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匠精神:与创新生产工具

工匠精神:与创新生产工具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俗语云“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说明工匠的劳动对专业化的生产工具有所依赖;古语又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工匠想要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有必要优化其生产工具。“利其器”有两层内涵,第一层就是调配和优化现有的工具,就像砍树之前要将斧头打磨得更加锋利一般;第二层影响更为深远,即发明更好的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这就像木工把斧头打磨得再锋利,也比不过锯子发明以后他们的工作效率。

工匠精神:与创新生产工具

工匠产生的时代的落后的生产力虽然一方面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开展,但另一方面也促使了工匠开始对生产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哪里呢?俗语云“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说明工匠的劳动对专业化的生产工具有所依赖;古语又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工匠想要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有必要优化其生产工具。“利其器”有两层内涵,第一层就是调配和优化现有的工具,就像砍树之前要将斧头打磨得更加锋利一般;第二层影响更为深远,即发明更好的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这就像木工把斧头打磨得再锋利,也比不过锯子发明以后他们的工作效率。可以说工匠的创新意识往往都是通过工具的进步与升级体现的。

工匠的创新精神的激发,当然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状况具有极大的关联,一方面,落后的生产工具严重地阻碍了工匠的工作进程;另一方面,在手工业生产时期,工匠的雇佣者非富即贵,以一种高压的姿态要求工匠在更短的时间制造出更多的产品。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工匠的创造力也就被激发了出来,虽然这种激励机制并不应该去鼓励,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这种压力之下的创新无论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均让工匠通过工具的改造完成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层面的革新。“可以说,工匠精神产生于机器工业产生之前的手工业中,是手工业发展的精神凝聚和体现,是手工劳动者的精神遗产。”[7]这种遗产最为集中的体现正是各类生产工具的发明。(www.xing528.com)

古往今来,虽然像杠杆滑轮轮轴和刀斧都很难找到其最为准确的发明者,但无论是哪种得到推广的工具,都凝聚了工匠们的创新精神。工匠在生产工具层面上的创新与创造,往往可以带来社会形态的变化,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中国拥有了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术。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8],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发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中国工匠的这些创新与创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