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塔克澳门史与海洋史论集》中的明朝小说中妈祖的出现

《普塔克澳门史与海洋史论集》中的明朝小说中妈祖的出现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洋记》在16世纪末出版,此时妈祖信仰已经广泛传播开来,但在小说中妈祖并没有随从帮助她。千里眼和顺风耳在这个事件中虽然只是短暂出现,但他们出现的时间点是非常关键紧急的。此外,在第四十四回,千里眼和顺风耳被称为“菩萨”。吴还初的《天妃娘妈传》是一部鲜为人知的小说,其主人公是妈祖。

《普塔克澳门史与海洋史论集》中的明朝小说中妈祖的出现

与《西游记》结构相似的小说是罗懋登撰写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其序言写于1597年)。[33]这两部作品都可解读为“寻宝”类型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郑和率领一支声势浩大的船队下西洋,目的是寻找丢失的皇帝玉玺,并且征服番国。这部作品和《西游记》一样,把儒道释三教合为一体。妈祖作为守护神出现在小说里,保护着明朝船队一路从中国到天方(Mecca),同时她的红灯笼也为船队指明方向。

两部小说都把佛教推崇为三教之首,而从作品的哲学思想来讲,佛教的“矛盾性”变成了全书的主题,书中所提到的空间与时间都是虚无的。同样,所有的现象和人物也是虚幻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又是客观存在的,而他们的命运都由上天注定。在这样的安排下,妈祖也只是扮演了其中一个小角色。

《西洋记》在16世纪末出版,此时妈祖信仰已经广泛传播开来,但在小说中妈祖并没有随从帮助她。我们可在书中其他地方找到千里眼和顺风耳:在第三回,他们出现在请神列表中。在第四十四回,千里眼和顺风耳被玉皇大帝派去询问。这一场景很重要,小说对此有一段简短的描述。[34]

千里眼和顺风耳报告称金碧峰与骊山老母之间产生了矛盾,前者是书中佛教的代表人物,没有他,郑和不会完成任务;骊山老母则属于道教。情况紧急,玉皇大帝请观音出主意,[35]两位最后握手言和,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天上佛教与道教之间的一场大争斗。这是情节发展最基本的要素,因为金碧峰是燃灯古佛再世,假设他和骊山老母之间出现战争,在精神层次方面就会下降,将不能完成原来的任务。

千里眼和顺风耳在这个事件中虽然只是短暂出现,但他们出现的时间点是非常关键紧急的。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像这部小说一样,把这两个人物安排在这么重要的事件里,罗懋登的叙述在这里起到了特别的作用。(www.xing528.com)

此外,在第四十四回,千里眼和顺风耳被称为“菩萨”。他们出乎意料地得到了更高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这个头衔归属于佛教。换言之,道教的最高领袖玉皇大帝任命了两位本属外教的神灵。以下两种解释在此都是可能成立的:一是作者并没有准确区分菩萨的类型;二是他希望通过这样的结构来平衡局面,从整体结构来说,金碧峰(佛教)要比骊山老母及其群队(道教)位于更高层次,但在玉皇大帝(道教)和千里眼/顺风耳(佛教)在这方面刚好相反。当然,我们还应该更多地研究观音的作用,但这会使我们远离原来的主题。

吴还初的《天妃娘妈传》是一部鲜为人知的小说,其主人公是妈祖。出人意料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在这部小说里完全没有出现。该作品附有简单的插图,于明万历年间在福建印刷出版。[36]内容简要如下:关于妈祖前身,妈祖在人世间的出生,最后对抗妖魔,保卫好人。与其他后来的天妃宗教传说相比较,这个故事题材明显不同。

蔡洁华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对这些不同之处有所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妈祖在吴还初的小说中“比早期作品中更具威力,虽说她是高高在上的观音的弟子”。至于书中未出现千里眼和顺风耳,“我们可以这么估计,天妃不需要他们的帮助,她可以自己解决难题。香火取代了眼睛和耳朵的功能,作为相应的媒介,它向天妃传达警告讯息。”这种解释应该可以说明这两位神灵不出场的原因。[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