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洲早期艺术遗迹揭示丰富的贝宁文明

非洲早期艺术遗迹揭示丰富的贝宁文明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洲大陆历史悠久,有着人类文明的丰富遗产和久远的文化传统。贝宁人以制作牙雕、木刻以及铜和赤陶的雕塑等艺术品著称,世称贝宁文明,为著名的非洲古文化之一。后来随着葡萄牙人的到来,海上航线的开通,铜又通过海上从欧洲大量运入贝宁王国,这就为贝宁的能工巧匠施展才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非洲特有的艺术从而融入到青铜作品之中。

非洲早期艺术遗迹揭示丰富的贝宁文明

非洲大陆历史悠久,有着人类文明的丰富遗产和久远的文化传统。距今约1万年至4000年前,今日横贯非洲大陆北半部的撒哈拉沙漠还是一片河流纵横、植被丰茂的地区。居住在非洲南部的居民自南而北缓缓迁徙。作为一个整体的非洲大陆,在人类远古文明的早期石器时代,一直走在世界文明史的前列。到了公元前3000年,由于地理气候的变迁,非洲大陆的撒哈拉地区逐渐干旱、沙漠化。浩瀚的沙漠向东西两侧延伸直到红海大西洋岸边,逐渐阻隔了沙漠南北两侧非洲地区的联系。南部和中部非洲与北部非洲的联系和交往因浩瀚沙漠的阻隔作用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少。埃及文明,包括后来的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等地中海沿岸的马格里布文明,转而向东向北寻求与西亚、南部欧洲的联系,形成环地中海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南部非洲则因沙漠区扩大,与亚欧大陆的距离变得十分遥远,逐渐走向封闭化,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非洲文明(亦称黑非洲)在相对封闭中独立发展。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黑非洲形成为既不属于东方文明也不属于西方文明的相对独立的文明形态。

图204 非洲古代国家(公元8世纪至公元19世纪)[5]

非洲古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旧石器时代的非洲文化,其主要特征是磨光石器的广泛流行和陶器的制造,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闪烁着异彩,撒哈拉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史前壁画,也是这种文化的结晶。然而,今天的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于稽考,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形怪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6]

1.贝宁古文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897年)

贝宁王国中世纪的一个非洲人王国,公元14世纪前由来自伊费城的约鲁巴人建立,16世纪至17世纪全盛时期势力范围西起拉各斯,东抵尼日尔河三角洲,大抵为今尼日利亚西南部,并延伸至今贝宁共和国境内。首都贝宁城位于尼日利亚尼日尔河三角洲西端,现为埃多州的首府。贝宁城建于公元9世纪,作为古代西非强大的贝宁王国的都城,也是当时非洲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持续800年时间,可谓历史悠久。贝宁人以制作牙雕、木刻以及铜和赤陶的雕塑艺术品著称,世称贝宁文明,为著名的非洲古文化之一。

图205 贝宁王宫

最能代表贝宁文化特色和成就的还是青铜雕刻。有意味的是,西非地区并不产铜,当时在西非,铜曾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贵重物品,早先贝宁人所用的铜是骆驼商队从遥远的北非运来的。后来随着葡萄牙人的到来,海上航线的开通,铜又通过海上从欧洲大量运入贝宁王国,这就为贝宁的能工巧匠施展才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非洲特有的艺术从而融入到青铜作品之中。从公元13世纪起,贝宁的青铜雕刻变成了一种宫廷艺术,种类上有小雕像、人头雕像和浮雕等,除了贵族们随身携带外,更多地用来装饰贝宁城的宫殿大厅和回廊。1907年,在距离贝宁160多公里的伊费古城的发现,提供了更多的同一类型的铜雕和象牙的艺术品。公元13世纪左右,伊费艺术随着其经济的发达而繁盛起来,伊费被公认为热带非洲雕刻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赤陶头像、青铜头像和青铜器皿成为了伊费艺术的代表,如图206这尊《伊费国王头像》。

图206 伊费国王头像,青铜雕塑,高约91厘米,公元13世纪。

《伊费国王头像》是用一种被称为“失蜡法”的浇铸工艺制作的。“失蜡法”铸造工艺最早出现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但是并没有流传下来。在贝宁王国兴盛之前的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之间,伊费曾主宰着尼日利亚的历史,代表着当时尼日利亚铸造的最高水平。伊费文化的典型艺术品是由陶土、黄铜和青铜等材质做成的人像、头像和动物雕像,其中的铜雕作品采用的就是“失蜡法”工艺,久已失传的古代东方艺术手法在这里重新焕发了生机,贝宁人制作《伊费国王头像》正是从这里学来的技艺。雕像的面部形象和装饰着珍珠的王冠塑造得十分精致,脸部结构十分准确,耳朵、眼睛和嘴唇的造型优美协调,非常富有个性,神态端庄、安详,面部则覆盖着纤细的刺花纵纹,这种花纹是非洲黑人雕刻的独有的特点。丰厚的嘴唇周围有很多小孔,据推测是用来垂挂装饰品的。整个作品表明非洲的雕刻家们在当时就十分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表现力,表现的是当时非洲人写实的艺术观念,堪称13世纪贝宁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作。类似的杰作当然不止这一件。奥沃发现的一个赤陶头像,面部经过精细雕刻,双眼和嘴角略呈微笑,神态恬静。整个雕像表面划着一条条据说有宗教含义的竖线,却并不破坏作品的典雅风格,堪称一绝。可以说,这些作品不管是铜雕、象牙或木刻,在艺术风格上和雕刻技术上与贝宁古城的铜雕艺术品相比,都能看出相似或继承的痕迹。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诺克文化(Nok Culture)。(www.xing528.com)

诺克文化是尼日利亚中部乔斯高原及周围地区的石器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的文化,20世纪30年代初因在乔斯城西南的诺克村首先发现而得名。1943年,在诺克村的一个锡矿水坑中发掘出一个赤陶人头像,此后在周围8万平方千米,相继发现了160件基本上属于同一艺术风格的赤陶雕像。经碳14检测,这些雕像的年代为公元前500年到公元200年的作品,时间跨度约700年。考古学家和文化史家对这些文物进行对比研究后认为,古代这一地区曾存在一种土生土长的非洲黑人文化,它分布于现今尼日尔河中游和贝努埃河下游的广大地区。考古人员在当地发现了许多石器和铁器,这些文物无疑代表着撒哈拉以南非洲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历史文化,其繁盛期约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200年。此外还发现许多精致的人和动物的赤陶雕塑,特别是一些诺克祭祀小像和人头像,后者的大小往往与真人相近,说明当时的制陶工艺也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至于诺克人,一般认为是今尼日利亚中部某些居民的直系祖先。当时他们以务农为主,也饲养牲畜,已懂得炼铁,喜好项圈、手镯、锡或石英的珠子等饰物。后来伊费和贝宁的雕塑艺术,极大可能源于诺克文化。伊费文明的创造者约鲁巴人在黑非洲历史上可能自诺克时代以来就已形成为一个有相当人口规模且相对集中的黑人大部族群体。诺克赤陶像的发现,对非洲黑人文明史的研究,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贝宁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其杰出代表除了青铜雕刻外,还有象牙雕刻、木雕等,多有学者认为可以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青铜艺术品相媲美。1897年2月18日,正当欧洲列强掀起瓜分非洲高潮的时候,1500名英国士兵用重炮攻克了贝宁城随后窜进王宫,将宫内世代珍藏的艺术珍品抢劫一空,并放火烧毁了这座闻名欧洲的黑人古城。随着英国部队调回本土,流入欧洲古玩市场的近2500件贝宁古国艺术珍品让欧洲艺术界大为吃惊。这些铜质的铸雕艺术品和象牙雕刻艺术品,有人物的艺术形象,有动植物的艺术造型,不但造型奇特,而且典雅精美,极具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尼日利亚历史学奥斯汀·楚库拉认为,按地域政治,尼日利亚分为6个区,从这些区域中可以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尼日利亚文化,包括尼日利亚西南部的伊费文化,东南部的伊格博—乌库文化和包含诺克地区的洞穴和古器物的努佩文化,以及尼日利亚的贝宁文化,再向南走,就能找到河流,所以人们可以在这几个区域里发现不同的文化形式。艺术史家已经公认,西非陶器和青铜艺术品是一脉相承的。贝宁的青铜艺术品直接来源于伊费,伊费的青铜头像继承了诺克文化的艺术风格。这两种文化对人像的眼睛、四肢和躯体的处理是相似的。诺克艺术又来源于原始岩壁画。诺克不仅是个独立的冶炼中心,而且是西非文化艺术的一个独立中心。

2.大津巴布韦(公元4世纪至15世纪)

“津巴布韦”一词源于绍纳语,意为“石头建筑”或“石头城”,得名于一组古代巨石建筑群遗址。该建筑群大约始于公元4世纪至5世纪,以此为中心曾先后建立过一些班图人的王国。后经多次重建或扩建,于公元14世纪至15世纪达到鼎盛。大津巴布韦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今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南部、博茨瓦纳东部和南非北部一带。除大津巴布韦之外,在这一区域内已经发现了500多处类似的石头建筑物。大津巴布韦是其中最壮观的一座。

图207 大津巴布韦遗址

图207是一个围墙围成的圆表区域,内有房屋和庭院。围墙高9米,厚约5米,顶部砌着大石块。沿山谷向下延伸,在约24公顷的范围内散布着许多石头建筑,包括一座围墙围着的庙宇和稍小一些的建筑物遗迹。整个建筑主要由内城和卫城两部分组成。内城是一座由略呈弯曲的石墙围起来的椭圆形建筑群,院内还有两座圆锥形石塔和三个门洞与外部沟通。卫城建在约700米高的山顶上,墙高15米、长244米,城墙下的通道仅容一人通行,异常险峻。在卫城与内城之间是一片开阔的谷地,散落着一些低矮的石屋,所有这些建筑都是用当地开采的花岗岩砌合而成,岩块之间不施灰浆、严丝合缝,连刀片都难插入,构思之精巧令人赞叹。此外,整个建筑还有合理的排水系统。考古发掘发现,津巴布韦这种围墙式的石构建筑物源远流长,广泛存在于南部非洲。直至今日,居住在林波波河南岸的文达人的房屋建筑式样仍类似于津巴布韦的石头建筑。公元1871年,德国地质探险家毛赫看到了大型石构建筑,称之为远古时代文明人的创作。从毛赫向当时欧洲人详细描述开始,世人才知道在非洲内陆深处,即距离今日哈拉雷到约翰内斯堡公路不远处,有一处气势雄伟的石构建筑物。从现在考古发掘的结果来看,大津巴布韦的石构建筑显然是历史上黑人设计建造的巨型建筑,废弃不过三四百年。但这一伟大遗址的建造主人是谁,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论题。经过近一个世纪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合作研究,特别是英国考古学家卡顿·汤普森的研究终于证实了津巴布韦石构建筑由非洲黑人创造,是非洲黑人文明的独到成果。根据碳14的测定,最早的小型石构建筑建成于公元4世纪,是已定居于当地的一支班图人首先兴建的,他们已经掌握了制造铁器的技术。公元10世纪,属南班图的绍纳人进入今津巴布韦的中部地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

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最珍贵的文物是当年用于装饰大围圈顶部的“津巴布韦鸟”(图208)。鸟用淡绿色的皂石雕刻而成,鸟身如鹰,而头似鸽子,脖子高仰,翅膀紧贴身子,长约0.5米,雄踞在1米高的石柱顶端。这种石雕鸟是津巴布韦一个部族世世代代崇拜的图腾,一直信奉至今,其工艺精细,造型雄健,艺术价值连城。据说,在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曾先后发现8只这样的“津巴布韦鸟”。皂石柱上的鸟后来被人们称为“津巴布韦鸟”,现在它被作为津巴布韦的象征,印在国旗和硬币上。

图208 津巴布韦石雕鸟

大约1450年,大津巴布韦开始衰败。可能是因为与敌国的战争,也可能是因为人口增长,造成食物、燃料短缺和牧地匮乏。到了16世纪,葡萄牙人开始在沿海港口做邮购贸易,使黄金贸易受到挫折,大津巴布韦的地位每况愈下,政权中心迁至他地。在数百年中,西南非洲在欧洲人、沿海地区的斯瓦希里人,以及非洲内地的马绍那和其他地区的人之间的冲突中逐渐衰败,大津巴布韦被人们淡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