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鼎新城变迁励人:40余年建设成果

鼎新城变迁励人:40余年建设成果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军队和地方干部接管了鼎新,成立了鼎新县人民政府,鼎新城遂成了人民政府驻地。解放后40 余年来,鼎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辛勤劳作,建设家园,尤其是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事业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鼎新古城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鼎新镇先后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省第二批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

鼎新城变迁励人:40余年建设成果

新中国成立前,鼎新城呈不规则之正方形,城围约3.3 华里,城墙用土筑成,高2 丈,基宽3 丈,顶宽1 丈,垛口俱全。有东南两座城门,都附设瓮城。东城门上建有敌楼(亦叫城门楼),上悬“万古英灵”匾额;东南角建有三层魁星楼,三彩六角,角带风铃,有画壁雕梁,蔚为壮观。城区街道呈“井”字形,机关和居民宅院皆沿街建之,宅舍多为平顶。街道马路两旁栽有成行的白杨树,大树参天,夏秋季节绿荫蔽日。县政府设在城西衙门街,县府大院内有房舍数十间,正房有脊。县政府机关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军事5 科,并秘书、合作、户籍会计等室。与县政府平行的机关有国民党县党部、参议会、司法处;其他单位有补给站、无线电台、警察队、自卫队看守所银行邮政局、卫生院、完校、粮食仓库等。上面、中兴两乡公所均设在城内。商户铺面有“义兴隆”“福兴厚”“鼎兴源”三家;中药铺仅“恒德堂”一家;染作坊一家;饮食、杂货铺面八家。建筑名胜古迹有城隍庙、龙王庙、马王庙、老君庙、文庙、关帝庙、仙姑庙、岳王庙、魁星楼等。这些庙宇有的被机关占用(如自卫队设在龙王庙,县党部、参议会设在文庙内)。城外无关栅。城内常住人口300 余人,商家及来往行人稀少,市面萧条。

1949 年9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鼎新。军队和地方干部接管了鼎新,成立了鼎新县人民政府,鼎新城遂成了人民政府驻地。1956 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鼎新县建制撤销,与金塔县合并,原鼎新县辖区建河东区,鼎新城即成为区公所所在地。此后又历经变迁,现为鼎新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解放后40 余年来,鼎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辛勤劳作,建设家园,尤其是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事业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鼎新古城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这里虽然只是一个小镇,为鼎新镇党政机关驻地,但其市镇容貌已远非昔日古县城可比,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公路由南向北再折向东穿城而过,形成主街道;沿主街道整建扩建的4 条小“十字街”及沿街布建的机关单位和居民宅院,鳞次栉比,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街道两旁的人行道和流水小渠用水泥砖铺筑和衬砌,新栽植的槐树垂柳风景树木已叶嫩绿;坐落于城镇中心的镇政府办公大楼和企业公司综合楼拔地而起,办公楼后院西南角落里残存的一段古城墙作为唯一的古城遗址,与现代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www.xing528.com)

近年来,鼎新镇按照规范化建设、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的要求,以镇区总体规划为主线,突出改革、建设两大重点,狠抓新型集镇建设,完善硬件设施,改善集镇服务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使小城镇建设步入快车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先后投入建设资金3500 余万元,狠抓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扩容工程,鼎新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物流、信息流、商贸流集散地雏形初步形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敬老院、卫生院、中小学、汽车站、宾馆、集贸市场一应俱全,商贸区、生活区、功能区明显,城镇亮化、绿化、美化标准逐步提高,集镇聚集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日趋完善,集镇品位明显提升。鼎新镇先后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省第二批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并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第四届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文明镇”;甘肃省建设厅授予“全省村镇建设先进镇”等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