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技术在《春秋》中的初步试用案例-南开大学思政工作

新媒体技术在《春秋》中的初步试用案例-南开大学思政工作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新媒体技术在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应用广泛,当然,学生自办刊物也受其深刻影响。就学生群体而言,新媒体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历史学院《春秋》杂志在使用新媒体上也集中在这些平台。其次,《春秋》杂志充分运用了微博这一新平台。2012年夏季前,《春秋》编辑部原有新浪博客,主要用以发布征稿启事。四位编辑部成员各抒己见,主编朱林提出,应用新媒体技术扩大杂志知名度已经势在必行。

新媒体技术在《春秋》中的初步试用案例-南开大学思政工作

1.《春秋》的艰难复刊

《春秋》本是鲁国编年体史书,是先辈史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以一字为褒贬,微言大义,在乎其中矣”。本刊物以此为名,正是为了效仿先辈史学家,希望通过本刊微薄之力,为我等学人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本刊原为本科生杂志,2011年复刊后改为以研究生为主导,兼顾本科生的学生自办学术刊物,杂志依托全国史学研究重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注重学术性与思想性,旨在刊登广大师生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心得,以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2012年度,因编辑部组织管理不善,杂志未能出刊。至2013年夏季,编辑部经重组,才再度复刊。可以说,《春秋》杂志几经沉浮,是一份既有深厚积淀,又十分年轻的杂志。

2013年夏季,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团委老师的支持和领导下,新一届编辑部成功组建。虽然人手不足,新建立的、仅有四、五人的《春秋》编辑部立即召开内部会议,探讨上一届杂志停刊的具体原因。经过讨论,决定应该去走访停刊前负责编辑杂志的师兄师姐们,听听他们的意见,到底为什么杂志没法继续办下去。

经过促膝长谈,两位主编了解到,《春秋》之所以停刊,最重要的原因是就是稿件数量和编辑人手严重不足。这一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连师兄师姐都没有处理好的问题,以我们的微薄之力又能否处理的了呢?

咨询团委老师和《春秋》最初复刊的元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方万鹏的意见后,“新媒体”这一词汇和办刊方法第一次深刻的印在了两位主编的脑海中,从此《春秋》开始通过新媒体技术来进行约稿和做具体的外联工作。

2. 自办刊物所需的新媒体技术

其实,新媒体技术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所谓新媒体技术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技术而言,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以手机网络、博客、即时通软件等为代表,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技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之为“第五媒体”。美国《连线》杂志给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目前,新媒体技术在当代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应用广泛,当然,学生自办刊物也受其深刻影响。

就学生群体而言,新媒体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历史学院《春秋》杂志在使用新媒体上也集中在这些平台。

首先,《春秋》杂志充分运用了人人网这一有效平台。人人网,原名校内网,是中国大陆最早的校园社交关系网络平台之一,正式创办于2006年;2009年,校内网改成人人网。前期的校内网以学生用户作为主要用户群体,改名为人人网之后,改变了完全偏重于学生群体的策略,而更多的试图将用户群扩展至校外社会,扩大了目标用户群体。《春秋》杂志也有效利用人人网受众群体的变化扩大了杂志的影响力。复刊后,我们更新了杂志的公共人人主页,加大宣传力度,实行专人负责制度,从而保证了杂志的对外信息宣传量,进而保障了杂志时时有更新,事事有更新。经过努力,我们也取得了丰硕的回报,有效的对外宣传使的我们的自投稿件大量增加,稿件的质量也大幅提升。

其次,《春秋》杂志充分运用了微博这一新平台。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36亿,2012年第三年季度,腾讯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07亿。[1]由此可见,这一新平台的影响力非同一般。作为新媒体平台,微博的优势自然是很明显的,我们认为,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允许用户依照个人爱好及兴趣点关注他人,乃至社会名人、政府机构等。基于微博的这些特点,我们借助微博账号关注兄弟院校学生自办刊物的账号,从而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因此,当杂志在2013年夏季复刊后,我们就着手建立和运营我们的杂志微博,同人人网平台相协调,我们也实行信息发布的专人负责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有效发布。同时,我们可以借助这一平台与相关的兄弟刊物以及兄弟院校的刊物进行及时有效地“微交 流”。

最后,我们也充分运用了微信平台。微信,作为腾讯公司于2011年才推出的新技术,充分展示了其年轻活力和影响力。借助这一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和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基于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可以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媒体借助微信扩大其影响,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的。可以说,微信是上述新媒体中活跃人数最多的平台,由于微信与QQ、手机通讯录等挂钩,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基本上每一位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都会有自己的微信账号。因此,通过微信平台宣传,无疑是实效性最好的方式之一。

复刊之际,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这一平台的强大力量,我们及时申请了微信帐号,及时发布杂志的信息,有效的扩大了杂志的影响力,很多前来投稿的同学都反映他们是在微信上看到这一消息的。

3. 借助新媒体:《春秋》涅槃重生(www.xing528.com)

了解了新媒体和学生自办刊物的关系之后,在团委老师的协助下,两位主编又对目前《春秋》杂志应用新媒体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评估。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其实,之前的《春秋》编辑部已经开始利用公共邮箱进行约稿、收稿的尝试,但仅限于与校内的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力度明显还不够。2012年夏季前,《春秋》编辑部原有新浪博客,主要用以发布征稿启事。另外,《春秋》编辑部原有人人小组,但由于长期废弃不用,互动效果已经基本丧失。再者,由于近年来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的冲击,以及QQ空间等传统的社交平台依旧发挥作用,新浪博客、人人网的活跃人数已经大不如前。

为了提升《春秋》杂志的影响力和扩大杂志的受众,编辑部成员群策群力,讨论如何借助新媒体提升杂志的知名度。四位编辑部成员各抒己见,主编朱林提出,应用新媒体技术扩大杂志知名度已经势在必行。通过讨论,我们大家一致认为,如果要在两个月内征来足以出刊的稿件,只有通过新媒体技术扩大外联,一方面实现方便、迅捷的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杂志的影响,有助于今后杂志和编辑部的持续发展。

2013年6月27日,在原有新浪博客的基础上,编辑部增开了新浪微博账号。然而当时,杂志编辑部正处于复建时期,编辑部建制还没有完善,加之成员较少,只有由我们两位主编亲自操刀,处理对外宣传的工作。经过网上宣传,《春秋》杂志的知名度一下子就提高了许多。有很多南开大学以外的同学、老师看到了我们发布的征稿启事,也都投来自己的习作,还有的同学直接通过微博给我们留言,给我们初建的编辑部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通过这些新征得的稿件,加上去年一年编辑部公邮里投来的可用稿件,一下子解决了我们的稿源数量的问题。复刊的问题一下子变得容易了许多。

2013年夏天,纵然酷暑难耐,我们又亲自完成了杂志的排版、卷首语的拟写、封面的设计和制作、联系复印社印刊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在一周之内完成了所有的事情。9 月开学,新一期的《春秋》迎新特刊终于印制了出来,发到了每一位新生的手中。眼见《春秋》杂志涅槃重生,我们两位主编和团委老师都感到了深深的欣慰。

由于杂志的及时印制和发放,新学期的纳新工作也变得非常顺利。9月底,杂志编辑部规模迅速扩大,又有十位新的编辑加入了我们的团队,这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激励我们应该以此为起点,将《春秋》推上新的高度。

2013年11月,在《春秋》编辑部提议下,由《中国研究生》天津通联站主办,《南开研究生》杂志社承办的首届天津市高校研究生校园媒体联席会在南开大学召开,会上,来自天津各高校的校园媒体齐聚一堂,针对各自办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讨论,以期共同进步。会上,新媒体在学生自办刊物中的应用作为首要问题也受到了与会媒体的高度重视,并给予热烈讨论。

4.《春秋》杂志运用新媒体的现状和展望

虽然我们历经重重艰辛,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利用新媒体使《春秋》涅槃重生。但由于编辑部的发展尚属初创期,我们在应用新媒体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和缺陷之处。这些问题也可以从我们协办首届天津市高校研究生校园媒体联席会时,同其他编辑部的比较中体现出来。

目前,《春秋》杂志在编辑、运营、宣传方面都与新媒体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主要使用了人人网、微博等技术,并拟推出微信交流平台。然而微信公众号的认证是有一定要求的。个人的话,需要粉丝数达500以上;企业的话,则需要一定的影响力。而以《春秋》杂志目前的规模和影响力,很难达到微信公众号申请认证的要求。因此,近期来讲,本杂志通过微信进行宣传,主要是通过编辑部成员的个人微信账号进行的,编辑部成员通过自己的微信发布一些有关杂志的信息,个人的微信好友即可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到相关信息。

总的来说,微博和微信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活跃人数较多的新媒体,《春秋》杂志在新媒体运用上的下一步努力也将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首先,划定专门的部员负责微博的运营和管理,定期发布一些与杂志或历史学有关的信息,尽量扩大影响,以期达到利用微博宣传杂志的目的。其次,微信公众号的申请将是下一阶段的主要努力方向。毕竟,个人微信账号的朋友圈有限,调动部员都发布关于杂志的内容也不现实。因此,编辑部下一步工作就是联系学院乃至学校的主管老师或部门,然后申请微信公众号,并像微博一样派专人负责公众号的管理和运营,从而扩大影响。

在尝试运用新媒体的过程中,辅导员老师给予了编辑部很大的鼓励和支持。老师经常询问我们在新媒体运用方面开展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并且提出“杂志的电子化”这一议题。与此同时,新扩建的编辑部成员也建议制作《春秋》杂志PDF版。在这一点上,老师和学生们可谓不谋而合。由于老师的支持以及编辑部成员自身的努力,最新一期的杂志“秋之卷”已经有电子杂志上线。

【案例分析】

通过对学生自办刊物的叙述以及新媒体技术在《春秋》杂志的初步运用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技术在当下的运用及其影响已经不容忽视。从功用来看,《春秋》杂志应用新媒体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杂志的宣传,增强杂志的影响力,达到扩大稿源、促进学术交流的效果。从这一层面来看,新媒体技术在学生自办刊物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