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通识教育的挑战与反思

中国通识教育的挑战与反思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中国的高校开始推广和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以及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可作为当前中国国内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代表性单位,它们的运作模式值得当今中国教育界、中国社会以及政府职能部门深思。但是,中国目前通识教育的具体实施与课程改革仍然遇到很大的瓶颈。事实上,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学的高楼大厦,而是如何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与批判性思维、

中国通识教育的挑战与反思

通识教育在全球各地的兴起与发展并非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需要具有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同时还具有批判精神、沟通能力、处理问题、创新思维、伦理情怀以及服务奉献的人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大学已经意识到通识教育对其国家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达特茅斯、康乃尔、哈佛、波士顿学院等知名大学的校长最近更提出了在本校加强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课程和理念,而布兰德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更是投入2500万美金建立了曼德尔人文教育中心(Mandel Center for Humanities);而哈佛大学最近也收到了一位来自印度商人的1000万美金的捐赠,用于人文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布朗大学也在最近收到300万美金的捐赠来发展该校的人文教育;波士顿学院也集中很多的资源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重新改革该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传授一些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通识教育在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中国教育部提出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个性发展。于是,中国的高校开始推广和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从1995年开始,中国52所大学开展了“文化教育素质”建设,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又逐渐转变为通识教育——以西方的通识教育理念,结合中国的文化与国情,以期培养文理交叉、才德兼备、具有创新意识、批判精神、社会责任和完整人格的公民。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以及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可作为当前中国国内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代表性单位,它们的运作模式值得当今中国教育界、中国社会以及政府职能部门深思。

除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复旦大学这几所走在中国高等教育通识教育前沿的学府之外,中国的许多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大学通识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以主体教育和全面发展相结合的通识教育模式,以及其他许多属于“985”或者“211”高校的大学,都以不同的方式或多或少地进行了通识教育的推广或者实践,但是具体成效如何,仍然有待评估。总体而言,尽管北大、南大、浙大、复旦以及其他院校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的具体实践模式有所不同,但是都涵盖了核心课程、名著课程、必修课程以及种类繁多的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是上述大学以及其他实施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学的主要关注点。除了核心课程之外,这些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都普遍地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修养、文化传承、文理结合、批判意识以及中西文化与经典的整合,这些课程与理念层面都比较类似于美国各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就课程内容和覆盖面而言,上述这些大学与美国一些大学的通识课程学分的比例不相上下。

但是,中国目前通识教育的具体实施与课程改革仍然遇到很大的瓶颈。首先是许多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重要性尚未完全认同,由于在观念上仍然受到专业教育模式培养的影响,教学方法依然是讲授为主,而无法从深度和广度上引领学生。事实上,通识教育更在于如何塑造和培养人,即使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也依然可以在言传身教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由于中国当前对于教师的职称评审、研究基金经济待遇等方面的评定,往往取决于教师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出了多少科研成果。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导致教师无法专注于教学,只关注自己的研究和论文发表、项目与基金申请等(这其中更涉及教师本人的经济利益与个人名誉),更遑论愿意多用一些时间来陪伴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即使像北大、南大、浙大、复旦,聘任了不少名师来教授通识课程。但是,平心而论,这些名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是否能够全部保证有充足的时间专注于教好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并乐意陪伴学生成长?而美国的大学对于教师职称、研究基金以及待遇的评审,除了关注教师的研究水平外,也非常看重教师的教学质量、师生的互动、教师的敬业精神等。因此,当我们常常赞赏或者羡慕欧美诸国的老师或者学校非常人性化地关怀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时,是否这是我们当前教育应该反思或者受到鞭策的地方?诚然,我们不能企盼仅仅依靠老师或者学校管理人员就能改变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问题,但是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对于每一个个体学生的照顾与关爱,注重每一个学生发展自我价值感和责任心,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鼓励他们毕生向成长开放,如此,在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言传身教与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无论他们在何种行业服务,都将会帮助造就更多的国家栋梁之才,成为承担国运和民族发展进步的人才。

因此,为了使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能够积极地展开,中国的大学除了破除观念上的障碍之外,通识教育应当从根本上处理体制、教学制度和师资方面的改革,同时杜绝学术文化的腐败。中国学校的行政部门以及教育管理部门,需要改变只看重教师的研究能力而忽略教师教学能力和师生互动的心态,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来鼓励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师生互动,在评定职称、研究基金和教师待遇时,能够给予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同等的待遇。否则中国各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只是流于形式,部分大学也只是关注于对GDP的贡献或者成为文凭加工厂,追逐市场与个人功利化的思潮将会定格学生的未来走向,这将是中国教育以及大学的悲哀与失败。中国的国情与欧美不一样,中国的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在整个中国社会和教育系统内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理念的改革与推广,使整个社会、家庭和教育界都能够对通识教育有一种全面正确的认识以及认同与实践,因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可能仅仅靠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就能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著名的学者菲利普·阿特巴赫曾指出,中国教育近些年来以欧美教育模式为蓝本,投入了巨大的人力与物力资源,欲建立现代化教育强国,打造世界一流名校。其中硬件设施,比如校舍、实验室、图书馆以及师资力量获得了可谓空前的进步和提高,但是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仍然落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事实上,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学的高楼大厦,而是如何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与批判性思维、能熟练掌握跨学科知识、具有同理心、与天地人和谐共融的人才。如果大学只是成为一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那么中国的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无非是一些类似西方教育中的职业技术学校,大学也就失去了其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还只沉溺于扩大丰富的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关注大学的国际国内排名榜,而忽略占教育中举足轻重地位的软件资源,即良好的学术风范、人文价值以及全人培育理念,那么即使我们的教育资源在许多指标上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抑或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或者达到了一些硬性指标,也只不过是在为自己本末倒置的行为沾沾自喜,最终可能会为长远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永续发展付出更大的代价。

如上所述,当今中国的社会、教育、科学与文化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十字路口,处于变革时期,通识教育理念可积极地引导学生,帮助教导学生在一个更加多元化的社会在兼顾发展的同时,也能成为有教养的人,提高创新整合能力,注重人本关怀,能凭良心判断是非,并以同情之心创造一个更加公正且永续发展的世界。同时,高校在面对通识教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之际,当具有自己的中国特色,而非生搬硬套西方国家的模式。此外,高校如何更实际地提供全人教育,知识分子如何负责地承担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良心,将成为一个新的挑战。一个社会若希望建立或者维持多元的和谐社会,人文与通识教育将有助于提升公民必需的道德与良知素养,学生在大学教育中所学的兼善天下的典范与态度,使他们将来无论在何种行业和环境工作与服务,其生活的一举一动,都将会为其在遭遇伦理和价值观的危机时注入深睿新颖的道德和精神食粮,并定格为未来教育目的之蓝图。因而,在全球化的经济危机的浪潮中,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在全球视野中养成积极的社会参与和奉献精神,具备创新整合能力,注重人本关怀与社会奉献的专业人士乃高等教育的一项神圣使命。也许,我们不必把通识教育中的人本关怀深刻地描述,基本的人本关怀就是爱心、责任、道德、公德、奉献以及基本的教养等素质。一个人的素质在相当程度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水准。学生们在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洪流中,如何定位做一名好的专业人士,也做一个好人,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所说的“不管学生将来入何等职业,先使他成为一个人”值得我们整个中国社会、家庭和教育领域深思。

不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科学、人文等领域,大学都应当是一个讨论个人和团体基本问题的地方。因而,在人文教育理念下的教育责任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而且要解惑,帮助培养学生对己、对他人以及对宇宙万物的良心道德规则、培养健全的人格,实现天地人的和谐与共融。只有当公民具有这些特质的时候,社会才能真正持久地发展。即使学生获得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或者毕业于某个名校,或受教于某位名师,但是如果没有按照良知和道德操守去做事做人、缺少社会关怀的情怀与胸襟,那么就会导致教育的失败,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家庭、学校和社会值得反思的地方。为此,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将人塑造成会说话或者做事的工具,而是塑造一个人,一个在文化、科学、生活、道德、精神、良知、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并追求生命终极价值和意义的人。(www.xing528.com)

多年前,竺可桢先生曾经指出,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的人才,而更在于培养心怀天下、公忠坚毅、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先生也精辟地指出,“所谓大学生,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索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正如前哈佛学院院长哈瑞·路易斯在其畅销书《失去灵魂的优秀:哈佛如何忘却其教育宗旨?》中尖锐地指出,大学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完全忽视了大学本身的教育目标,而沦为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机构,在追求品牌的过程中,忘却了大学象牙塔的神圣使命,唯求学生工作与成绩但却忘了心智与灵魂,唯求学生的聪明却忽略了他们的智慧,唯求学生是否成长而忽略了他们是否成人。在今日全球化的脉络里,部分大学在回应市场挑战和追求功利、品牌和金钱之际,只追求效率而忽略效能,只追求管理而忽略伦理,并忘记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心和良知的责任。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拷问教育者和决策者关于教育强国和建设一流大学的理念与实施。今天,我们有时会在一种低级的、充满功利主义的脉络里讨论教育:我们如何培养专业人士来面对全球化市场的挑战?大学机构和社会各个行业都争先恐后地以利润和效益来衡量教育的成效,但是传统的教育价值却被弃之脑后。效益驱使的动机使社会各界人士将科技视为最关键的本质,但是往往忽略了培养全人的发展。如果缺乏良好运作的通识教育,缺乏尽职的教职员工,中国建立高等教育强国或者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将只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游戏,毕竟,我们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成为一群优秀但没有灵魂的生命。除非大学有一个通识教育的完整架构和尽职的教职员工,否则它们无法传达培养良好公民的通识教育教学模式。未来的医生、律师、工人、教师、公务员以及其他行业的人士都必须具有通识教育的精神与理念,才能真正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繁荣、快乐和永续发展的文明社会。

Gene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and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Jiang Youguo

Abstract:This study make a deep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ackground of gene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overseas gen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 prospective,as well as the role of the teacher.It also makes a reflection upon how China learns from overseas models,how China cultivates future talents,as well as how China produces students with creativity,critical skills,morality,social responsibility,and humanistic and scientific qualities when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up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developing great higher education power.

Key words:general education;global perspective;the role of the teacher

【注释】

[1]姜有国,美国波士顿学院助理副校长,教育与哲学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