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梅州客家人丧葬习俗的三个特点:妇女墓碑称谓、二次葬和家宴招待

梅州客家人丧葬习俗的三个特点:妇女墓碑称谓、二次葬和家宴招待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梅州客家人的丧葬习俗, 有三个重要的特点有别于各地:第一, 是对妇女丧后墓碑上的称谓。“二次葬” 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丧葬习俗。围龙屋的上厅或者中厅是停放老人遗体和子孙们守灵的地方。就是孝子女请人为父(母) 题写“谥法”, 即是为死者一生为人作精辟的评价。油漆颜色大体有两种, 一是黑色, 一是红色, 视各地习俗不同而异。停灵期间必须服丧。孝家设宴招待参加送葬的亲族友和治丧理事会人员, 表示感谢。

梅州客家人丧葬习俗的三个特点:妇女墓碑称谓、二次葬和家宴招待

梅州客家人的丧葬习俗, 有三个重要的特点有别于各地:

第一, 是对妇女丧后墓碑上的称谓。 客家人对已故的祖母、 母亲, 不论社会地位高低, 在墓碑上都称呼为“ × ×孺人”。 孺人, 本是古代贵族、 官吏之母或妻子的封号, 明清规定七品封孺人。 可是在梅州客家地区, “孺人” 这一封号却送给了每一个妇女。 对于这一规则的由来, 著名教育家、 护台抗日英雄丘逢甲在其《岭海微飚》 中说得比较详尽: 流亡广东的宋帝赵昺, 有一天正乘船溯江而行, 不料元兵衔尾追至。 家人和随从于惊慌中纷纷逃去, 只留下赵昺一人困守孤舟, 正在危急关头, 恰有一队客家樵妇经过江边, 她们都手携镰刀, 肩荷竹挑, 阔步而行。 元兵从后面望去, 疑是宋室救兵开到,随即退避, 赵昺因此得救。 他为了答谢这队樵妇的救命之恩, 立即指着船上的御用器物, 作为封赠客家妇女之用, 并特准她们死后一律称为孺人, 以资奖勉。 这一段故事在正史上无可考, 但在广东客人住区, 却普遍流传着, 认为这是客家妇女的殊荣。

第二, 是“二次葬” 习俗。 “二次葬” 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丧葬习俗。 这种丧葬即亲属死后先用棺木埋葬, 葬后三年取出骸骨, 装在叫金罂或金埕内的陶罐中再重新建坟立碑。 据考证, 这种习俗跟客家人长期迁徙的历史有关。由于客家人的祖先近千年来都是历经流离转徙的生活, 每转移一处地方, 便要把已故的亲人的骸骨带上, 一起迁到新居留地, 再行选地安葬或建坟场,不让亲人的骸骨遗落他乡。

第三, 是坟墓的建筑形式。 客家人对坟墓的建筑十分讲究, 迷信地理风水, 对墓地的选择也郑重其事。 墓穴大都采取“穹隆式”, 较少用“仰天葬”。坟墓的构筑也跟人们生前居住的围龙屋结构相似, 后高前低, 前后操手合围,有的坟墓前还要挖一口半月形的“基坟塘”。 建筑材料采用三合土、 青砖、 花岗石等。

另外, 丧葬程序也有讲究:

1. 过岁, 或叫送终。 老人弥留时, 其子孙要守护在床前待其断气。 围龙屋的上厅或者中厅是停放老人遗体和子孙们守灵的地方。 但是, 如果老人是在外围龙或者医院等处过世, 则不能进厅厦(祠堂), 而只能停放在禾坪上临时搭建的孝棚之内。 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出殡, 死者之家称为孝家, 死者的后辈需在厅厦守灵, 治丧工作的一切事宜均有族人或者邻居帮忙。

2. 择日课, 请阴阳先生按死者生肖及死亡时辰的月令干支, 以五行说法择定入殓、 发引、 出殡、 破土、 下葬之时, 推算出犯冲的生肖和忌讳事项,并张榜公布。 这种文书, 叫批书。

3. 摆孝堂, 亦称灵堂、 奠堂。 摆孝堂要打开中厅门, 遮住天井, 在遗体前挂白布, 摆灵桌。 有的灵桌上放一座或者几座竹片框架彩色纸裱糊的灵屋,灵屋左边放名旌, 并以竹枝悬挂纸条。 灵屋内设灵位, 灵桌上还放置香炉烛台于灵位之前, 以及茶杯、 酒杯、 饭肴等。 桌旁放一交椅, 交椅罩上死者常用的上衣, 这是古礼用衣招魂的遗制。 灵堂所在门上都要贴上由道士画的符咒。 厅堂大门门楣上贴“严(慈) 制” 两字, 两侧贴用白颜色写在普蓝色纸上的谢客的对联, 如: “身披麻衣迎吊客, 手扶竹杖哭严君。” 如果是90 岁以上老人过世可称为喜丧, 对联用红底金字, 参加葬礼的人就不穿白衣而是穿浅红色的上衣。

4. 请谥。 就是孝子女请人为父(母) 题写“谥法”, 即是为死者一生为人作精辟的评价。 仪式是很庄重的。 如果死的是男人, 就请族中有名望的老长辈, 如果死的是女人, 就请其娘家族人中的长辈来题写。 谥法一般是两个字。 以后为死者做墓地时, 谥法要刻在墓碑上。(www.xing528.com)

5. 落棺与盖棺, 分别称入殓与大殓。 尸体入棺、 封棺后, 再涂油漆。 油漆颜色大体有两种, 一是黑色, 一是红色, 视各地习俗不同而异。 两头画上图案, 分别写上“福” 和“寿” 两字。 夭折的, 棺材一般不漆颜色。 一般不能马上封棺。 原因是落棺的时间偏重于时, 而盖棺时间偏重于日。 棺材准备好了, 选个时候就可以入棺, 但盖棺就比较复杂, 一是要选择日子, 如果在三天内出葬, 择时便可, 若三天外, 就得择日。 二是必须等“外氏” (女的娘家) 或亲属的到来, 特别是女人, 一定要等“外氏” 进行“亲视含殓”, 要检验过死因, 装殓的如何, 并要等他们的褥盖上, “外氏” 无可挑剔方可盖棺。 男人也有上述问题, 同时要等待亲人的到来。 因为盖棺后, 就意味着不能再看见了。

6. 做功德也叫做斋、 做道场、 做法事。 做功德的主要目的, 一是超度亡灵, 二是表示哀思, 三是宣扬孝道。 做功德的时间长短不一, 短的一天, 内容单一, 长的几天, 内容复杂。 做功德的内容表现了客家丧葬文化、 孝道文化对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借鉴。 做功德的思想内容很切合孝家和广大村民的心理要求, 在操作上又很有表演性、 艺术性, 因此能够吸引很多村民来观看, 使灵堂显得异常热闹。 因此, 有的乡村老人就以做功德作为最大遗愿之一。

7. 堂奠, 亦称“祭奠”。 一般在出殡之前一天和临出殡时进行, 临出殡时的祭奠称“还山祭奠” 或“行祭”, 是与死者的告别仪式。

8. 停灵, 即停柩。 清末, 人死后一般不能短期内出殡埋葬, 草率行事“理法不容”。 普遍要停灵一年至三年。 停灵期间, 每七日要叫漆工来漆棺,以防流出尸汁。 有的地方还在山上挖洞或者野外构筑一个小屋子, 叫做“库”, 专门用来停灵。 后来有所变通, 缩短停灵期。 停灵期间必须服丧。

9. 出殡送葬。 送葬队伍排列有顺序, 放炮撒路纸的先行, 然后是头锣、灯笼、 彩旗、 铭旌、 锣鼓、 灵柩, 后面是孝子、 孝孙、 孝女等五服内亲戚亲友。 送葬队伍伴随着锣鼓声, 孝子、 孝女们的嚎哭声, 隔一段时间响一单响鞭炮, 笛手吹哀歌, 向埋葬地点走去。

10. 开荤。 孝家设宴招待参加送葬的亲族友和治丧理事会人员, 表示感谢。

11. 做七, 从人死后那天开始, 七天为“一个七”, 旧时, 要为死者做“七个七”, 每个“七日” 都要有三牲在灵屋前祭。 做了“七个七” 后, 第七个“七日” 才可化灵屋, 据说“七七” 四十九天后, 死者亡灵要过黄河才死心。 此前亡灵还在其本屋, 所以俗语说“唔过黄河心唔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