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大学第一分校故事

北京大学第一分校故事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大学第一分校1978—1983年北京大学分校1983—1985年北京大学第一分校创办于1978年年底,是当年北京市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之一。1983年,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北大一分校更名为北京大学分校。1978年,北京大学响应北京市号召,积极组织力量创办北京大学的分校。根据1979年北京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北大一分校的党务工作由市委负责,行政工作由市高教局负责,教学工作由北京大学负责。

北京大学第一分校故事

北京大学第一分校1978—1983年

北京大学分校1983—1985年

北京大学第一分校(以下简称“北大一分校”)创办于1978年年底,是当年北京市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之一。按照1978年制定的《扩大招生方案》,北大一分校主管单位为西城区,设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中文、历史图书馆学(文、理)8个专业,计划招生1200人,校址选于位于阜成门外的183中学。按有关文件精神,分校依靠北京大学的支持创办和办学。1983年,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北大一分校更名为北京大学分校。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1912年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南迁至长沙,并与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北平(现北京),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学科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文革”期间曾停止招生,1978年在全国招生19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余人)。

1978年,北京大学响应北京市号召,积极组织力量创办北京大学的分校。市委指派胡聚长、王岳、关兆兰、黄耘、彭幼华5人组成北大一分校的领导小组,负责分校的筹建及日常工作,胡聚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校职工主要是来自北京大学、原183中学和从北京市党政机关调来的部分人员。原183中学全校师生从大局出发,按照统一部署,在两周的时间内,将近千名的教学人员和学生有序地输送到了附近中学授课和就读,尽快腾出了校舍。当时的183中学使用的是原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以下简称“北京华侨补校”)的部分校舍,只有一座6000平方米的五层教学楼,建成于1953年,年久失修,要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改建成一所高等学校,并非易事。筹建小组请来了修建队,把整个教学楼粉刷一新。教学楼内没有大教室,就借用院内原北京华侨补校的一间大仓库,粉刷后改建成教室,可容纳100多人。靠着自行车和仅有的一辆三轮摩托车为交通工具,领导小组成员和大家一起奋战,连1979年春节大家都没有休息。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劳动,因陋就简,给学生创造了可以上课的条件。

1979年2月,在这个直径不到100米的校园里,北大一分校学生开始正式上课。首届招收学生1262人,其中理科生934人、文科生328人。北大一分校为局级编制的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实行党政合一的领导体制。根据1979年北京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北大一分校的党务工作由市委负责,行政工作由市高教局负责,教学工作由北京大学负责。分校设立党政办公室、政治处、教务处、总务处、保卫组,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中文、历史、图书馆学8个系并开设相应的8个专业,其中6个理科系,包括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主要的自然科学门类。北京大学对分校从办学方向、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干部配备、师资培养及实验室设备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多支持与帮助,为分校的初期建设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分校的办学模式、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都与北京大学一致。建校初期,教学任务由北京大学承担,主要依靠北京大学的教师进行教学。尽管如此,分校的师资仍然缺乏,无法实现教师到每个班面授。于是,分校依靠教学的辅助工具——闭路电视,采用了电视教学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市里统一为分校配备了电视网络的全部设备,每个班级配有两台2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一个老师在学校的演播室内讲课,许多班级在教室内收看,或者把授课先录下来,根据需要给学生播放。分校没有实验室,全部实验课程均在北京大学进行,由北京大学统一派车将学生拉到本校,在各系实验室内完成。

短时间内改建的大学,办学环境很是艰苦。学生用的课桌椅都是附近中学淘汰下来的,高低大小各不相同,颜色也各种各样,连讲台都是用参差不齐的木板钉成的,老师走上讲台时常感“如履薄冰”。仓库改建的大教室为了能容纳更多的学生,只能摆椅子,而且是没靠背的长条凳,有的已摇摇晃晃,坐上去嘎嘎作响,甚至有学生因体重过大,坐上去连人带椅塌了下来。学生虽然全部走读不住校,但中午需要在学校就餐。分校没条件办食堂,就到附近的饭馆订餐,每天中午饭馆用三轮车把饭送到学校。学生们冬天在教室或楼边,夏天在院内,欢乐地吃着简单的饭菜,从没有一人有过怨言。从大街到校门口,有一条长约50米的甬路,每逢下雨就泥泞不堪,很难行走。分校发动学生一起,把土路铺上砖头,变成了砖路。由于没有操场,上体育课就像打游击战,有时到月坛体育场,有时就在院内只有双杠的小空场上,后来又到位于分校正西的北京轻工业学院,还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学院上过游泳课。分校的首届运动会也是在北京大学的五四操场召开的。分校的图书馆是在原183中学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的,只有一间20多平方米的屋子,用来存放图书和借书,图书全是北京大学各系支援的。

虽然环境简陋、条件艰苦,但学生们的学习劲头丝毫不减。“要把十年损失的宝贵时光夺回来,也要把走读路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这是当时学生们共同的心声。早上六七点钟,就有学生到校学习了。有的同学说:“无论你去得多早,走得多晚,总会有同学比你去得更早,走得更晚。”学生们在路上坐车时看书,骑车时念外语或背单词。当时来授课的都是北京大学的一流教师,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凭借着对学问的满腔热忱,对学生谆谆教诲、循循善诱。课堂里,讲台上下交织着相互的交流,使学生感觉上课听讲是一种享受。学生们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都如饥似渴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抓紧时间请教老师。晚上大多数学生都自觉在校复习,每晚到九点多,值班老师要到教室催促多次,学生才勉强离校。

在北京大学支持下,分校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师资队伍。1979年时,分校只有12名专职青年教师,是来源于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占全校教职工的10.1%。1979年以后,分校陆续引进教师,主要来源还是北京大学,其中包括研究生学历的有11人,还有部分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北京大学安排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来校进修,不用交培养费,只交答辩费。教师的学历结构得到很大提高,分校的授课方式得以全部改为课堂讲授。

受办学条件限制,北大一分校1979—1981年未招生,1982年招收了第二届学生178人,其中文科生78人、理科生100人。

▲北大一分校(1982年)

1982年12月,北京市发文调整大学分校,提出将北京大学分校保留,培养文、理、法科的中等教育师资和专门人才,规模为1200人。1983年,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北大一分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分校。(www.xing528.com)

早在1981年,由于社会需求,分校就增设了法律系,并于1982年增设法律专业,开始具有了综合的特点和优势。经过建校几年的实践和总结,分校逐步明确:作为市属院校,不应照搬北京大学基础性文科和理科的模式,而应该和北京市四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为北京市服务中办出自己的特色。从1982年开始,分校按照面向北京、服务北京的方向,在深入调查、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着手对原有的专业及方向进行了调整和改造,逐步实现由基础型、单一学科型向应用型、复合学科型转变。1983年,分校逐渐确定了“侧重发展应用学科”,培养“应用专门人才”的方针。1983年,按照培养应用理科人才的办学方向,分校将化学系更名为应用化学系,生物系调整为食品生物化学营养学生物医学电子学2个专业,地理系设置了城镇规划与管理专业。其中,食品生物化学及营养学专业的建立,填补了当时国内综合性大学生物学科设置应用专业的空白。

1983年1月,首届学生1106人毕业(1981年,为适应北京市人才需求,有很多历史系和中文系学生转学法律专业,这部分学生推迟半年毕业)。当年,分校招收了第三届学生336人,其中79人为分校首次招收的专科学生。

分校的领导机构日益完善。继1980年年底经市委组织部批准建立临时党委,1983年分校建立了正式党委,市委大学部批复同意胡聚长、李椿、曹芝圃、贾世起、吴代封、彭幼华、关兆兰为党委委员。同年7月,市委组织部任命胡聚长为分校党委书记,曹芝圃为党委副书记,李椿为校长,贾世起、吴代封为副校长。同年,分校撤销政治处,设立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1984年,撤销党政办公室,设立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处、保卫科、财务科。

由于1981年复校的北京华侨补校要收复校园,分校重选了办学地址。1983年,北京市计划委员会批复同意北大一分校从北京华侨补校迁出,另选新址进行建设,总建设规模面积控制在11 000平方米以内,总投资控制在600万元以内。分校在海淀区土城北路征地43.3亩(合2.8万余平方米)建设新校舍,于1984年临时搬迁至海淀区后八家于庄子双清路原双清路中学旧址办学。

双清路校址曾是另一所大学分校——邮电学院分院1978年创办时的办学地址。1982年,邮电学院分院搬离了此处,迁至海淀区五道口办学。1984年北京大学分校搬入时,校区周围仍是一望千米远的稻田,建筑物较少,交通条件很差,从距离最近的公交车站八家站步行,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才能走到。为了解决交通困难,分校租来302路公共汽车接送学生上下学,部分家住得太远的学生就在八家村租民房住。交通的不便使走读式的求学更为辛苦。学生们每天一大早起床从北京的四面八方汇聚到平安里和动物园班车,如果下午没课,为了搭班车回城,中午常常要饿肚子。双清路的教学楼是一座小楼,上大课通常是在简易平房的大教室里。教室墙很薄,冬天西北风从田野里吹来,呼啸的声音从门窗的大小缝隙钻进来,人少是不敢待在教室里的。尽管条件差,但老师们很敬业,也少有学生逃课,大家对这种境况调侃得多、抱怨得少。但是,偏远的校园也有它独特的美好之处。因为周围是农田,人也不多,所以上课的时候很安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之所。中午休息的时候,遇上好天气,去周围散散步,春天的稻苗、夏天的稻穗、秋天的田野,都有城里看不到的美景、感受不到的乐趣。

1985年,北京市组建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分校作为12所组建大学分校之一,加入并定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根据教育部批复的精神,在一段时间内仍保留“北京大学分校”校名,分校为相对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局级编制不变。自此,分校的发展迈入新的阶段。1978—1984年,分校累计招收4届2100余人,为社会输送1200余名毕业生。

资料主要来源:

①《北京联合大学志(1978~2000)》

②《心中的记忆——纪念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分校)建校30周年》

③北京联合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

(整理:王岩 审核:姜素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