果树,并科学运用林下经济模式,在果树下栽种应季蔬菜。这里,投资方主要致力于“互联网+农户+生态工程”打造第三方运营平台。合作社通过第三方平台让大园区的各农户与业主根据自身情况挂网各自的农产品信息,各自与企业实行订单式采购,解决各农户与业主和采购方之间的信息互通问题。

(二)“互联网+农业旅游”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旅游的扶持力度,文件明确提出,“互联网+农业休闲”这一旅游产业必须要加大发展力度。并把各区域的物质、非物质资源等农业优势充分发挥,利用“互联网+”这一模式,实施推进“互联网农业+旅游”“互联网农业+文化与教育”“互联网农业+康养”等产业的密切融合、创新。近年来,“互联网+农业旅游”的收入数据不断攀升。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旅游接待游客已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4400亿元,农民从业人员630万人,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农业旅游必须要找到农业特色资源、做特色农业游。例如,近几年掀起的家庭农场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就把家庭农场做得多姿多彩,由于该镇农场距离主城区30km左右,再加上地处平原且多水,原来很多农田有的荒废,有的种花,有的种树。慢慢就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大地景观特色,当地政府根据地理环境和特色鼓励公司和农户进行近郊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游服务。农场经营主们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网站、手机APP、手机微商、微信推送与点赞、网上订单、微信订单等多种模式进行宣传、推广,市场反应很好。当地也因此成了市民周末节假日的好去处,这一农业旅游也为当地带来了很可观的收入。

(三)“互联网+农业特色化”

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充分整合,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新特农产品,通过市场化运作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其重点就是“特色”。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做好农业特色。为此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实施增效行动计划,要把优势特色农业凸显出来。如地方区域的各类花卉与苗木、各种蔬菜瓜果、常见的食用菌、地方茶叶与蚕桑、粮豆与中药材和各地特色水产养殖等。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技术把产业进行提档升级,并把相关产业做成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二是深度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林木、花卉与竹藤、森林区域食品、珍贵树种与速生木材林等绿色产业。三是适度开展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规范化与生产示范区建设,各区域一定要建设一批能彰显区域文化、带有鲜明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或特色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地方区域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特别是区域企业或行业协会应当利用互联网资源,支持区域特色品牌建设,提升传统的名优特色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助推产业升级。

(四)“互联网+智慧农园”(www.xing528.com)

目前,智慧农业已经在一些农业园、家庭农场得到应用。如山东邹平县的智慧农园、福建闽侯县白沙镇的“互联网+智慧农园”。这些智慧农园能够通过互联网对作物长势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园内安装的无线远程传输系统以及监控设备,城市会员只要打开手机APP或微信视频,就能追溯掌控种植源头情况。通过此种模式,一方面能够改变原来较为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吸引城市消费者,拓宽产品销路。

(五)“互联网+校友+农业+众筹”

这是一种新模式,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摸索和探讨。如四川农业职业学院就对此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主创人员以“教师+学生+校友+农民”为主成立了创业集团,集团隶属创客学院,属于副理事长单位,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创业集团作为母公司,整合学院现有的各类创业资源,吸引校友、学友和教师的创业项目(团队)以及与其生产经营、事业发展有关联的协作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加入。这样以农业为载体,可以进行多方位的投资以推动农产品的升级开发。

(六)“互联网+农业主题教育公园与实践基地”

在“互联网+农业”推进工作中,农业科研院校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均是可以依托的重要资源,并可以尝试创建科技创新企业群。与此同时,可将农耕文化教育引入学校教学,各地区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实践基地,并由政府相关部门引导辖区内中、小学将互联网与实践基地资源有机整合,让学生参与农业科普知识学习和各项农事体验。在寓教于乐的同时,让传统农业文化、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意识之中。

“互联网+农业主题教育公园”模式是以农业景观、农作物、农事活动甚至是农家畜禽等元素为主题的公园。将与农业相关的互联网科学技术、具有乡土特色的T艺品、区域特色农业景观和农业节事活动等元素融入其中,通过讲好乡村故事、开发文创农业,提升主题农园的附加价值。如成都市新津县的“花舞人间”都市农业主题公园就是由华西希望集团斥巨资打造的,其低碳地产模式备受好评,公园“顺山、顺水、顺势”的设计理念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和维护成本,与此同时景区利用山体的自然落差将蜿蜒而下的水流转换成能量,串起了30多个低碳景点。景区内的花卉超市、生态厕所和花卉博览园的设计也是一大亮点。因此,很多城市的近郊也可以按照这一模式去尝试。另外,成都还有很多“互联网+农业主题教育公园与实践基地”。如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就有专门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生的乐园。园区活动通过互联网线上预定、线上设置任务和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园中有多种常见动物兔子、猪、鸭、鸡和狗等)。许多中小学校与其开展合作,成立青少年实践教学基地,学生们可以参与其中并观察园中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等,慢慢地这里就成了许多青少年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乐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