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信符:广州历史研究专家,乡邦文化整理研究者

徐信符:广州历史研究专家,乡邦文化整理研究者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信符不仅嗜好藏书,更致力于乡邦文化的整理研究。徐信符为使藏书不沦入敌手,先将善本运往香港,寄存于香港大学堂、冯平山图书馆及香港寓所。徐信符避难香港时,生活穷困,却断然拒绝了汪精卫在穗所办广东大学的聘请,还写诗对受聘于汪伪政权者嗤之以鼻,表现了他的风骨气节。抗战胜利后,徐信符回穗,拟将劫后存书整理编目,将港澳书籍运回大陆,事未竟,民国36年因心脏病逝世于广州,终年69岁。

徐信符:广州历史研究专家,乡邦文化整理研究者

要点

△本文应《岭南学者百家传》一书主编所约而撰。

徐信符,名绍棨,字信符,以字行。又字舜符。原籍广东番禺,清光绪五年(1879)出生于广东英德。后迁到广州状元桥(今小北路)定居,9岁时其父去世,少年孤苦,然聪敏好学,每每深夜苦学不辍。他学习成绩优异,每试均名列前茅。光绪二十四年(1898)岁考录为博士弟子员,与叶恭绰胡汉民、陈融等,同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肄业于学海堂、菊坡精舍。光绪三十年(1904),他与汪精卫、胡汉民、古应芬、陈融、朱执信和史坚如等组织群志社,每月资购图书共同研究。同年,年仅25岁的他应聘到香山隆都学堂教书,从此开始了教学生涯。群志社同人后来走上追随孙中山的道路,有称“旧游皆权贵”,如廖仲恺、朱执信、胡汉民等皆当要任,堂兄徐绍桢曾为南京卫戍司令,后任广东省长,而徐信符不乐仕进,一生惟教书与藏书二事,专志专务,旦夕无怠。继聘充香山隆都学堂教席之后,又曾在两粤高等学堂、广府中学、两广高等师范大学、岭南大学、广东法科学院中山大学、广东勷勤大学、广东教忠学校,以及香港培英、执信中学和澳门教忠学校等10多间学校任教,主讲课程涉及文学历史、古籍书目诸科。先后编著了《中国文学史》《历代文体辨别》《中国书目学》《中国版本学》《西洋史要》《亚洲各国史》《汉书刑法志》《古籍校读法》《楚辞离骚》《文选研究》以及《文学说略》等十多种教材,充分反映了他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创新和敬业精神。他倾心教学,平易近人,甚得学生拥戴。广府中学学生闹风潮,最后由学生自择老师才恢复上课,获留任续教者仅得他一人。执教40多年,桃李满天下,培育出不少英才。广州市市长朱光、省文史馆副馆长岭南才女冼玉清、被誉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先驱的中山图书馆馆长杜定友,都是他的学生。

徐信符是著名藏书家,对岭南地方文献收藏、整理、研究卓有成就。他曾兼任广东省立图书馆董事会董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广东编印局委员,文献馆理事和修志局编纂等职。他以保存乡文献为职志,广为搜集乡贤文献乃至各类图书。徐信符因家贫购不起科举考试必读书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鉴》,其时各大书院均有专题课士,徐信符常写文章投递,获奖学金甚多,积资年余,卒获购二书,此为其藏书之始。而得书之艰难使他培加珍爱收藏之书,他节衣缩食,粥饭之外,皆付于书肆和藏书之费,不少孤本、善本为此时所得。粤雅堂、东塾书楼等散出的藏书亦多为其所得。民国17年(1928)小北开筑马路,徐信符将居所前座拆建为二层楼以藏书,称“南州书楼”。尝自题南州书楼诗云:

翰墨生涯作蠹鱼,北山斜对好安居。

门虽近市何嫌俗,且拥琳琅万卷书。(www.xing528.com)

南州书楼藏书甚丰,最盛时藏书达600多万卷,其中以广东文献、各省通志最为齐备,本省县志收藏亦达十分之八。冼玉清曾在楼披阅累月,录成《南州书楼所藏广东书目》(载广州大学《图书馆季刊》1935年第二卷第一期),共列出书目480多种,收入许多明清广东有名作家作品。民国29年(1940)在香港举办广东文物展览会,南州书楼送展之书,有明戴璟修《广东通志》,此书为首创之《广东通志》,曾有日本学者断言已成佚本,商务印书馆版之《省志综》亦未有列入。展品为公认之孤本。又有各种珍贵的文献和手迹,数种较罕见的宋元版本以及大量的明刻本。是年由李汉魂、叶恭绰延请鸿硕校刻《广东丛书》,印成第一集中,收入7种;借南州书楼藏书影印占了5种。所藏《屈沱五书》《岭海名胜记》《双槐岁钞》《耳鸣集》《喻园集》等均已为海内孤本,弥足珍贵。至于《常惺惺斋文集》《怀古田舍诗钞》《越华纪略》《冬荣馆遗稿》等,亦成稀睹之珍。南州书楼所藏大量的广东地方文献,久为学者所重视与使用。徐信符还藏有光绪二十四年(1898)至民国10年(1921)的上海申报》《时报》,广东历史最早的《羊城报》《岭海报》亦历年无缺。书楼还兼藏书版,有《史通通释》《东塾读书记》《林和静集》《复古编》等。徐信符不仅嗜好藏书,更致力于乡邦文化的整理研究。《广东丛书》第一集收入7种,徐信符为5种写了序言,涉及书的版本由来、内容及评价,为读者提供方便。他见到清代著名书院广雅书院及学海堂刻印丛书之版片堆积如阜,无人清理,任其弃为毁乃挺身而出,呈请自行筹措款项,成立广雅版片印行所,对残版进行分类校补,选书150多种,汇为《广雅丛书》。又修订学海堂版,编辑印行《学海堂丛书》。所藏鸿篇巨著如《武英殿聚珍丛书》、菊坡精舍、海山仙馆、粤雅堂等所刻书版,亦先后印行。还刊印了《岭南三大家诗》《南园前后五子诗》《五百四峰堂集》等广东文献,为古籍的保存和流传做了大量的工作。所著《广东版片纪略》,勾画出广东刻书的历史。

徐信符于诗文颇有研究,曾编著《中国诗学史》《历代诗选》《唐诗研究》,偶也为诗,朴实无华,率然天性。他以学者和藏书家的眼光写出《广东藏书纪事诗》,共收入广东藏界名人150人,附录28人。该书体例,以一首诗概括,再以文字作具体诠释和介绍。对每个藏书家的藏书特点、研究专长、主要著述及所作贡献的记述,如数家珍,精辟中肯。

民国27年(1938)10月,广州为日军侵占。徐信符为使藏书不沦入敌手,先将善本运往香港,寄存于香港大学堂、冯平山图书馆及香港寓所。民国21年(1942)香港沦陷,他复将典籍分批运往澳门寓所,船运遭匪徒所劫和盟军飞机轰炸,损失不少。徐信符避难香港时,生活穷困,却断然拒绝了汪精卫在穗所办广东大学的聘请,还写诗对受聘于汪伪政权者嗤之以鼻,表现了他的风骨气节。他此时在港澳的中学任教,生计日艰,被逼将澳门所存之书沽出,终不受汪伪所聘。

抗战胜利后,徐信符回穗,拟将劫后存书整理编目,将港澳书籍运回大陆,事未竟,民国36年(1947)因心脏病逝世于广州,终年69岁。南州书楼藏书,在抗战时期战火中损失惨重,徐信符身后,除部分为岭南大学(后并入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山图书馆收购外,余皆散失。

(因《岭南学者百家传》终未完成,未刊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