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工作的实践:成果与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成果与探索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是指引行动的先导,但失去了行动的思想只能是镜花水月,因此着力于现实才是革故鼎新的终极诉求。改革课程思政长期而复杂,科学合理地选择实践路径,确保宏观、中观、微观上的全面改革覆盖,立足全球全局因势而为,最大化地发挥课程思政之实效性。三是建立课程思政考评、激励和监督机制。

德育工作的实践:成果与探索

思想是指引行动的先导,但失去了行动的思想只能是镜花水月,因此着力于现实才是革故鼎新的终极诉求。改革课程思政长期而复杂,科学合理地选择实践路径,确保宏观、中观、微观上的全面改革覆盖,立足全球全局因势而为,最大化地发挥课程思政之实效性。

(一)微观层面:呼吁初心回归,激活高校教师主体能动性

作为课程教学的第一责任人的教师,肩负着传播知识真理、塑造品格灵魂的崇高使命,是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因素。当前由于个别高校教师秉持“知识为先,德育靠边”的偏颇教育理念,或者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或思政教育能力素质不足,阻碍了课程思政改革的进程,所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教育初心和使命的回归成了当下亟待达成的任务。一是要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养。要求教师要提高个人政治站位,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有自觉的思想觉悟,以自身的高尚品德吸引感召学生,启发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二是要树立新时代的育人观,打破旧时思想羁绊,回归“教书”“育人”的同一,既要“授业”也要“传道”。激发教师自发地挖掘所教授专业学科中蕴藏的思想政治元素,使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合起来。三是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培养,学校首先要为教师搭建深化学习的平台,提供多样化多角度的培养、培训机会,通过一系列金科课程的打造和优秀教案的分享,提升全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与能力。

(二)中观层面:深度优化制度,建立课程思政常态化机制(www.xing528.com)

作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新方向新举措,课程思政的相关体制机制还有待深化、优化和常态化。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高校党委应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8]。高校党委要发挥核心领导功能,全面统筹,协调各方,最关键的是变案前俯首下命令为靠前实地指导,亲自走上讲台,亲自给学生上课,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关照现实情势,传授有温度的德与仁。二是建立学科协同互动机制。在课程课时安排上统筹规划;在思政元素挖掘上共商共计,避免思政元素的无效垒叠和同质重复;组织跨学科教师团队,以不同形式的合作增进学科间的交流互动。三是建立课程思政考评、激励和监督机制。明确和细化考评标准和比重,在选聘教师时也可加大对教师政治站位、个人素养等方面的权重,确保教师传道授业两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宏观层面:搭建共享平台,勾勒课程思政育人同心圆

课程思政依托于协同育人理念,借力教学主体之间的同力同育来实现各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当前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学科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大相径庭,致使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良莠不齐,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从整体性出发,宏观协调,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课程思政的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工作,实现高校教师之间的全息互动。通过定期遴选课程思政的优秀教学案例和最新理论研究,以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形式上传至共享平台,落实资源的有机整合和有效传导,发挥示范之效,实现课程思政中的“对标争先”。此外,各学科还可以建立彰显自我价值特点的教学科研平台,组建专业教师团队深入挖掘本学科的思政元素和育人方式方法,使各学科各具特色,各司其职,避免无意义的同质化重复性。通过横向上学科的自我科研和纵向上各高校经验理论分享的十字化平台搭建,最终构筑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轴心、以综合素养课和通识课为各方支柱、以其他专业课程为辅的“课程思政”育人同心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