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朝进行时:柴荣成为后周皇帝,征刘崇

宋朝进行时:柴荣成为后周皇帝,征刘崇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德元年正月,一代枭雄郭威在开封病逝,柴荣成为后周的第二任皇帝。由于寺院没人管,一些流民、逃犯甚至把它当成了藏身之地。果不其然,柴荣的决定一宣布,反对声铺天盖地,满朝上下,几乎无人赞成柴荣的做法。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还是以一票赞成(皇帝),多票反对(无效)的形式,同意由柴荣亲自率军迎击刘崇。和柴荣一样,李重进也从小跟随郭威走南闯北,立下过不少战功。

宋朝进行时:柴荣成为后周皇帝,征刘崇

公元955年,后周境内的所有寺院接到了一份诏书,大意是这样:凡是没有得到政府正式批准的寺院,一律停废;禁止寺院私下招收(剃度)和尚、尼姑;各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和尚、尼姑进行登记造册,遇到死亡、还俗的及时注销;凡是想出家的人,必须得到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亲属同意,并能够背诵或熟练朗读一定数量的经文;未经批准擅自剃头的,强制还俗。

根据内容翻译成现在的红头文件,文件名应该是《关于规范佛教场所建设及加强和尚尼姑等佛教从业人员监管的通知》。照这搞法,连个和尚都不好当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世宗灭佛”事件。

历史上的周世宗,名叫柴荣。

改变赵匡胤人生命运的第二个人。

柴荣,邢州龙岗人,本是郭威的妻侄,从小跟随郭威左右,后被收为养子。柴荣长相英俊,骑射功夫了得,性格沉稳老练,为郭威所器重。在郭威率兵进攻开封的时候,他负责留守邺都大本营。郭威称帝后,他升任澶州节度使。

广顺三年(953),柴荣被封为晋王,担任开封尹,这可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任命。

由于郭威的儿子此前已经全部遇害,谁能够成为帝国将来的主人,一直广受朝野关注。按照当时不成文的规矩,一般只有皇位继承人,才能出任开封尹。所以,郭威发布这项任命,等于宣布了柴荣的皇储身份。

柴荣在出任开封尹后,决定挑选一批人才辅佐自己,可能是曾经对赵匡胤有所了解,而且比较赏识,他把即将赴滑州上任的赵匡胤留了下来,任命为开封府马直军使(低级军官)。

显德元年(954)正月,一代枭雄郭威在开封病逝,柴荣成为后周的第二任皇帝。

柴荣是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即位不久,就立下“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愿,立志结束内乱,统一中国,重造太平盛世。他性格刚烈,做事雷厉风行,定下目标后就大干起来,革新吏治、发展经济、重整军备……在极短的时间内,推行了许多大胆的新举措。

灭佛,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件事。

在乱世,很多人无法安居乐业,寺院就成了理想的避难所。因为进了寺庙,至少还能有口饭吃,有个地方遮风避雨,总好过在路边饿死。所以,当时许多穷苦人都想进寺院做和尚、当尼姑。

由于需求太旺,寺院越建越多,随之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自愿剃度当了和尚(尼姑),干活的人就少了。大量金属被用于铸造佛像及佛教用品,制造货币的原材料就没有了。寺院拥有大量田产后,国家赋税也少了(寺院田产不纳税)。由于寺院没人管,一些流民、逃犯甚至把它当成了藏身之地。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国力恢复。

为了限制寺院无限制的扩张,柴荣颁布了上面那道诏令。

可当时佛教盛行,许多朝中官员自己也信佛,免不了有许多反对声。柴荣却不为所动,回答得非常干脆:

“佛以善道感化人,如果有志向善,就是尊奉佛法。那些铜像难道就是所谓的佛吗(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邪)?”

在那个时代,能说出这样的话,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

柴荣连神佛都不怕,对人就更不客气了。面对大小官吏,绝对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发现吃闲饭混日子的,果断要求卷铺盖走人,发现贪贿腐败的,果断要求留下脑袋后走人。

以前,朝廷上下普遍是能混一天是一天的状态,领教了柴荣的强势手段后,原来萎靡不振的风气顿时焕然一新。

虽然柴荣比较强势,在他手下干活比较累,但有了一个新皇帝,大小官员和将兵还是比较高兴的,毕竟,这年头能够实现皇权和平交接已经很不容易,总比杀来杀去要好得多。

除了广大后周军民很高兴外,还有一个人,听到柴荣登基的消息后也非常高兴。

刘崇已经等待很久了。

自从被郭威耍了以后,他一直在寻找报复的机会,苦等三年,现在终于看到了复仇的希望。

刘崇认为,周朝刚刚立了新君,国内肯定不稳定,柴荣顶多算个职场新人,根本不是他这个老司机的对手,现在出兵讨伐,胜利十拿九稳。

刘崇复仇的决心很大,他带上了北汉的全部家当(三万人),还申请到辽国的友情赞助(一万骑兵),亲自率兵出征。

柴荣,新仇旧恨,都由你来偿还吧!

一般来说,新上任的领导最讨厌的事情就是被人轻视,柴荣是典型的火暴性格,听到刘崇联合辽国入侵的消息,瞬间被点燃了。

欺我新君刚立,看我治不服你!

骂完以后,柴荣当场拍板——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就是皇帝率领军队出征。这种做法确实可以起到鼓舞士气的效果,但风险系数也很高,相当于一次性押上全部赌本,赢了还好,输了就一了百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该冒险的。

果不其然,柴荣的决定一宣布,反对声铺天盖地,满朝上下,几乎无人赞成柴荣的做法。

当然了,吵归吵,结果还是一样的。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还是以一票赞成(皇帝),多票反对(无效)的形式,同意由柴荣亲自率军迎击刘崇。

命令下达后,朝廷大小官吏开始忙碌起来。许多人认为,此次御驾亲征,也就是新皇帝血气方刚,属于特例。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完全低估了柴荣的霸气。此后几年里,柴荣把御驾亲征变成了家常便饭,上演了几乎每年亲征一次的历史奇观。

这仅仅是第一次,最危险的一次。

柴荣很重视这次出征,先后调集几路大军北上,后周大部分高级将领都投入到这次战役中。

在战斗开始前,我要先介绍一下两位关键战将——侍卫马步军都虞候李重进、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

两位的官职很长很绕口,在此科普一下。

当时,朝廷中最精锐的军队是禁军,禁军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两部分,侍卫司的地位略高于殿前司。所谓“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就是禁军侍卫司的第三号人物。所谓“殿前都指挥使”,是禁军殿前司的最高指挥官。两个机构的详细情况以后再说,下面继续介绍两位人物。

李重进和张永德,两人都很有来头。

李重进,祖籍沧州(今河北沧州),生于太原,郭威的外甥。

和柴荣一样,李重进也从小跟随郭威走南闯北,立下过不少战功。后周建立后,他从一位州刺史蹿升至侍卫马步军都虞候。李重进的年龄比柴荣大,军中资历比柴荣长,论血缘关系,也离郭威更近。

为了朝局的稳定,郭威病重时,曾特地召李重进受遗命,拜见柴荣,确定君臣名分,李重进的地位可见一斑。

张永德,并州阳曲(今山西阳曲)人,郭威的女婿。

五代很多将领都是苦出身,而张永德很特别,他家比较有钱,自己脑子也非常活泛。张永德曾经和家人一起居住在宋州,当时兵荒马乱,地面上打家劫舍的强盗比较多。每次盗贼经过,别人躲都来不及,他却反向思维,换上破衣服,化了烟熏妆(易弊衣,毁容仪),主动从巷子里窜出来,扮成乞丐向盗贼乞讨。穷成这样,自然没人再打他家主意了,如果运气好,碰到个良心未泯的,还能顺手讨一点回来。

后周建立后,张永德从州刺史变成了殿前都指挥使,当时年仅24岁,可谓红得发紫,热得发烫。

此时,赵匡胤正隶属于张永德率领的殿前司。

虽然李重进、张永德等一干人都在为接下来的恶战摩拳擦掌,希望在新皇帝第一次出征中大放异彩,而命运之神很偏心,他把这次机会交给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

这位青年将领,当然是我们的主人公赵匡胤了。

从太原一路南下,刘崇打了几个小胜仗,心情相当愉悦。

从开封一路北上,柴荣不断催促大军加速前进,心情相当亢奋。

三月十九日,愉悦的人和亢奋的人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南面的巴公原相遇了。

这是一场典型的遭遇战,双方都把军队分成了左、中、右三路,摆好阵势等待冲杀。(www.xing528.com)

刘崇来到阵前,观察了一下后周的军队,发现对方人数并不多,军容也不怎么样,就自我感觉良好起来,当即对前来支援的辽国将领表示:您就歇着吧,光凭咱们自己就可以轻松搞定,当然,贵军如有兴趣,可以在旁边观摩学习一下。

敢说这种话,他还是要有一点资本的。

冷兵器时代,虽然也讲究一些战术、阵法,但武将的个人作战能力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尤其是刀对刀、枪对枪的白刃战,本质上就是有组织的打架斗殴,将领的气质和勇猛程度往往能够提升整个队伍的士气。所谓软怕硬,硬怕横,横怕不要命,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张飞、秦琼之类的猛人属于稀缺人才,到哪里都受欢迎。

刘崇的资本是北汉第一猛将——张元徽。

果然,战斗刚一开始,刘崇就命猛将张元徽打头阵,率先冲击后周军团的右翼

镇守后周军队右翼的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两人虽然位列侍卫司的高级将领,可其实都是靠资历熬出来的,从个人能力来看,命名为“盒饭(何樊)”组合,还比较恰当。

张元徽确实很猛,接到命令后,身先士卒,带领一千骑兵发动突击。樊爱能、何徽明显缺乏心理准备,被张元徽的一顿猛冲烂打吓住了,很快就乱了阵脚。

危难之时,“盒饭”组合不负众望,马上就显露出来他们的快餐本色,一看形势不对,率领骑兵先行跑路

骑兵一跑,步军就更没辙了。毕竟逃跑也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活动,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马),在战场是会被人当韭菜收割的,大家纷纷争当俊杰(识时务者为俊杰),放下武器,卸甲投降。

樊爱能、何徽的溃败让后周军队军心动摇,大批的士兵开始慌不择路地向后跑,有个把不地道的不但自己跑得快,还扯着嗓子边跑边吼,声称前方已经战败,号召大家一起参与长跑运动。更有几个兵油子还顺便抢劫了一把护送后勤物资的辎重部队,可谓乱上添乱。

柴荣也算久历战阵的人,然而,急转直下的战场形势还是让他错愕了。来之前,他设想过许多不利情形,却未曾料到败得如此迅速。若再不做出应对,失败将不可避免。

可后周的军队是分批赶来的,与刘崇相遇时,军队还没到齐,柴荣手中并没有多余的机动力量。

在柴荣的身后,一位年轻的将领目不转睛地盯着战场的形势。

对于赵匡胤来说,今年已经是他从军的第五个年头,如此惨烈的搏杀,却是第一次看到。

战斗还在继续。

战场上马蹄来回奔踏,卷起漫天尘土,风中混杂着马的嘶鸣和士兵的绝望呻吟,空气中弥漫着越来越浓的血腥味。

赵匡胤看到战势危急,他意识到,再不组织反击,一场大溃败将不可避免!

想到此,赵匡胤心跳加速、血脉偾张,握着缰绳的手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透过飞扬的尘土,去捕捉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思考应对的策略,渐渐地,一个计划开始在脑海里形成。

当然,身为殿前司的一员,赵匡胤现在的主要职责是保证皇上的安全,他并不能擅自出战。此时,他只能握紧缰绳,勒住躁动的战马,等待着出击的命令。

很快,机会来了!

为扭转局势,柴荣决定放手一搏,他亲自率领殿前司主力突入敌阵,前去封堵缺口。

见皇上亲自上阵,殿前司主力立刻全军出动,拿出了玩命的架势。

就在大家蜂拥而上的时候,赵匡胤一马当先,大声吼道:“皇上处境如此危险,我们怎可不拼死杀敌(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

为遏制住张元徽凌厉的冲击,赵匡胤一面勒马组织骑兵反击,一面冷静地建议张永德:“贼军意气骄纵,只要奋力反击,完全可以击败,你的部下多人擅长左手射箭,请率兵占领有利地形发箭阻击敌军,我从右边包抄攻击,国家安危,在此一役!”

随后,张永德和赵匡胤各率两千殿前司精兵对张元徽形成了左右夹击。

从整个对阵形势看,张元徽的冲锋属于侧翼袭击,而赵匡胤和张永德又形成了对张元徽的侧面袭击。

正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经过一番苦斗,后周兵团的士气终于被扭转过来,开始稳住阵脚,掌握主动。

战斗力一提上来,好运也跟着来了。北汉张元徽由于冲得太猛,深陷阵中,战马忽然栽倒,被乱军砍杀,北汉将士一下子泄了气。

此时,战场上又突然刮起了南风,后周顺风而战,越打越顺手。北汉逆风而战,边吃沙子边战斗,相当辛苦。转瞬之间,战场形势奇迹般地发生逆转。

半天打下来,北汉终于撑不下去。刘崇眼看再打下去就要把老本全赔光,赶紧收兵逃窜。柴荣乘胜追击,又连胜几仗。

血战之后,高平之战以后周全胜收局。

本着有始有终的精神,我们再看一下刘崇的结局。

高平战败后,刘崇换上了粗布衣服,戴上斗笠(被褐带笠),化装逃跑,由于是三更半夜骑马狂奔,加上地形不熟,在山上迷了路,好歹找了个村民做向导,又领错了路,没吃没喝地玩命跑了一宿,天亮后,居然惊喜地发现跑到了后周的地面(误之晋州),只能转向继续跑。幸亏专属交通工具还有点优势(辽国赠送的黄骝马),总算溜回了太原,捡回一条老命。

估计是因为年事已高(60岁),又受了惊吓,经历了剧烈运动(跑了几天几夜),再加上心情郁闷(吃了败仗),没多久,刘崇气病交加去世了。

刘崇没了,但他一手建立的北汉仍顽强地割据西北。让柴荣无法想到的是,这个小政权的生命力甚至超过了后周。

虽然打了个大胜仗,柴荣的心情却好不起来,他知道,这次胜利多少来得有点侥幸,根本不值得夸耀。相反,战斗中暴露出了军队的很多问题:将领贪生怕死、士兵偷奸耍滑、组织纪律性极差等,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要靠这样一支军队去完成统一大业,绝对没戏。于是,他决心整顿军队,重新组建一支战斗力强悍、作风硬朗、纪律严明的精锐之师。

战争一结束,柴荣就严明赏罚,将樊爱能、何徽等出工不出力的将领果断斩首,同时补充了一批新生力量。但是,杀掉几个将领相对容易,整顿军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柴荣毕竟是皇帝,不可能每件事都自己办,他把这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因为在高平之战表现抢眼,深受柴荣信任和赞赏。战后不久,他就晋升为殿前散员都虞候,仅过了半年,又升任殿前都虞候(殿前司第三号职务),由一个普通将校,一跃成为禁军高级将领。担任殿前都虞候期间,赵匡胤开始负责重新编练禁军。

接手任务后,赵匡胤很快转变角色,由战将转行做了人力资源部经理,干净利落地干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下岗分流。重新对殿前司士兵挨个测评,把一批体格弱的,吃干饭、混日子的直接遣散,打发回家。

第二件事是组织海选。发布招兵公告,从地方军队及社会上挑选优秀的士兵,要求逐个亮肌肉、秀才艺(主要是格斗水平、兵器熟练度),有没有搞50进30,30进20之类的事情不好说,反正是经过层层筛选,把一批体格健壮、武艺高强的猛男招募进了殿前司。

经过一番选优裁劣后,殿前司的实力得到空前增强(兵甲之盛,近代无比),成为后周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

不过,相较于前两件事,赵匡胤做的第三件事的影响更为深远。

第三件事:赵匡胤精心挑选了一批信任的将校充任到殿前司核心岗位。

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其实却很有玄机,玄机在于这批走上关键岗位的人。

高平之战后,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等人先后进入殿前司,成为这支精锐部队的骨干力量。请大家留意一下这几个人的名字,因为这些新人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身份——“义社十兄弟”。

在当时的军队中,要好的将士互相结拜为兄弟是很流行的一种做法,比如之前说过,郭威早年就曾“与十人约为兄弟”。

几个人凑在一起,烧黄纸、喝血酒,再念叨些“不求那啥啥,但求那啥啥”之类的口号,大家就成了好兄弟,以后有事也好互相照应,谁富贵了也别忘提携兄弟一把。

赵匡胤在初入行伍时,也结识了一些脾性相投的好朋友,其中最要好的十个人共同结拜做了兄弟,史称“义社十兄弟”。

其实这个传统到近代也一直很有市场。比如我们著名的蒋介石先生就是这种活动的爱好者,他就曾经和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等一干人拜过把子,发过毒誓,成了好兄弟。当然,后来感情破裂了,也就翻脸了。

不过,赵匡胤和兄弟们的感情比蒋先生靠谱点,在自己飞黄腾达的时刻,也没忘了拉兄弟一把。就这样,赵匡胤不动声色地在殿前司培植起一个属于个人的小集团,为自己积累了第一份政治资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