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设计原则及相关教学方法简介

教学设计原则及相关教学方法简介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加涅的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安排;二是布鲁纳的发现法;三是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同时,教学设计也面临新的课题。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除了要遵循通用的教学设计原则之外,还应根据Vclass系统所提供的工具与教学功能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设计。实际上,这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广大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在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部分中,我们曾介绍了加涅关于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

教学设计原则及相关教学方法简介

(一)教学顺序的确定

教学顺序是指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是对“先教什么”“后教什么”作出科学的安排。这里主要探讨课时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习内容的安排问题。先就理智技能、言语信息、运动技能、态度、网络等教学顺序分别讨论。

1.理智技能的教学顺序

关于理智技能的教学顺序,主要有三种教学理论作指导。一是加涅的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安排;二是布鲁纳的发现法;三是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

加涅把理智技能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问题解决。他认为理智技能的教学顺序是从最简单的技能开始,进而过渡到学习复杂的技能。

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教学顺序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者在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学习者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对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从理论和实践上检验假设,不同观点可争论;对争论作出总结,得出结论。

奥苏贝尔按照他的“先行组织者”的思想,教学顺序的起点是呈现一般的、有较大包容性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一般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帮助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又被称之为先前组织者。

2.言语信息的教学顺序

言语信息的学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项言语信息与另一项言语信息之间几乎不存在学习迁移的联系。例如,记住2857168和9017322这两个不同的电话号码,在教学顺序上,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都可以。另一类是有意义的言语信息的学习,这时需按一定的逻辑联系安排教学顺序。

3.运动技能的教学顺序

运动技能的教学顺序包括三个递进的阶段:①认知阶段。认知的内容包括知识和动作两个方面。应先使学习者了解某种技能的有关知识和动作两个方面。应先使学习者了解某种技能的有关知识、性质、作用;动作的难度、要领、注意事项、动作进程等,包括讲解和示范两个环节。②分解阶段。把全套动作分解成若干局部孤立动作呈现给学习者,以便逐个动作的学习。分解后的动作就简单了,也容易掌握。③定位阶段。将全套动作按顺序呈现给学习者,全套动作的各个分解动作联为一体,自动地依次展现。学习者经过一定程度的练习,直至达到自动化的境界。这时,学习者形成了熟练的技巧,全套动作一气呵成,十分娴熟,做起动作来得心应手,并逐步适应环境的变化,形成应变能力

4.态度的教学顺序

加涅和布里格斯认为,让学习者观察一个他所信赖和尊敬的榜样人物表现出的特定的态度,以后,榜样人物的行为又受到一定的奖励,这比直接的说服更有效果。这种观点为设计德育教材的教学顺序提供了三点重要启示:让学习者了解并相信榜样人物;由榜样人物来示范符合教学目标的个人行为;显示或介绍榜样人物受到奖励的结果。这仅是一种顺序设计方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5.网络的教学顺序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扩展,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根据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历程和经验,网络教育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中小学教育网的出现和发展则是这一趋势的必然产物。网络技术具有超文本、无疆界、大容量、非线性、多界面、交互性的优势和特点。加上多媒体、超媒体(用超文本方式组织起来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为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也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同时,教学设计也面临新的课题。

例如,网络教学平台(Vclass)系统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络的教学支持平台,其核心是提供了网络教学各环节的支持工具,教师无须自己去开发复杂的程序就可以实施网上交互式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除了要遵循通用的教学设计原则(如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之外,还应根据Vclass系统所提供的工具与教学功能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设计。

在Veclass系统中,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学的前提与条件,二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是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三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由于网上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区别,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教学活动的安排

在我国的教育学著作中,一般都有对“课的结构”安排的论述。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一般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实际上,这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广大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如果有教学理论的指导,就可以加深对这些经验的认识。

在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部分中,我们曾介绍了加涅关于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这个模式揭示了学习的内部过程(内因),同时加涅提出了与各内部过程相应的教学活动(外因)。

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加涅关于教学活动的安排,可作为教学活动安排的一般指导。

1.引起注意

这是用以唤起和控制学习者注意的活动,保证学习者接受刺激和引起学习的发生。常用的方式有:突然改变刺激;激活学习兴趣;用手势、表情等体态语引起注意;利用与上课内容有关的媒体。

2.告诉学习者目标

教学开始时,应明确告诉学习者学习目标,并使其了解当目标达到后,将学会什么,从而激发学习者对学习的期望。这不仅能激发学习动机,而且能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

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www.xing528.com)

在学习新内容前,指出所需先决知识和技能,以此刺激回忆起学过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还应使学习者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合适的观念来同化新知识。

4.呈现刺激材料

呈现刺激材料应具有鲜明的特征,以促进选择性知觉的内部过程。教材呈现要注意:一是顺序的安排;二是每次呈现教材的分量。决定分量要考虑学习的类型、知识准备和年龄。

5.提供学习指导

旨在促进语义编码的内部过程,语义编码是为信息的长期储存和准备的加工过程,应从外部或通过教师、教材为学习者提供指导,学习指导的程度随学习目标的性质而定。

6.诱导行为

目的是促进学习者作出反应的活动。即在教学过程中,使学习者对呈现的信息以各种方式作出积极的反应。通过情感、思维、行为的参与,更好地理解信息。

7.提供反馈

在学习者作出反应、表现出行为之后,应及时让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通过反馈信息,学习者能肯定自己的理解与行为正确与否,以便及时改正。

8.评定行为

评定行为的目的是促进回忆和巩固学习成果,即促进检索与强化的过程。测试是评定行为的重要方式,与评定行为有关的测试可分为三种:插入测试(教学过程中插入的小测验)、自我检查、后测(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进行的测试,也可称为单元测试)。

9.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

这些活动是促进检索和归纳的内部过程,使学习者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培养其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提供有意义的结构和安排各种练习机会。

上述九个教学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应用时应注意:应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安排教学活动,切忌照搬照用;应根据教学目标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不同类型的学习,要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应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不必每节课都有九个教学活动;安排好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选用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在课堂教学这种组织形式下的具体教学形式。同样,它们也各有其优点,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加以选用。

1.讲解的形式

这是一种以教师说明、解释为主来达到教学目标的形式。它能把教学涉及的新信息、新内容较快地向较多的学生传输。但这是一种单项的教学形式,学生不能经常及时地对教学各环节作出反应,教师也不能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

2.提问的形式

这种形式是以教师提出适当的问题为主。它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种种情况。它要求教师预先准备好一览表和简明扼要的讲解,还要娴熟地按学生反应作出必要的说明和进一步的提问。但这一形式受学生个别差异的影响,会降低学习的效果,如学生群体稍大就难以兼顾全体,问题深了,学困生无法适应,问题浅了又会使多数学生感到趣味索然。

3.小组的形式

教学时,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群体内通过交谈来学习,因而又叫作蜂音学习。这种形式使小组每个成员都参与学习活动,会提高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发展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每组以5—6人,每次谈话约6分钟为宜。

4.讨论的形式

讨论式教学按有关论题来呈现教材、组织讨论、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教学中,这一形式能使学生彼此启迪、深化认识,但它不适宜于低年级或心理水平尚低,以及缺乏有关知识背景的学生,也不适宜于某些学科(数学、语音等)基础内容的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