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线路:沙溪镇寺登街,历史源远流长

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线路:沙溪镇寺登街,历史源远流长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上,沙溪有四条对外通道,人们称为“沙溪四卡”,分别设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距离寺登街大约1公里左右,不过山路崎岖。沙溪的中心四方街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300米,整个广场街面均用红砂石铺就,两边的房子都是前店后院建筑,街面上有两棵古槐树。寺名与中原一寺重名,取大兴佛教之意,南塘也由此改名为寺登街。

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线路:沙溪镇寺登街,历史源远流长

2001年10月底,寺登街与中国长城、陕西大秦宝塔和修道院、上海欧黑尔、雪切尔犹太教堂并列“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获选理由之一是,这里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

历史上,沙溪有四条对外通道,人们称为“沙溪四卡”,分别设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往东通往洱源县,设有大折坡卡,最为重要,是茶叶食盐、丝绸、手工艺品、珠宝北输西藏的关卡,也是西藏贸易输出的主要关卡;往南通往乔后盐矿,是乔后盐矿的输出卡;往西通往弥沙,设有马坪关卡,是其他三个盐矿诺邓、弥沙、拉鸡井的输出关卡;往北是沙溪所属县城剑川,设有明涧卡,与东卡一样,是历代政府镇守收税的地方。

马坪关是“四卡”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卡,现在还在使用。距离寺登街大约1公里左右,不过山路崎岖。那里有马关村,有两座风雨桥,古老的洞拱还在,上面遮风避雨的路房重修过,现在还有马帮不时经过。

现在的明涧哨马帮路,是后来修建的,算不上古道了,当地人在明涧哨东面的山谷里,修建了长约200米、宽约3米、用龙骨石的石板铺成的新式古道,仅容两匹马并排通过,有石梯沿山谷而上,直达明涧哨。古道上留下很多马蹄印,所以人们叫它“马蹄路”。

今天的寺登街,依旧可以看到明代的玉津桥与石板路、兴教寺,也可以看到清代的民居与木板铺子,古老的柜台至今还在。段家登漂亮的古戏台,长乐村的魁星阁、三教寺,红星村的白龙潭,沿途的城隍庙大照壁、石鳌桥……(www.xing528.com)

沙溪的中心四方街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300米,整个广场街面均用红砂石铺就,两边的房子都是前店后院建筑,街面上有两棵古槐树四方街是城镇的中心广场,俯瞰很像一枚官印,有“权镇四方”之意。作为商街来说,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剑川)州之沙溪、寻甸,皆有夜市。悄悄长昼,烟冷街衢。日落黄昏,百货乃集。村人蚁赴,手持松节曰明子。高低远近,如萤如磷。负女携男,趋市买卖。多席地群饮,和歌跳舞。……甚届二鼓,始扶醉渐散者半。”(张泓《滇南新语》)云南许多古集市都有四方街。

明以前,寺登街叫作南塘,明军到云南驻守后,沙溪便逐渐热闹起来,形成一个集市。当时佛教盛行,鹤庆的土知府看中了沙溪商贾云集、人杰地灵,于是集资修建寺庙。寺名与中原一寺重名,取大兴佛教之意,南塘也由此改名为寺登街。

在距寺登街不远的地方有石宝山石窟,主要分布在石钟寺、狮子关、沙登菁3处,现存17窟、139个造像。它集中展示了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阿吒力佛教艺术精粹,有全国最大、最精彩的明王堂造像,有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甘露观音,有独一无二的南诏王议政图、出巡图。1961年,这里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大多数是南诏(649—902年)时期的作品。石刻中的“波斯国人”“披剡人”等域外僧侣造像告诉我们,那时波斯、身毒等国的客商僧侣们,早已频繁来往于沙溪。所有这些都是寺登历史久远的见证,而寺登街又是人类商贸交流古老的可贵历史见证。费孝通说,“北有敦煌壁画,南有剑川石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