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比较研究:高校科研项目资助绩效评价制度

国际比较研究:高校科研项目资助绩效评价制度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我国现有科研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选取上,难以满足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以及评价主体的期望。无论是“五唯”,还是“SCI至上”,科研评价的文献计量指标日益成为饱受争议与诟病的焦点。任何评价标准一旦固化,就会逐步形成利益共同体。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摈弃论文“SCI至上”,是当前我国教育科研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

国际比较研究:高校科研项目资助绩效评价制度

科研评价是学术共同体对科研产出和影响进行价值判断的重要过程,其制度建设应趋向于科学化、合理化。然而我国现有科研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选取上,难以满足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以及评价主体的期望。无论是“五唯”,还是“SCI至上”,科研评价的文献计量指标日益成为饱受争议与诟病的焦点。任何评价标准一旦固化,就会逐步形成利益共同体。[6]没有正确的标识、标准和语义,任何指标都会失去价值,如不及时加以匡正便会成为滋生“抱团腐败”隐患的土壤。为此,我国政府连续出台多项指导性文件,如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7]、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8],从宏观层面提要求、定原则,对科研评价工作做出了整体部署。

任何评价指标都只能体现评价客体的一个侧面。审慎地选择和使用一些定量指标,可以成为其他形式评价和决策的有益补充。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摈弃论文“SCI至上”,是当前我国教育科研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但盲目的“一刀切”、以偏概全或矫枉过正都是不合适的。开展科研评价时,应关注学科背景的差异和学科多样性,考察反映科研水平的多种质量,而不是追求对科研质量的单一描述或单一测度指标。同行评议尽管有缺陷和局限,也常受到主观性、倾向性、权力滥用等指摘和批评,但指标的作用应该是支撑而不是替代专家判断。同样,在没出现更好的替代指标之前,论文仍是体现科研基本功和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评价标杆之一。但计量只能为辅且宜简化,不能喧宾夺主。成熟的科研体系应有不同实践操作方略,需要同行评议、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有机结合、合理搭配。(www.xing528.com)

从微观层面落实科研评价原则、制定科研评价指标和方法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理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两者关系,不应再让行政权力攫取学术权力,实现彼此并行不悖,相互补益;第二,破除单一评价体系,可尝试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成果转化情况(含专利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新药研发”等社会影响指标,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第三,丰富既有文献计量指标和方法。科研评价归根结底是对科研人才的评价,可适当采用绩效管理的一些工具和方法加以衡量,如建立科研成果评价的“KPI”机制,使用关键绩效指标对成果转化情况、效率提升比率、获奖情况等可量化的成果进行考核;由于科研人才个体的能力和业绩水平是动态变化的,可采用KTI关键特质指标对科研目标达成度(是否达成国家重大课题或省部级优先关注课题甲方预设目标)进行测度。此外,还有360度评价、平衡计分卡(BSC)等常见的人才绩效考核方式。第四,应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科研评价指标和方法的有益经验。改良后的评价指标尽量能与国际通用指标对照,便于与国际接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