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供给系统:关键性研究

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供给系统:关键性研究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能否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持续不断的职业培训供给,是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构建的关键。换言之,职业培训供给体系应该能够面向不同年龄阶段劳动者的职业培训需求,使劳动者实现终身学习。基于社会职业培训(教育)供给的优势,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已将社区职业培训(教育)服务确定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19]。

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供给系统:关键性研究

职业培训供给应该满足职业培训需求,这是劳动者职业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要求。理想的状态是能够通过优化职业培训供给带动劳动者的职业培训需求,提升广大劳动者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实现终身学习。反过来,劳动者职业培训需求的增加会在更大范围形成职业培训市场,促进职业培训发展,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方面的相融互促,这也是我国“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目标。可见,能否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持续不断的职业培训供给,是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构建的关键。换言之,职业培训供给体系应该能够面向不同年龄阶段劳动者的职业培训需求,使劳动者实现终身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培训包括就业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以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当前,我国实施的职业培训项目类型众多,如按培训对象可分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业员工技能提高培训、大学生创业培训、教师培训等,按培训内容可分为职业技能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等。显然,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构建框架很难依据职业培训的类型设计。据此,本研究根据我国职业培训发展的现实状况,将职业培训供给主体归纳为家庭培训、学校培训、企业培训、社区培训和社会培训5种类型,各类型培训主体组合在一起,力求实现协同运行,形成了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供给实施体系。

(一)职业培训供给体系的构成

1.家庭职业培训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每个人的灵魂所系、血脉所在、精神所依,是连接个人和社会的重要纽带[17]家庭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是名副其实的终身教育。从家庭教育的功能看,家庭教育是人的思想成熟、精神成长、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表现出明显的职业培训职能。首先,家庭教育是长辈思想融化于爱护之中的教育,是每一位劳动者人生必然要经历的教育过程,赋予每一位劳动者生生不息的精神营养。在家庭生活中,子女最初总是以父母言行为榜样,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其次,家庭教育是职业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封建社会,我国家庭既是生活单位,也是生产单位。即使在当代,家庭依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在传递生活技能、自我服务技能的同时,依然担负着农业技术传承的重要职能。同时,部分民族工艺长期得以传承的载体就是家庭学徒制培训形式。再次,家庭教育培养了子女的社会职业角色,能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作用和承担的义务、责任,影响了子女的兴趣爱好、目标理想、职业选择,为子女提供启蒙影响[18]。因此,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应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地位、特点、功能和在职业培训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与其他职业培训形式的统一协调,形成合力,促进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

2.学校职业培训

如第五章所述,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均面向劳动者开展职业培训活动。其中,985、211高校以及其他国家重点高等学校多面向企业管理层开展职业培训,其他高校主要面向基层劳动者实施技术技能培训。学校职业培训是当前我国实施职业培训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解决培训人员规模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理论知识培训方面,学校职业培训形式具有其他培训主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供给体系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强化学校职业培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合作,构建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为一体的完整的职业培训课程体系。此外,各地建立的就业训练中心等具有学校性质的职业培训机构也在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供给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借鉴美国“一站式服务中心”做法,融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为一体,逐步发挥其统领作用。

3.企业职业培训

企业职业培训多针对自身提升绩效水平等目标实施,核心是通过对员工实施职业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或某一方面的技术技能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绩效,同时也有效提升员工个人的收入水平。目前,我国部分较大规模企业通过内设专门培训机构,广泛实施了就业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学徒培训,对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经济新常态以及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新要求,企业职业培训要重点建立培训制度、内部运行、外部运行和培训人力资源4个子系统。培训制度子系统主要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企业发展目标和需求制定,建立健全内部考核、鉴定等各类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内部运行子系统包括培训预测、策划、开发、实施等机构体系,主要由企业内设职工培训中心负责。外部运行子系统指各企业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开展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工作,利用自身培训机构、师资、设备、厂房等优势条件为社会劳动者开展职业培训服务。培训人力资源子系统包括培训行政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培训教师队伍3个方面,构成了企业开展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的人才支持体系。

4.社区职业培训

社区职业培训机构是政府公共职业培训机构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载体,承担着为社区内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劳动者提供多样化培训服务的重要职责,体现了职业培训供给的普惠性。与其他职业培训机构比较,社区职业培训机构更具有灵活性,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供给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基于社会职业培训(教育)供给的优势,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已将社区职业培训(教育)服务确定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19]

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优化社区职业培训供给,应建立社区职业培训机构与其他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沟通机制,政府设立的其他公共培训机构可向社区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师资及各种各类的软硬件支持,社区培训机构也可为其他公共培训机构提供生源支持。建立社区职业培训教师人才库,保证社区培训机构拥有稳定的师资力量。建立社区中短期职业适应性培训基地,开展各种新型专业技能以及常用技能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发展能力。同时,劳动者通过参与社区职业培训,可自发形成一些学习型组织,促进终身学习目标的实现。

5.社会职业培训

随着国家鼓励民办教育发展一系列政策的逐步实施,我国不同投资主体兴办的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以及就业训练中心等不断地增多,社会培训机构成为公办(政府兴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必要补充和强化职业培训供给的重要力量。由于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具有办学灵活、贴近企业等特点,在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多采用“快餐式”职业培训课程,培训周期短、内容更新快,成为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吸引劳动者参与的主要因素。

与公办职业培训机构不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实体,更加注重效益回报,关注点在于实施的职业培训项目能否得到更多学员的认可,吸引更多的劳动者参与。开设的职业培训课程多为投入少、产出快的专业。由于办学理念的影响,部分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对参培人员行为的管理较为松散,部分职业培训机构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存在信用观、社会观缺失问题,需要今后国家强化法律规制建设给予引导,也需要政府行政部门加强检查督导工作。(www.xing528.com)

(二)职业培训供给体系的功能

根据劳动者职业培训需求的具体内容,构建劳动者职业培训供给体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积极响应。

1.提高劳动者素质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呈现出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依然存在着部分产能过剩、企业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改变这一状况,迫切需要加快企业转型、产业升级进程。一方面,需要企业不断加强科学技术投入额度及研发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科学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劳动者基础素质和技术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输送“人才红利”。职业培训是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载体,其供给体系建设理应立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求,通过精心选择教师、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配备设施等途径,引导广大劳动者主动接受相关职业培训。

2.促进就业再就业

就业问题既是世界难题,也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工作,通过加大管理力度和服务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就业,改善了民生。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就业压力仍十分严峻。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795万人,为历史之最,且部分毕业生存在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20]。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机器换人”等现象的出现,劳动者职业变化呈现出新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众多劳动者迫切希望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活动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再就业或职业(岗位)转换。职业培训供给体系应顺从民意,在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架起招工、就业的“桥梁”,为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或职业(岗位)转换广开“门路”。

3.提高劳动者收入

良好的教育、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能已经成为就业和就业者收入的决定性因素。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7∶1。但是,在整个“十三五”时期,由于城镇劳动者上调工资等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很有可能呈现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1],形成新的低收入群体。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低收入群体除部分劳动者是因为环境条件制约以及自身体质原因外,大部分是接受教育年限短的农村劳动力和城市低技能劳动者,迫切希望通过接受职业培训提高自身收入水平。职业培训供给体系专门负责面向劳动者实施技能培训,理应担当起这项社会重任。

4.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劳动者幸福指数的高低与其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劳动者职业前景更加美好[22]。职业培训供给体系可以帮助劳动者认知职业、认可职业、发展职业,帮助每一位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或帮助每一位在职员工不断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使其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劳动者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可使自身技术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可寻求到更加适合自己、自己更加满意的工作,在获取更多劳动报酬的同时,引发成就感和幸福感。

5.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然而,仅凭学校教育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给予解决。由于广大劳动者均属于成年人,已很难再选择学校教育、采用固定学制期的形式实现终身学习,唯有通过参加针对性强、时间安排集中的职业培训活动,才能实现知识的更新和技术技能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构建劳动者职业培训供给体系应充分发挥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功能,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增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服务意识,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