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6辑,销售新书刊,拓展业务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6辑,销售新书刊,拓展业务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店在开张时,主要销售上海出版的由邹韬奋、胡愈之、陶行知、李公朴等主办的一些新书刊。于是我又拿出三千元交给书店,以资维持,还有一个留日学生夏某投资五百元。为了发展业务,我们先找到天津河北大经路女子师范学校旁的一家小书店,代我们经销各种书刊,这样就方便了河北那一块地方的读者。于是“学联”的文件统经王绶昌同志之手,交给书店免费秘密代印。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6辑,销售新书刊,拓展业务

书店在开张时,主要销售上海出版的由邹韬奋胡愈之、陶行知、李公朴等主办的一些新书刊。因为当时在天津销售这种书刊的书店很少,所以一开张便门庭若市。我记得开张的头几天,书店内挤满了人,有许多读者要在门外等候里面的人出来之后,才能进去。

书店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新颖的。我们采取了开架售书的方式,读者可以在书架上自由挑选。书店内设置了沙发和靠背椅供读者坐在那里阅览他们愿看的书刊,当时我们是参照东京的一些书店的模式去布置的。为了方便读者,可以电话购书,只要打一个电话来,把书名或刊物名说清楚,即可派专人及时送去,即使要一本售价一两角钱的期刊,也可照办。书店橱窗的玻璃上有店名“知识书店”,从左往右写的,当时一般都是从右往左写。在店名上面,又用所谓的新文字(拉丁化)标出,成一弧形。这些措施在天津都是独一无二的。

逐渐地我们也出版发行一些书刊,如中共北方局的机关刊物《长城》就是由我们发行的。我们还编辑出版了一本大型刊物《国际知识》,发行人为吴作民(即砚农),主编沈志远,编委有张友渔、许德珩、马哲民等人。这些人当时都是北平几所大学的左派教授。这个刊物的第一期销售了一千余册,到第三期就涨到三千册。出版这样性质的一个大型刊物,纯粹是赔本的生意,加以存货日益增多,因而引起资金周转不灵。于是我又拿出三千元交给书店,以资维持,还有一个留日学生夏某投资五百元。

此外,我们也代客发行一些书刊,如孟用潜自译自印的《从一个人看一个世界》(巴比塞著)就是由我们发行的。还有,斯诺燕京大学的一些教授编辑出版的一本英语期刊《Democracy》也是由我们发行的,当时来书店洽谈这件事的是爱泼斯坦同志。还有一些这样的书刊就不一一细谈了。

为了发展业务,我们先找到天津河北大经路女子师范学校旁的一家小书店,代我们经销各种书刊,这样就方便了河北那一块地方的读者。我们还打算把交通旅馆旁的一家小书店——天津书店盘过来设一支店,由于他们索价过高,未能成交。天津以外,我们在济南找到了一个代销店,不过这个代销店不守信用,总是拖欠书款,不能按约清账。即使如此,我们还是维持了这种关系,准备以该店为据点,在济南打开局面。在北平,我们也准备设立一个分店,已经在西单看好了一所铺面房,由于“七七”事变爆发,这一计划未能实现。(www.xing528.com)

根据中共北方局的指示,叫我们同太原读者书店合作,这个书店的领导人是薄一波,经理是王俊士。1937年春季就开始酝酿此事,我们先给读者书店发去了一千多元的书刊,并应他们的要求,把知识书店的营业员曹渤派往该店工作。1937年暑假,我从日本回到天津,旋即于6月底同余卫公前往太原,7月初的一个夜晚在太原关帝庙读者书店内见到薄一波同志,商谈读者书店与知识书店合作事,双方顺利达成了协议。这时“七七”事变爆发了。我和老余匆忙离开太原,由正太路绕道陇海路、津浦路回津,因卢沟桥战事,京汉路的火车已不通了。读者书店后来改名为黄河书店,经理一直是王俊士,实际管事的是曹渤同志。1937年9、10月间,砚农去井陉杨秀峰领导的冀西民训处工作,途经太原时,带走了一批知识书店发给读者书店的书刊,供该处干部阅读。

除了出售进步书刊外,书店还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例如为纪念鲁迅,我们通过关系从上海找到一批鲁迅生前的相片,还从上海运来各种鲁迅的著作,在一些学校——南开大学、法商学院、觉民中学、南开中学、女子师范学校、中西女中等,举行露天展览,并减价出售鲁迅的著作,这一展览颇受师生们的欢迎。

“一二九”学生运动后,天津的“学联”甚为活跃。当时学联的主要负责人是共产党员王绶昌同志,他和我是南开中学同班,所以很熟识。于是“学联”的文件统经王绶昌同志之手,交给书店免费秘密代印。不过余卫公来店之后,他就不让书店参与社会活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