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创意思维品质,提升艺术设计能力

培养创意思维品质,提升艺术设计能力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意思维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以下八个方面强化实训会对我们创意思维品质个性的形成有所帮助。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创意思维不可或缺的。问题意识集聚着思维活动的巨大动力,驱使人们积极思维,质疑释疑,最终达到对事物认识的深化,这就是创新。敏锐的问题意识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探索性、活跃性、质疑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培养创意思维品质,提升艺术设计能力

创意思维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以下八个方面强化实训会对我们创意思维品质个性的形成有所帮助。

(一)强化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历史的角度看,人文精神有广狭二义。狭义特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蒙昧与禁欲主义、追求人的解放和张扬人的个性的精神;广义则指所有的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的文化精神。从社会的角度看,人文精神主张人生而平等,人的价值高于一切,要保证人的肉体和精神的自由,维护人的尊严。从个人角度来看,人文精神主张人要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懂得关爱,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活品位。

创意能够改变世界、改变生活,但这个改变有个前提,那就是要符合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创意是为了人类的自我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

(二)接受不同文化的刺激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因此人类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文化史

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造就了人类大家庭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尽管其文化秉性各异,但其共性的普世文明仍被人类社会所接受,个性化的文化特色也得到理解或认同。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交通的便利,交流更加频繁,人类生存的时空被压缩为“地球村”,并由此带来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对文化的理解趋于开放、包容和理性。

一个国家、族群的文化一旦形成,那些适合族群的价值体系往往会保持稳定状态,它们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获得了尊严并促使人们去保持它们。然而当不同的外来文化给有创造天赋的人带来新的刺激后,就会打破思维中沉寂固化的传统文化体系,外来文化由于其独特主体、内容、产生环境不同所体现出的文化面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异质性形成了与本土文化的互补,从而会增强以往从未有过的创造冲动。古希腊获得了世界瞩目的文化成就,其原因之一就是向不同的文化开放;实际上有些历史学家追溯希腊开始衰落的原因之一是由伟大的培里克里斯制定的一条法律,即禁止外国人在雅典居住。

外来文化大规模地传入我国的情况有三次;一是东汉时期佛教文化的传入;二是晚清民初西方文化的传入;三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化的再次传入。特别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西方文化的传播一改自我运行的文化体系,引起了我国文化多元的生态变化,使原有的文化关系、功能和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刺激,启迪了中国人的思维,开阔了文化视野,激发了人的创造热情,传播、设计、艺术、通信、科技、经济等各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创意,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三)容纳不同的观点

一个开放、文化多元的社会无疑给社会公民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人们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经济背景、政治背景下以不同的视角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应该说这些不同的观点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每一种观点都有可能引爆一个创意。

这里讲的不同观点既包括同一种文化的不同观点,也包括不同文化的不同观点以及不同文化的相同观点。容纳必须是对无论什么观点、无论什么新鲜事都抱有中立的善意并且怀有一种探究的兴趣。如果社会或者一些在某领域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人不能对一个以前未被承认的观点或新事物采取容纳态度,在传播上给以过多的限制,那么这个观点或新事物就很难被认识或者得到发展。正如同艺术家如果没有对非现实主义表现手法采取容纳的态度,就不会发展出现代艺术。

网络媒体的出现,特别是自媒体的普及性覆盖,使得人们不同观点的表达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这对创意人是个机会,梳理不同群体的不同观点,你会从中发现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不同需求、不同愿望。如果你是策划师、企业家、设计师、市场运营师,去创造性地解决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就是创意。

(四)批判性思维

在前面我们谈到了创意思维具有思维形式的独立性、反常性,思维内容的深刻性,思维方法的辩证性,思维目标的求异性、独特性,思维过程的敏捷性、灵活性,思维角度的新颖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扩展性,思维主体的能动性等特性。创意思维的这些特性是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条件的,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

批判性思维概括而言,是指运用相关知识对研究对象的性质、关系、价值、是非等方面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客观、全面地反映现实的立场,以不偏执、不盲从、不崇拜、不狂热的态度,进行冷静的审视,做出自己的判断、评价的思维方式。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罗伯特·恩尼斯教授在他的著作中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

批判性思维所具有的不草率、不盲从,对问题深思熟虑、保持好奇和质疑的态度,以一种开放的态度理性地看待各种观点,理解他人的这些品质也正是创意人所应该具有的品格,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可以作为绝对真理或完美的模式能被所有人接受的世界里,面临的只有通过创意使我们的努力更接近真理,使生存的模式日臻完美。

创意人要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在认知方面养成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评估证据的能力;鉴别事实与个人主张和逻辑判断之间差异的能力;能够发现普遍规律,并评价其逻辑严密程度的能力;正确、清晰地进行推理,并有效解释结论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创意思维不可或缺的。(www.xing528.com)

(五)敏锐的问题意识

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也可以说生活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个体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现实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体验。问题意识集聚着思维活动的巨大动力,驱使人们积极思维,质疑释疑,最终达到对事物认识的深化,这就是创新。

敏锐的问题意识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探索性、活跃性、质疑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只有敏锐地发现问题,创意才有了目标的指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发现问题是一切创意的前提。找不到问题或对问题的把握不到位就难有理想的创意。面对问题我们要想想: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可供选择的方案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是什么?

(六)破除思维定式

定式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所谓思维定式,也可以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的思维”。思维定式对人们思考问题有很多好处。例如,它能使思考者省去重新摸索、试探的思维过程,节省脑力和时间,提高思维效率。所谓“驾轻就熟”,能熟练地解决问题。思维定式也有它不利的一面;遇到似是而非的问题时不假思索地套用思维定式,就容易犯明显的思维错误。对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往往会成为一种束缚、一种障碍,它会使人囿于某种固定的反应倾向,跳不出框框,打不开思路,从而限制自己的创造性思考。

常见的思维定式有权威定式、从众定式、唯经验定式、唯书本定式。

(七)动态思考

创意思维要树立“变”的观念:世界是动态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人的认识是动态的,因此没有永恒的定义和真理,没有不变的规则和法则,从客体到主体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动”的特性。任何创意都在动中产生、在变中生成。因此,要深刻地认识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必须与“规律”和在动态的信息碰撞中完善自我,成就社会。

养成创意思维的个性品质,就要学会以动态的视角看问题,动态的分析是将问题放到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特定关系中,放到运动变化的背景中去分析、判断与解决。

在创意思维的动态思考下,静止的价值可以转化为动起来的价值,单一价值可以转化为复合价值,间接价值可以转化为直接价值,无关的价值可以转化为有关价值,负面的价值可以转换为正面价值。这种转换不是事物间关系的自然演化,而是因为人的智力介入使然。

动态的思考要特别注重正在产生的文化,某些文化倾向只相信已经存在的,对于明天则表示怀疑,把已经存在的与正在生成的对立起来。这种对立是没有道理的、是有害的。

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必须以对已经存在的和正在生成的、文化的、全面体验为基础,只强调对已存在的文化的全面接受是不利于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的。那些指向未来的、发展的、正在生成的文化有利于促进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和创意水平的提高。

智能手机、计算机、互联网数字技术等都催生了相应的文化,新生的文化中蕴涵着广阔的创意天空。

(八)正确对待知识

知识在创意思维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里重点说明的是知识的另一面。

知识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人类的知识不是绝对的客观知识,也不是绝对的主观知识,而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既然是认识的成果就必然有客观基础,又有主观因素,也必然存在知识的真实性与虚假性的问题。因此随着客观事物的不断发展和主观认识的不断深化,知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知识要活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学得死比知识学得少还要可怕。所谓知识学得死,简言之,就是把已掌握的知识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对于创意来说,知识只是一个材料、工具或手段,利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知识,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才是知识本应有的功能。孟子就曾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